莫春宏 白光惠 曹淼
“德”是立德樹人,把品德內化于心的過程、把品行外化于行的行動;“得”是獲得成長,即是榮獲(光榮效應)得到(必然碩果),是心靈凈化、純潔、向善的健康成長。所謂德得教育就是把道德的知識傳授(品)和人生實踐(行)有機結合的教育。
我們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大膽地試,勇敢地改,從文化(自然文化、人文文化、科學文化、生態文化)引德、禮儀育德、課程融德、和諧滲德、藝術培德為抓手,積極開展社區社團活動,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地踐行,最終評價獲得。
一、閱讀活動,浸潤德得
全鎮學校以“博文明理、甲第賢良”為指導方向。緊緊圍繞“著力‘德得教育,共建幸福校園”這一辦學理念,以把校園打造成“兩城一星”(即 :學 生的閱讀之城和作品展覽之城,把每個學生培養成 讀書之星)為契機,“‘三個三分之一流動圖書管理 方法”的實踐研究成為學校落實理念的一個落腳點。在甲良小學,走廊、樓梯轉角、教室、操場邊等處 都設計了不同形狀的圖書架,書架上擺放學生喜愛 的繪本、童話、名著等書籍,并指引學生從《三字經》 《論語》《弟子規》中悟出做人的道理。鼓勵學生多讀、 多看、多想,讓校園成為一個充滿書香的校園,成 為學生閱讀的樂園,從而讓孩子把“博文明理、甲第 賢良”自覺升華為理念和幸福。2014 年時任省教育廳廳長霍健康到甲良小學導工作時,對該校“‘三個三 分之一流動圖書管理方法的實踐研究”的實施給予 了高度肯定,并要求這個管理方法要在全省范圍內 中小學進行推廣應用。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活動為引領、以校帶校 為途徑,使每所學校熱愛經典國學的師生越來越多, 舉辦每一個活動都在感化每個師生,營造校園“博文 明理、甲弟賢良”濃厚的氛圍,構建和諧幸福的校園。
二、活動育人,滲透德得
全鎮學校以課外活動為抓手開辦鋼琴、手風 琴、鼓樂、書法、足球、美術、乒乓球等社團活動,滲透“德得”教育理念,讓學生快樂學習、用心做事,用一個靈魂去呼喚另一個靈魂。每年 5 月份,由荔 波縣教育局主辦、甲良小學承辦“德得”體藝節在荔 波縣甲良小學隆重舉行。體藝節活動有甲良鎮“‘德 得杯羽毛球比賽”“‘德得杯乒乓球邀請賽”“‘德 得書畫作品展評”“‘德得文藝類匯演比賽”等,讓 家長、社會檢驗“德得”教育的成果。
三、立德樹人,熏陶德得
學校要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立德樹校,立德樹人,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立,德得教育之理;樹,構建和諧之念;
立,博文明理之校;樹,甲第賢良之訓;
立,尚德求真之校;樹,獲得成長之風;
立,樂教善導之師;樹,立德修身之風;
立,樂學善思之生;樹,明德立志之風;
立,鍛造意志之德;樹,自強不息之人;
立,化育為人之德;樹,品高行端之人;
立,心懷天下之德;樹,愛國愛黨之人;
立,傳播真理之德;樹,信仰堅定之人;
立,清風正汽之德;樹,身心健康之人。
四、扎實活動,弘揚德得
近年來,學校曾被評為“黔南州2016-2017學年度學籍系統管理先進學校”、“黔南州2016-2017年小學數學學科優秀教研組”、“黔南州2017-2018學年度校園安全風險防范工作先進集體”、“2018-2019學年度被荔波縣委縣政府評為先進集體”、“獲荔波縣中小學第八屆藝術節(語言類)一等獎”、“在全縣大課間評比中榮獲小學組第一名”等33個不同級別不同獎項。
學校主題為《教育幫扶帶來欣喜:荔波這所鄉村小學“主動求變”》2019年5月13日登上貴州日版【起跑線】第二季欄目,6月10日登上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中心微信平臺,6月13日貴州教育發布并登上貴州省教育廳唯一官方微信平臺、每年甲良鎮小學舉辦的“德得”體藝節(乒乓球杯、羽毛球杯、籃球杯、書畫展、文藝匯演)都順利閉幕,并有兩年被荔波新聞錄播、我校的“一課一德(得),德得相連—5-15-20 教學模式”課程研究成果已錄制成視頻在繼教網上推廣應用。
總之,活動育人的目的是讓每一所學校把“博文明理”與“甲第賢良”自覺升華為理念和幸福。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甲良小學將繼續以“著力德得教育,共建幸福校園”的辦學理念為主線,以課 題“農村民族小學生態化德得教育的實踐研究”為導向,找回丟失的德、弘揚現有的德、深挖民族禮儀、 傳承本土文化。 甲良小學師生深知,這是一條艱辛而漫長的道 路,需要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需要家長、社會的 積極配合與支持。但是他們堅信,只要堅持不懈、 持之以恒、盡心盡力地做好每一件事,著力德得教 育、增加校園幸福指數、構建和諧社會,“德得教育” 一定會迎來美好、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