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剛
◆摘? 要: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行,對于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創新教學模式和方法,從而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數學的學習最重要的是能夠提高學生的數學思想,加強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得學生逐漸形成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小學階段學生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會犯一些錯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糾錯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學生對于錯誤的認識和提高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一、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教學觀念傳統化。傳統化的教學模式,就是希望學生聽,老師講解。這樣的教學方法很容易忽略學生學習的主體,教師在進行講課的時候擔心上課的進度,如果采用新課改的教學方法很影響教師上課的進程,教師擔心無法完成課程目標。因此,在傳統教學的影響下,教師很難轉化觀念,無法知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要求教師實施多樣化的教學模式,要促進教師對學生的引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知道的時候,教師雖然有采取多樣的教學方式,但是教學形式流于表面。在進行多媒體教學的時候,教師只是將教學內容放在多媒體上,而沒有結合實際進行改動和調整。
其次,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缺乏自主性。新課改理念倡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要求學生自主參與到學習中,因此上課的時候應當是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師的教學活動中,能夠做到有問題及時解決,但是學生受到傳統教學的觀念的影響,很多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差,對教師依賴性強,習慣于被動地接受知識。教師按照規則框定教學模式,不僅使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疲憊,學生的思維模式也特別容易僵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對數學的學習缺乏興趣。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糾錯能力培養策略
1.培養糾錯意識
教師要提高學生自主糾錯能力就必要培養其自主糾錯意識。因此,教師要通過不斷強化,不斷提醒的方式提高學生對糾錯的認識。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會因為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沒有對學生進行分層,導致在學習數學的時候容易出現思路不完整的情況,學生只是完成教師布置的教學任務進行習題訓練,在做題的時候沒有對問題進行思考,沒有檢查,導致學生形成習慣。同時教師在審閱的時候重視學生結果而沒有重視過程,這就十分容易打擊學生的自信心。還有的學生非常自信,認為自己做的題就是正確的,沒有進行最后的檢查。這主要的原因是學生沒有形成自主糾錯的意識。教師可以在平時學生做題的時候,強調要在檢查和演算最后一遍。在講解例題的時候,在完成之后強調最后的演算。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到黑板上來完成例題,讓學生在黑板上進行演算,在演算的過程中提醒學生注意糾錯。在學生完成了題目之后,針對學生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詳細的解釋,并且提醒學生要善于糾錯及時糾錯。培養學生糾錯的意識,可以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拓展,以及對于數學思想的認識。學生只有掌握了數學的基本知識,在進行解題的時候運用糾錯意識的輔助才能提高數學的學習。
2.構建“錯題本”
“錯題本”的使用已經在校園里逐漸普及,學生通過對自己“錯題”的總結,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再次記憶。在小學數學的學習中,學生在后期的學生中會出現越來越困難的境地,尤其是開始學習乘法、除法和分數等越來越復雜的學習之后,學習過程中會愈發地出現困難,尤其是學生不及時的改正錯誤和出現的問題。因此,老師在課堂上要引導學生建立“錯題本”學習的機制。教師要清楚地意識到錯題的建立不是簡單地復制粘貼,將自己的錯題直接進行摘抄,只是完成任務,這樣的錯題集沒有任何的利用價值。學生在建立自己的錯題庫的時候要理清自己的思路,回想自己在做題時候的思路。比如,自己在做題的時候是怎樣對已知條件進行分析和推理。要特別備注注意自己思路卡和遺忘的地方,同時在整理錯題的時候利用不同顏色的筆讀內容進行標記,對為什么出錯,出錯的地方以及題中涉及的知識點進行分析總結,這樣建立的錯題集才是有效的。
要正確的認識到“錯題本”的使用功能,老師要積極的引導和指引,學生要充分地利用錯題本。對于每次考試結束后的錯題以及作業中出現的錯題,教師要提醒學生及時地總結,同時要給予學生收集的時間,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全面發展。
3.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
學生之后的合作交流學習是新課改背景提出的重要的教學方法,要求學生自主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學生在小組學習的模式中獲得學習的自主性、思維的拓展性。因此,培養學生糾錯意識要注重提高學生之間的合作。不同的學生之間糾錯意識也是存在一定差異的,有的學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在解題中的薄弱環節,在解題的時候就會陣地這個內容進行不斷的檢查;但是有部分學生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在解題的時候知識想要解決問題,不重視解題過程中出現的思維的問題,這就導致學生在做題的時候很容易出錯。因此,教師可以讓這兩部分學生進行交互學習讓學生知道自己在做題中存在問題和與其他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教師也要鼓勵學生利用好“草稿紙”,在使用草稿紙的時候也要進行排版和分區,這樣在后期的演算的時候可以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問題出在了哪里。
三、結語
總之,培養學生的糾錯意識,就要教師清楚地意識到糾錯意識的重要性,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除了對學生進行方法的講授以及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還需要清晰地了解到學生的學習的困難,及時地幫助學習進行解決,尊重學生個性化,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國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錯誤資源有效利用的實踐研究[J].知識文庫,2019(24):100.
[2]蘇布生.小學數學教學現狀教學中的滲透分析[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中小學素質教育創新研究大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3]邢海燕,李新穎.例談小學數學錯題資源的有效利用[J].求知導刊,2020(46):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