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婧超
◆摘? 要: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注重自發展、合作參與、實踐創新。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初中學生存在語言理解偏差、閱讀困難、答題疏忽與遺漏等問題,通過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可以提升學生思維能力、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更好地答題。教師應該注重改革創新課堂教學,創設生動問題情境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引入豐富文化資源培養學生審美能力,開展讀寫結合教學提高語言運用能力,進而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更好地實現初中語文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關鍵詞:初中語文;核心素養;課堂教學;思維能力;審美能力;語用能力
對于語文核心素養,可以分為語言能力與人文修養,人文修養又包括審美情趣與文化修養。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改革與創新傳統的教學方式,應該注重閱讀教學,引入豐富的閱讀素材及其相關資料,拓展學生的視野,塑造健康的人格品格,通過創設生動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引發學生想象與聯想,在親自閱讀體驗與感悟的過程中,更好地培養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語文課程主題、課程內容、教學目標,引入豐富的教學資源,運用現代化的教學工具,從而讓初中語文教育教學更加高效。
一、創設生動問題情境,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改革創新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首先根據課程的主要內容,引入豐富文本、圖片、視頻等,運用多媒體工具創設生動的情境,根據情境提出相關問題,從而引發學生獨立思考與小組合作探究[1]。思維能力是形成自主學習能力與閱讀能力的基礎,傳統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多是教師單獨講授,較少與學生進行交流和互動,無法有效調動學生的思維,無法有效培養學生思維能力。通過創設生動問題情境,可以實現有效的師生互動,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是培養語文核心素養的基礎。
例如,部編版九年級上冊的第一單元,主要內容是詩歌,主要任務是自主欣賞詩歌、自主朗誦詩歌、嘗試創作詩歌,其中自主欣賞是引領任務,通過欣賞把握詩歌的意蘊,感受詩歌的藝術魅力。對《沁園春·雪》一課,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可以結合本文內容創設生動情境,主要是展現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北國風光,展現遼闊的、無邊無際的原野風光,展現猶如銀蛇舞動一樣的群山美景,結合以上生動情境,可以提出問題:本詩歌的領字是什么?為什么用這個字?本文的朗讀節奏是怎樣的?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點評,比如“望”字是領字,說明景物遠非目力所能及。通過結合以上方式教學,能夠初步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二、引入豐富文化資源,培養學生審美能力
初中語文教學中,還應該重視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師可以根據課文內容與閱讀教學的目標,引入豐富的文化資源,提出與文本鑒賞相關的問題,創設關于審美的合作探究任務,引導各個小組根據這些問題進行思考與探討,留給學生一些時間,最后讓各個小組的代表進行展示。教師可以根據各個小組代表的展示情況予以評價與總結,在循序漸進中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形成語文核心素養[2]。
例如,部編版九年級上冊的第三單元,單元主題是:登亭臺樓閣,觀湖光山色,游目騁懷,縱情山水,可以讓人感受自然之美,領略歷史文化的底蘊。對于本單元的教學,教師應該指導學生探析景物描寫、情感抒發的方法,體會其中蘊含的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志趣抱負,體會古人寄情山水的憂樂情懷。在本單元的《岳陽樓記》一文教學中,為了更好幫助學生鑒賞本文,提高學生審美能力,教師應該引入作家范仲淹的簡介、本文的寫作背景資料,通過引入豐富的文化資源,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文本情感內涵,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比如學生結合“范仲淹北被罷去參知政事而貶官到鄧州”的背景,可以更好理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與理想信念。教師可以提問:本文并未寫岳陽樓本身的原因是什么?教師通過點撥“中國古人寄情于山水”,可以幫助學生結合文化背景回答問題,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三、開展讀寫結合教學,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也屬于語文核心素養之一,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結合起來,結合閱讀內容布置一些寫作任務,比如仿寫、擴寫、寫讀后感等,讓學生根據文章的寫作方法與表達技巧進行寫作,以此逐步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有效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例如,部編版九年級上冊的第三單元的寫作主題是“議論要言之有據”,教師應該先講解議論文的基本寫作方法,特別是講解如何使用論據:這需要平時多積累,關心生活和關心時事,多讀書和多看報,勤于動筆練習等。結合本單元的《岳陽樓記》,教師可以布置一項寫作任務,比如:如何看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可以結合本文情感內容,根據習主席所講的“功成不在我”進行論述,要求做到言之有理和論之有據。
四、結語
綜上所述,以上主要是根據初中語文教育教學的目標,研究新時期的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初中語文核心素養的策略,主要是改革創新傳統教學方式,結合課程內容與相關目標創設生動問題情境,引入豐富文化資源,開展讀寫結合教學,以此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審美能力和語用能力,更好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楊穎.初中語文核心素養與課堂教學改革創新[J].吉林教育,2017(32):79-79.
[2]徐儉翠.初中語文核心素養的課堂實踐思考[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7:8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