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林 樊真真 李路云
(河北工程大學管理工程與商學院,河北 邯鄲 056038)
我國制造業的非理性發展加劇了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傳統的“先污染、再治理”的道路已嚴重影響社會生態經濟發展。在政策的積極引導和有力的環境監管下,綠色創新已成為了推動制造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策略。綠色創新不僅能夠提升污染治理效率,還可以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降低企業生產成本。但基于經濟人視角,企業為了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往往忽視環境問題,因此探究綠色創新對財務績效的影響機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隨著國內外財務造假事件的不斷曝光,各國政府開始健全完善內部控制體系,規范企業內部運作。作為公司治理體系的核心部分,高效的內部控制體系有助于緩解各方利益沖突,降低企業財務風險和非財務風險。但在眾多研究中較少關注內部控制有效性在綠色創新和財務績效兩者之間的調節作用?;诖耍疚膶⒕G色創新、內部控制有效性與財務績效放在同一個框架中,積極探索三者之間的相關性。
綠色創新是基于社會責任角度下綠色發展與創新驅動的相互融合,既能降低環境污染帶來的負面影響,又可以通過成本領先戰略和產品差異化戰略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擴大市場占有份額。范寶學等結合企業社會責任理論、創新理論和可持續發展理論對19家煤炭企業進行實證分析,研究表明企業通過綠色創新能夠有效利用核心資源,將其轉化為企業的競爭優勢,以提升企業的財務績效水平。黃曉杏等認為貫徹執行前瞻性的綠色創新戰略和多元化經營戰略,不僅能夠降低相關利益者的環保負擔、提高社會滿意度、滿足顧客市場需求,而且還能提高綠色產品占有率,為企業鑄造可持續競爭優勢?;谝陨戏治?,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1:綠色創新對財務績效水平呈正向促進作用
良好的內部控制體系能夠加強公司經營管理、削弱兩權分離帶來的不利影響,進而從多方面影響企業的財務績效。林波認為內部控制水平越高的企業,越能精準評估出存在的潛在運營風險并及時作出解決方案,以減輕內部控制風險對企業財務績效造成的負面影響。曹濟民認為健全的內部控制體系能夠促進更加透明化、公開化的會計信息披露,提高各類資源的配置效率,最終達到提升財務績效的目的。江其玟等研究表明內部控制水平與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密切相關,即健全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能夠使企業的價值實現最大化。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2:內部控制有效性對財務績效呈正向促進作用
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可以降低企業的創新風險,激勵企業加大創新投入力度,從而提高企業財務績效水平。鐘凱等認為在健康穩定的內部控制環境中,企業可以通過提高財務報告的可靠性、財務信息的透明度來改善其治理能力,以驅動綠色創新行為,使得經營者和利益相關者的自身利益在不斷提升企業價值的過程中得到滿足。李瑛玫等研究表明加強內部控制機制,能夠提高企業的運營管理水平,使企業有足夠的能力提供創新活動所需要的各類資源,降低綠色創新的不確定性帶來的各項風險,最終驅動企業財務績效水平的提升。楊道廣等研究表明內部控制水平在綠色創新中發揮了正面效應,能夠合理管控風險、促進外部融資活動。很多學者認為綠色創新能夠給企業帶來直接的財務效益,但部分研究發現他們之間并沒有顯著的直接聯系,而是借助于某些變量的調節效應,因此這些結論推動我們進一步研究內部控制有效性在綠色創新與財務績效之間調節效應?;谝陨戏治?,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3:內部控制有效性能夠顯著增強綠色創新對財務績效的正向影響
以2014年~2018年滬深兩市A股制造業上市公司作為本文的研究對象,同時為了保證研究數據的準確性和一致性,將具有以下內容的上市公司予以刪除:(1)研究期間ST、*ST、PT的上市公司。(2)未對綠色創新、內部控制相關數據進行公布的上市公司。(3)未公布關鍵財務指標或財務信息公布不全面的上市公司。通過系統嚴格的篩選,整理數據后得到5380個有效觀測值,其中數據主要來源于CNRDS, CSMAR數據庫,巨潮資訊網等。
(1)被解釋變量
被解釋變量為財務績效。托賓Q值作為評價企業的市場收益指標,其能夠反映出企業的成長性和經營效益。因此本文借鑒以往學者的研究,采用托賓Q值作為財務績效的評價指標。
(2)解釋變量
解釋變量為綠色創新。現有的綠色創新學術成果眾多,關于綠色創新的度量方法各有差異,本文借鑒以往學者研究中的度量方法,采用綠色專利獲得數量作為綠色創新評價指標。
(3)調節變量
調節變量是內部控制。本研究采用中國上市企業內控指數作為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的評價指標,即該指數越大,表明企業的內部控制有效性水平就越高。
(4)控制變量
為了對被解釋變量和解釋變量之間的關系進行更好地解釋,借鑒以往學者的研究,本文將與財務績效相關的其他影響因素,如企業成長性、資產負債率、企業規模、企業性質作為控制變量,同時引入行業、年份兩個虛擬變量。本文研究所需變量的具體內容如表1所示。

表1 變量定義
為了驗證上述假設的合理性,本文通過構建多元線性回歸模型進行實證分析。
首先,為檢驗綠色創新對財務績效的影響,構建模型(1)如下:

其中,β為回歸模型的常數項,ε為擾動項。當β1顯著時,假設1成立。
其次,為檢驗內部控制對財務績效的影響,構建模型(2)如下:

其中,β為回歸模型的常數項,ε為擾動項。當β1顯著時,假設2成立。
最后,為檢驗內部控制在綠色創新對財務績效影響中起到的調節作用,構建模型(3)如下:

其中,β為回歸模型的常數項,ε為擾動項。β1當顯著時,假設3成立。
本部分的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財務績效的均值為1.561,極大值為14.052,極小值為0.088,反映出大多數上市公司之間的財務績效水平迥然不同,但財務績效的均值大于1,說明部分企業的成長性具有良好的發展趨勢。綠色創新的均值為0.98,標準差為2.436,表明樣本中各企業實施綠色創新戰略的穩定性較低;極大值為21,極小值為0,極值差距較大,表明樣本企業實施綠色創新的差異性比較明顯。內部控制的均值為610.7,極大值為898.65,極小值為0,反映出大多數企業之間內部控制水平差距顯著。

表2 描述性統計分析
在控制變量方面,資產負債率的均值為0.45,標準差為0.201,低于最優資本結構0.5的要求,反映出樣本中部分上市公司可能會遇到一些融資問題,資本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極大值為3.165,極小值為0.018,表明大多數的上市公司具有的償債能力不盡相同。企業規模的均值為22.447,極大值為26.751,極小值為19.205,反映出不同類型的公司在企業規模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性。企業成長性的均值為0.2,極大值為63.786,極小值為-1,表明樣本中各企業的成長能力和發展能力存在較大的差距。
本部分運用皮爾遜檢驗對變量之間的相關性進行了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Pearson相關系數分析
財務績效與綠色創新兩者的相關系數為0.029,在5%水平顯著,說明實施綠色創新戰略能夠促進企業財務績效水平的提高,即驗證了假設1。財務績效與內部控制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071,在1%水平顯著,表明內部控制有效性越好,企業的財務績效水平就越高,即驗證了假設2。綠色創新與內部控制相關系數為0.051,在1%水平顯著,表明良好的內部控制體系能夠正向促進綠色創新戰略的實施。
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中,為了避免多重共線性對回歸分析造成影響,對模型中的研究變量進行了共線性檢驗,其中VIF值均小于10(數據如表5、6、7所示),即不具有共線性問題。為了研究綠色創新、內部控制對財務績效的顯著性影響,對其進行擬合優度檢驗(結果如表4所示),所建立的三個模型中R2分別為0.312、0.301、0.315,即模型對樣本的擬合程度良好,說明構建的三個模型是可行的。

表4 模型1、2、3的R2匯總
(1)綠色創新和財務績效
模型1是綠色創新對財務績效影響的回歸分析,結果如表5所示。結果顯示綠色創新與財務績效在1%水平顯著正相關,回歸系數為0.122,說明研發綠色創新技術能夠讓企業在產品生產過程中使用對環境影響程度較小的原材料,從而有利于企業塑造良好的綠色形象,贏得更多消費者的認可,進而提升企業的財務績效水平。故假設1的合理性得到進一步的驗證。

表5 綠色創新和財務績效
(2)內部控制和財務績效
模型2是內部控制對財務績效的回歸分析,結果如表6所示。結果顯示內部控制與財務績效在1%水平顯著正相關,回歸系數為0.056,說明健全的內部控制體系能夠有效緩解委托代理沖突,降低雙方信息不對稱帶來的負面影響,向利益相關者傳遞公司治理水平較高的信號,以提升企業良好的社會形象。

表6 內部控制和財務績效
(3)內部控制的調節作用
在原有模型1上構建新的模型,即增加內部控制及內部控制與綠色創新的交乘項,以研究內部控制的調節作用。首先,在表4中:模型2和模型3的R2系數分別為0.312、0.315,即在加入內部控制及內部控制和綠色創新的交乘項之后R2逐漸增大,說明內部控制是一個正向調節變量。其次,如表7顯示:內部控制與綠色創新的交乘項和財務績效在5%水平顯著正相關,回歸系數為0.028,說明內部控制能夠顯著增強綠色創新對財務績效的正向影響,即良好的內部控制通過有效的監督管理,可以全面評估綠色創新項目的潛在風險,及時有效地應對創新過程中出現的各類突發事件,保障綠色創新活動的有效開展。故假設3的合理性得到進一步的驗證。

表7 綠色創新、內部控制與財務績效
選取不同的變量評價指標可能會影響多元回歸分析的穩健性,因此需要進行穩健性分析以驗證分析結果的準確性。本文選取的被解釋變量是托賓Q值,而在進行財務績效分析時還可以采用凈資產收益率、市盈率等評價指標,因此在進行穩健性分析時,將凈資產收益率代替托賓Q值進行回歸分析。將重新獲取、整理后的凈資產收益率數據重新帶入上文構建的三個模型中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數據顯示前后兩次的分析結果沒有發生明顯變化,再次驗證了本文研究結果的合理性。
本文通過實證研究的方法,以2010年~2018年滬深兩市A股制造業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對綠色創新、內部控制有效性、財務績效相互之間的關系研究發現:第一,綠色創新與財務績效存在顯著正相關關系。企業通過實施綠色創新戰略,能夠為企業降低運營成本、贏得差異化的競爭優勢,獲得更多的市場資源。第二,內部控制有效性對財務績效具有正向促進作用。通過優化企業內部控制體系,能夠盡可能地減少代理沖突,增強企業的管理職能,從而有效降低決策風險,提高企業的財務績效水平。第三,內部控制有效性能夠顯著增強綠色創新對財務績效的正向影響。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保障了企業進行綠色創新戰略方向的準確性,促進企業增大綠色創新的研發投入,以推動企業不斷進行綠色創新,形成核心競爭優勢,進而帶來財務績效水平的持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