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微微
讓學生自主的參與教學活動是素質教育的基本體現。課堂教學中的素質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落實學生的主體性。課堂上學生能否自主參與學習活動是學生能否成為學習的主人的明顯標志。只有學生在情感、思維、動作等方面自主參與了教學活動,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才能體現。因此,學生能否自覺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成為教學活動的一個難點。如何在小學數學學習中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下面就此談一些我的體會。
一、喚醒學生的自主意識
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意識到:教師是外因,要通過學生這個內因才能起作用。教師要想方設法讓學生自己主動地學,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僅僅教師有“學生是主體”的認識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加強引導,不斷喚醒學生的學習“主體”意識,真正意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 兒童剛入學,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應該怎樣聽課、復習和作業,怎樣思考、發言和討論,逐步培養學生學習的獨立性、自主性。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大,教師可以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引發學生思考:自已還要做什么,還有什么也是自己的事。這樣學生就能不斷增強自己的獨立性。
二、運用各種途徑,激發自學興趣
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直接關系到自學的效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數學來源于現實,也扎根于現實,并且廣泛應用于現實。由現實生活抽象概括出數學知識,再把數學知識廣泛應用于現實生活,必將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展示數學豐富的美育因素,如形式美、概括美、簡潔美、對稱美、辯證美等,這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極好手段。
教師還要在平時課堂教學中注意這方面的引導和鼓勵,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要讓學生都有信心相信自己能行,大力宣傳倡導自學的重要意義,介紹自學經驗,強調形成良好的自學習慣對獲取知識、增強能力、提高成績的巨大作用。讓學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視自學,讓他們產生自學的愿望,以便形成正確的自學動機。教師在培養學生自學數學能力時,一方面要對學生說明進行自學數學的意義,另一方面要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獲得成功的體驗,以增強自學數學的興趣。使學生在成功后有了學習興趣,在失敗時能更加明確學習目標,強化學習動機。
三、改變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1.增加學生的操作機會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的思維的發展是外部、活動轉化為內部活動的過程。因此,教師應盡量給學生提供可進行自主學習的感性材料,加強直觀操作,指導學生初步學習抽象概括的思維方法。使學生通過具體操作進行大量的感知,建立表象,以此作為抽象數學知識的支柱。
2.提供學生質疑空間
亞里士多德曾講過:“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睈垡蛩固挂苍浾f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薄皩W須有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不疑則不進”。一個明智的老師不但要把“釋疑”天職,在學生質疑的過程中發揮好主導作用,更要鼓勵學生大膽就學習上不懂的問題提問,以求最后弄懂。如何激發學生質疑的興趣、質疑的信心和培養學生質疑的能力至關重要。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啟發學生開闊思路,多思善想,質疑問難。在學生質疑的過程中,老師首先要鼓勵學生敢于提出問題;其次,指導學生善于提出問題;最后,還要啟發學生自己學會解決問題。
3.指導學生運用舊知識學習新知識,培養獨立思考、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培養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獲取新知識,這是最高的學習技巧。數學知識是一環扣一環的,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教材內容是螺旋式上升編排的,它們縱有聯系,橫有發展,形成了知識網絡。所以學習新知識時,找準新舊知識過渡的“橋”,讓學生主動地發現規律,掌握規律,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四、實行分層自學,增強自學信心
1.由于學生基礎參差不齊,理解能力差異較大,造成自學能力有很大差距
對于優秀學生,他們自制能力強,理解能力強,掌握知識快,能順利完成自學;而對于有些學生,他們自制能力弱,理解能力差,不知道怎樣抓重點、難點,學不得法,思想不靈活,在自學中困難較大,教師必須有針對性地給予指導,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適當降低要求,低起點,設臺階,逐步引導。
2.教師的點撥、指導當然是主要的
我想,是否可利用學生的層次、水平不相同的情況,劣勢變為優勢:先讓學生進行討論,互相啟發,那么思維的深度和廣度都在他們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這樣的自學效果顯然要比直接從老師那里得到要好很多。
讓學生通過自學,正確地對待在實踐中成功與失敗,要做到勝不驕、敗不餒。特別要讓學生從容的對待失敗,樹立必勝的信心,明確“失敗乃成功之母”的信念。
最后,學生自學后教師要讓學生自學的信息及時反饋。通過信息反饋使學生或教師發現問題。學生在自學中,開始還不知道自己的自學方法是對是錯,對于正確的做法必須堅持,欠佳的做法必須改正,通過練習和自檢就能使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不斷調整自學方法,使自學能力不斷提高。而教師則可以通過課堂反饋和平時測驗發現問題,進一步指導學生調整自學方法,使學生從教師“指路”學習,變成自己“找路”學習。
現代教學的基本特征是充分調動、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最大限度地實現所有學生的諸方面素質的主動、生動、全面、和諧、充分的發展。教師要努力創造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為學生提供充分展示其才能的機會和條件;致力于了解和研究學生學習的過程,幫助學生不斷總結、改進以致引導他們自覺運用學習方法,使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求,學習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