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摘? 要:隨著現代化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集聲、光、電等為一體的多媒體技術,以其高效、快捷、全面傳授知識,保存、收集資料相互交流等優勢,極大促進了整個教學的改革和發展。美術教師必須掌握網絡知識和技術,做好課件,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絡開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關鍵詞:多媒體;高中;美術教學
美術教學中現代教學媒體的運用既是一種教學方法,也是一種教學手段。它是指以幻燈、電影、電視錄像、電腦等現代化的試聽工具為主進行的美術教學活動。亦稱試聽教學或聲像教學。依據美術教學的直觀性、審美性等特點,采用現代媒體教學已被證明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美術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能在有限的教學實踐內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學效果,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拓展了學生的藝術視野。信息技術成為優化美術教學的一種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在美術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手段,可以產生色彩絢麗的動態畫面,逼真傳神,能讓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感知,在腦海中留下具體、鮮明、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啟迪學生的直覺思維和形象思維,使其身臨其境,從而產生聯想,提高藝術表現力。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人類進步、發展,而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一、多媒體技術有利于教學資源的收集
美術是一門造型藝術或者叫做視覺藝術,我們在上每一節課的時候都離不開具體的可是的藝術形象。如果僅僅依靠教材上所給出的有限的文字和圖片信息,那么課堂教學質量可能就不會很好。如果是利用電腦和網絡查找大量資料,下載圖片,再配上文字解說和音樂做成PPT。甚至有時候也可以下載一些跟教學內容有關的短片。這樣既豐富了課堂內容又激發了學生興趣,而且提高了教學質量。例如,在上《中國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和《外國雕塑擷英》的時候,我就在網上查找了大量有關的圖片。搜集關于兩大著名雕塑——秦始皇兵馬俑和霍去病墓雕塑的時代、成因、代表雕塑等各方面的細節。而在上《外國雕塑擷英》的時候,在課堂一開始就給他們看了一個關于金字塔的短片。學生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也許這個短片在課堂當中只是起了一個引出課題的作用,但是對于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至關重要。所以利用網絡,能獲取更多的信息,使學生在短時間內接受,較徹底地分解知識技能信息的復雜度,減少信息在大腦中從形象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形象的加工轉換過程,充分傳達教學意圖。從而提高美術欣賞課的教學效率和質量。
二、多媒體教學有利于激發創造思維
多媒體教材的增減修改老師可輕松完成,有時也可以讓學生參與到其中來。運用多媒體和各種圖像處理軟件是教學活動更具有交流性和創新性。讓學生在對作品分析的基礎上能加深對作品的理解,甚至可以讓他們進行創造性的欣賞。比如電腦上的畫圖工具,能進行勾畫涂鴉,幫助學生分析畫面構圖。圖像處理軟件能講各個物象分離再隨意組合,幫助學生理解表現出來的形式美和藝術美。如Photoshop6有多種畫面效果。像馬賽克效果、版畫效果、水彩效果、印象畫效果等等。這些都有助于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對現代美術作品的理解、感悟。例如在講抽象繪畫的時候,學生不理解抽象與現實的聯系,認為抽象很神秘、不可理解。這時候如果將一張描繪秋天景色的繪畫作品處理為馬賽克效果后,這件作品就會變成以色塊為主的抽象畫了。這時候已經沒有了具象,只有色彩,只有感覺。這樣對于抽象繪畫理解就容易多了。然后對于蒙德里安的《百老匯的爵士樂》、康定斯基的《即興》、洛可可的《秋韻》等抽象繪畫的欣賞過程中逐步理解抽象符號,感受抽象繪畫的節奏和色彩。最后可以播放一段音樂,讓學生運用點、線、面和色彩創造出一幅抽象藝術作品。學生也可以用電腦上的繪圖工具進行繪畫,畫完后老師可放在電腦上進行交流和點評。在多媒體營造的氛圍里,學生的靈感很容易會被激發出來。
總之,多媒體技術在美術欣賞教學中的應用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它能促使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改進教育教學方法和手段,推動美術教育向高層次、多元化、信息化發展,有利于推進素質教育。它對培養探究型、創造型人才提供了優良的環境,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施展的平臺。因此,在美術欣賞教學中應充分運用這種現代化教學手段,將傳統的教學形式和多媒體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并不斷挖掘硬件和軟件的潛力,發揮多媒體技術的聲音、圖像、文字、影像以及交互功能的作用,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性,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中去感受美、體驗美、欣賞美、創造美,達到培養學生審美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目的。
今天我們倡導用現代化教學媒體進行美術教學,并不意味著就要否定傳統教學方法與手段,而是希望在教學實踐中將兩者靈活地接合并加以運用。當今美術教學在方法與手段上,不僅日趨多樣化、綜合化、現代化,而且正逐漸形成一個完整的美術教學媒體體系。
參考文獻
[1]謝雱.中學美術教材教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劉得儒.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M].人民教育出版社.
[3]錢初熹.美術教學理論與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