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清
數學思維在數學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沒有數學思維就不會真正地學好數學。學科之間是相互融合又相互勾連的,而不是壁壘分明。語文學科對小學生讀懂題意、理解規律是大有幫助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還要靈活利用語文學科知識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
一、談一談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如何培養
1.問題情境誘發數學思維
問題可以激趣,可以促進學生的思考。問題的提出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掌握知識的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經驗,要能真正激活學生的思維,而不是把學生難倒。如教學“三角形的內角和”時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來讓學生思考:1.什么是三角形的內角和?2.怎么才能知道三角形的內角和?3.請計算出下面兩個特殊三角形(三角板)的內角和。4.怎么才能驗證你的推想是正確的?
問題1的設計是讓學生從最基本的概念入手,為學好“三角形的內角和”作鋪墊;問題2的設計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探索解決問題的途徑;問題3讓學生體驗規律由一般到特殊的過程;有前面兩個問題作鋪墊,問題4的解決就水到渠成了。這四個問題的提出,難度設計由易到難,讓學生經歷“三角形內角和等于180度”這一定律的形成、探索和應用的過程,問題的設計著眼于誘發學生運用數學思維探究數學問題。
2.交流反思引發數學思維
思想的火花需要相互碰撞,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后,要有意識、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進行反思,以鞏固課堂所學,查缺補漏,更深入地理解課堂教學的重難點。如在學習完五年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后,可以在課堂增加這樣的反思練習環節。
師:請你用一句話來說明本班男女生人數的關系。
生:男生人數和女生人數的比是3頤4。
師:“男生人數和女生人數的比是3頤4”這句話,我們可以怎么解讀呢?
生: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3/4,女生人數是男生人數的4/3。
師:如果以全部人數為單位1,那么?
生:男生人數是全班人數的3/7,女生人數是全班人數的4/7。
師:如果以女生人數為單位“1”呢?如果以男生人數為單位“1”呢?
教師不停地變換單位“1”,促使學生在這樣的交流反思中深刻理解該知識點,提高數學思維能力。
二、為小學數學課堂引入“語文學科”這股活水
一般語文成績好的學生,數學成績也不會太弱。在小學數學中充分利用語文學科的學科特點,善于取語文學科的特點為數學學科所用,可以相互補充,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能力,打破學科間的壁壘,讓數學課堂更加開放、包容、有趣和具有活力。那么,教師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引入“語文學科”這股活水呢?
1.謎語導入,引起趣味
如在教學二年級下冊的“認識萬以內的數”時,認、讀、寫中間和末尾有0的萬以內的數是本單元的重難點。這時,為了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在課堂一開始用猜謎語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罢J識萬以內的數”教師可以引入數字0的謎語。在學生的踴躍回答中,情緒和思維被激發,為學生創設了學習新知的氛圍。
再如,教學前,教師可以先出示關于算盤的謎語,引導學生根據每一句的意思分析對應所指的算盤的實際含義。實物和文字相結合的方式,可以加深學生對算盤結構、計數方法和功能的系統了解。
2.兒歌總結,便于記憶
在學習二年級下冊《筆算減法(連續退位減)》,需要位數的對齊、從個位減起、要從前一位退1作10、還有連續退位和不連續退位的情況,注意的地方比較多,情況比較復雜,學生掌握起來有一定難度,容易顧此失彼。為了便于學生掌握此方法,除了加強練習以外,教師可以根據平時的做題方法和注意事項用兒歌的形式總結出來,方便學生記憶。再根據總結得出的兒歌再次進行練習,利用這樣“練習+兒歌”的形式,很快學生就能熟練計算。
退位減法歌謠體現了筆算的方法,強調計算要從個位減起,哪一位不夠減,要從前面的一位退1作10,然后再減,并強調前一位如果是0的情況應該怎么辦。步驟明確,短小精干,朗朗上口。兒歌語言活潑,適合小學生的記憶特點,學生一下就能記牢。
學生學習完乘法口訣后,在學生熟記乘法口訣的同時,教師可以采用兒歌的練習方式,讓學生在充滿童趣的情境中進行乘法練習,提高學生乘法口算能力。比如讓學生分組進行“幾只青蛙幾張嘴,幾只眼睛幾條腿”的歌謠競賽。在這首兒歌中,體現了1、2、4乘法口訣的靈活運用。比如“兩只青蛙兩張嘴,四只眼睛八條腿”,嘴的數目對應的乘法口訣為“一二得二”,眼睛的數目對應的乘法口訣是“二二得四”,腿對應的乘法口訣是“二四得八”。這樣既有比賽的緊張刺激,還能調動學生背誦乘法口訣的興趣和動力,趣味性和實用性相融,適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
3.引入詩歌,學科相融
有不少詩歌和數學相關,教師可以在平時注意收集這方面的詩歌,給學生進行展示,比如關于圓規、直尺、三角板的詩歌。讓學生通過這些簡短的文字描寫來了解、體會這些教具的特點和功能,既能學好數學知識,培養嚴謹的數學思維,又能受到諸如“刻苦”“嚴謹”“勇往直前”“真誠”等健康人格和優秀品質的熏陶。
不管是謎語、兒歌還是詩歌,它們合轍押韻,語言活潑,節奏明快,適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讓學生更喜愛數學,解決實際教學中的一些問題,促進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