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龍
京東大鼓是我國北方的一種傳統曲藝形式,產生于河北香河、三河,以及天津寶坻,廣泛流傳于我國京、津、華北、東北等地區。它唱詞通俗易懂、在吐字上保留了一定的鄉土氣息,在唱腔上吸收了很多姊妹藝術,并逐漸發展形成了其獨特的演唱藝術風格。為了挖掘整理保護京東大鼓這一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歷時數月,改編、整理,演唱并錄制完成了當代第一部長篇京東大鼓書《海青天》,全書60回,現已在全國幾十家省市縣級電臺播出,反映良好。
這部長篇京東大鼓書《海青天》敘述的是明朝清官海瑞的故事。該書從海瑞進京趕考住在張家豆腐店開始,描述了一連串海瑞與嚴府奴才、嚴府管家乃至嚴府的主人——嚴嵩斗爭的故事。情節細微、跌宕,語言幽默洗煉,聽來令人感到既有文學性又有知識性和趣味性。故事懸念相接,人物個性鮮明,是一部膾炙人口的長書作品。本書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以改動,加之以京東大鼓演唱,使其韻味更濃、更淳、更具可聽性,以及收藏性。長篇京東大鼓《海青天》構思巧妙,手法新穎,情節引人入勝,人物性格鮮明,語言生動,富于生活氣息,感情真摯純樸,群眾易于產生共鳴并接受。僅在這里借這一部京東大鼓書《海青天》來淺談一下說唱藝術。
說唱藝術是一個具有廣闊天地的門類,它是曲藝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曲藝在悠久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藝術成果,植根于人民群眾之中,曲藝藝術簡單輕便,極便于迅速反映現實,是文藝中的一支輕騎兵,以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而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歡迎。但我們應該看到曲藝說唱藝術在新的環境中的變化帶來了新的矛盾和新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曲藝說唱藝術的說和唱、長篇和短段的配合問題;現代內容的曲藝和傳統曲藝的關系問題;培養接班人的問題;曲藝演員的組織管理和新生力量的培訓問題。
大家都知道,曲藝說唱藝術是語言、音樂和表演三結合,以語言為主的說唱故事和表現人物的群眾性藝術。它是以聽覺接收為主的藝術。演員必須口齒伶俐,說唱的故事清楚,讓觀眾聽的明白,才能被接收。說書不明如同人入混境,道字不真如同鈍劍傷人。這是很樸實的一句話,這就要求演員在嘴皮子上下工夫,在唱的時候不能讓唱詞埋在唱腔里;有樂器伴奏的,不要讓樂器音響淹沒了唱詞內容。樹立起以聽覺為主的,視覺為輔的思想,同時也應該注意將說唱與伴奏及演員的動作表演充分的結合起來,使三者達到完美的統一,讓音樂伴奏和動作表演為演員的說唱更好的服務。這樣才能使得表演臻于完美,帶給觀眾更好的藝術享受和娛樂感覺。《海青天》這部長書。就是按照這種指導思想進行錄制的。很注重于書的趣味性,和藝術性相結合。同時將現在的一些流行的東西加進去,比如在本書的開篇,引用周杰倫的《雙截棍》,我們在關注那些吐字不清的Rap說唱歌曲的同時更應該關心我們的傳統說唱,在這些說唱書目中我們能感受到的不僅僅是一種娛樂放松,我們還可以在這些書目中獲取知識。說唱藝術因此也可以說是寓教于樂的一種藝術形式。使聽眾知道是在欣賞文化大餐,并且也享受到了精神食糧。
任何一種藝術形式都離不開繼承和發展。京東大鼓藝術也不例外,她不像歌曲一樣專曲專用,而是由它自己的基本板腔組成的。隨著不同的內容,不同的情節,人物,感情,要把這些基本腔調進行一些連接,變化,來表達到表現內容的目的。在安腔時我盡量做到知己知彼:知己就是正確的權衡自己的條件,知彼就是反復琢磨作品的內容,首先要體會一下他的感情基調,然后逐句的的進行分析。確定每一部分的感情處理,最后才是安腔譜曲。但是由于自己再說上下的功夫多些,在演唱上經驗甚少,因此就得努力多方面的求教,在實踐中加深理解。比如在錄制宛平知縣張俊峰遇害被殺,妻子見到丈夫的尸體,痛徹肝腸。開始時我只理解了一個悲字,后來聯想到一個好的藝術作品都是要精雕細刻反復推敲。這使我對詞句進行了分析。深深體會到了,不但有悲還應有惜和恨,在板式唱腔唱法上又進行了反復推敲,開始用自然流暢的散板,渲染了張夫人不幸的痛苦心情,引起了聽眾的同情和憤慨,因此在一個整段的唱腔中根據故事情節的發展和人物感情的變化,必須注意詞曲的結合,才能處理好。
一個好的唱段,要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除了演唱者要有一定的藝術技巧外,如果沒有動人曲折,動人心弦的唱腔,是很難感動人的。因此,需要豐富唱腔,豐富唱腔的方法很多,如創新,借鑒,改革。但不能忽視傳統,更不能改的面目全非,借鑒姊妹藝術要用于大鼓。京東大鼓源于民間小調,經過了兩次改革,才形成了現在流派。一是劉文斌把她帶到城市進行了整理,規范,創新,進一步發展了京東大鼓。二是董箱崑經過整理改革,無論在唱腔上,還是在伴奏上都有很大的突破,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把京東大鼓推向了全國。在我的唱腔中我對這兩派的唱腔進行了比較,從繼承前輩唱腔的實踐中,我體會到在繼承的同時,還要大膽的創造,但必須沿著前人的路走上一段,然后才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找出新的途徑。很難設想一個演員可以不懂原來的唱腔而能唱出各種好的唱腔來。
事物的發展一般來講都是由簡入繁,由短到長的,曲藝說唱這一門藝術也不例外。現在很多短段很流行,受到廣大好評。尤其是京東大鼓小段。這種短段形式,以它長于諷刺的特點早已風靡全國,尤其是根據現實生活編寫的新段子更是深受群眾的喜愛和歡迎。但是就長篇書來說,現狀是令人憂心的。大多數地區的演出主要還是傳統書目,反映社會現實生活的新內容的好書少之又少,這樣的狀況是與社會生活嚴重脫節的,我們應該努力創作出新的好的反映社會現實生活的作品。傳統書目流傳民間很久,對于以前的還有現在的社會以及人民群眾來說都有著不小的影響。傳統書目以宣傳封建社會的道德風尚為內容,主要是以忠奸對比、善惡對比、急公好義和忘恩負義對比來博得群眾的同情。傳統書目中也有很多忠孝的內容,對于忠孝的態度,我們是支持的,也是應該繼承并且發揚的,但是我們反對愚忠和愚孝。所以在面對傳統書目時,我們應該有取有舍,取菁去蕪,對于那些糟粕要毫不留情的舍棄。演員們要能夠自覺的放棄糟粕,自覺的創作新的作品,內容新,思想也要新,同時在表演的時候也應該適當的革新。我在對《海青天》的整理中就把海瑞神話的東西去掉了,從他的人物性格入手,特別突出了他的剛直和聰明的智慧。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群眾是基礎,大眾的需求應該是曲藝說唱藝術考慮的首要因素。畢竟在這樣一個市場型的社會,市場需求決定了一個事物的發展前景。曲藝說唱藝術也不例外,應該充分注意到市場的需求。這就要求我們不單要有好的音像制品在音像市場上擁有火爆的局面,同時還要努力把演出市場搞活,搞火,這就要求我們的演員利用盡可能多的機會來進行演出。演出的問題單靠演員自己和演出單位來組織舉辦是不夠的,我們的政府也應該予以大力支持,積極的舉辦各種曲藝表演的活動,在城市,在鄉村,努力拓展演出市場,給演員們更多的現場表演的機會,也給群眾營造一種零距離接觸曲藝說唱藝術的環境和氛圍。在春節期間幸福廊坊大型游園活動,每次都安插了曲藝說唱深受群眾的歡迎。但是我們應該看到現在的曲藝界面臨這樣的一個尷尬局面:老一輩的曲藝藝術家們大多年事已高,而青年演員們人數不多,優秀的演員就更是鳳毛麟角了,處于一種“青黃不接”的尷尬境地。現在年輕的一代深受外來文化的影響,更多的時候沉浸在圣誕節、情人節、NBA、肯得基等西方文化的氛圍當中,對中國的傳統文化越來越不了解,離的越來越遠,甚至有全部放棄的趨勢。當下的年輕人對這一傳統藝術表演形式更是不了解,沒有興趣,也就談不上學習,深造,發揚光大了。面對這樣的局面,我們要加大力量來培養新一代的曲藝演員,給曲藝表演隊伍注入新鮮的血液。任何一種事物,都需要時時注入新鮮的血液,這樣才能有更好的發展,更遠的發展,曲藝也不例外。對于曲藝人才的培養,還可以采取“以師帶徒”的辦法,這是一種傳統的教學手法,傳承手段,它延續了很多年,效果甚好。也可以辦學習班面向全社會招生,由老一輩的藝術家們還有資格深的曲藝演員們來帶班教學。我們的目標不只是要培養出能上臺表演的曲藝演員,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出能表演、能伴奏,也能創作的全能型的人才。物稀為貴,多而為興,現在演出團體很多,各地都有,但是大都機構很松散,沒有很好的機構運行機制。這是令人堪憂的。眾所周知,文化是一個民族獨有的東西,是這個民族得以繼續存在的基礎,當一個民族的文化消亡或者被其他的文化形式所代替,失去了民族存在的基礎的時候,那么這個民族,即便它的人民依舊存在,但它的存在和消亡實際上是一樣的。說唱藝術就是我國民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這種傳承著中國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文化形式在各種沖擊下面臨著嚴峻的局面,漸漸失去了市場、生存發展的空間以至于會慢慢走向消亡。這個嚴峻的局面應該引起我們每一個人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