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雪 李卉 魏琪
摘要:知識經濟時代,人才與科技是驅動人類社會持續發展的核心力量。培養技能型人才,是更好服務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亦是由高職高專本身的教育屬性定位決定。本文基于對眼視光技術專業技能型人才需求的解析,以此為導向,就高職高專眼視光技術專業育人工作實踐展開了探究,并提出了相應的舉措建議,期望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使之更好地服務社會。
關鍵詞:高職高專 眼視光技術專業 技能型人才 需求導向 實踐改革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 of Optometry Technolog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Demand of "Skilled Talents"
LENG Xue1 LI Hui2* WEI Qi1
(1,Changchun Medical College, Changchun, Jilin Province,130031 China; 2,Changchun Children's Hospital, Changchun, Jilin Province, 1300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talents and technology are the core forces driv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Cultivating skilled talents is inevitable to better serve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it is also determined by the educational attribut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mand for professional skills-based talents in the field of optics and optics technolog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ractice of educating people in the specialty of optics technolog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hoping to promote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ause makes it better serve the society.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ptometry technology major; Skilled talents; Demand-oriented; Practical reform
伴隨著國民經濟增長,人民生活品質的大幅改善與提升,使得人們對于健康的訴求日臻強烈。眼視光技術發展的核心在于促進眼視覺健康,是經濟市場需求導向的必然結果,而相應的專業人才缺口不斷擴大,并對之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時至今日,專業人才已然成為了推動我國眼視光技術快速發展的核心與關鍵。高職高專教育則作為人才輸出主陣地,必須要充分發揮自身定位優勢,精準對接市場需求,重視技能型人才培養。
1 眼視光技術專業技能型人才需求解析
所謂技能型人才即是指處于生產和服務等領域崗位一線,掌握專門知識和技術,并具備一定操作能力,善于在工作實踐中運用技術和能力進行實操的人員。眼視光技術立足保護眼視覺健康,是集眼科、視光學及視覺等服務為一體的專業,所關聯到的就業范疇十分廣泛,包括眼視光檢查、視覺康復、驗光配鏡、眼鏡加工與維修整形等。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尤其是科技領域創新日新月異,電視、電腦、手機等極大豐富了人們的現實生活,也造成了眼視覺健康水平下滑,相關行業就業前景廣闊,并對專業人才提出了較高要求。以市場經濟需求為導向,眼視光技術專業人才培養規格主要面向知識和能力兩方面。一般來講,根據行業服務屬性,眼視光技術專業人才所需的通用能力包括計算機應用能力、英語應用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創新能力等。從專業層上講,則需具備運用光學原理解決臨床視光工作難題、運用屈光學原理進行驗光配鏡;運用各種先進器械進行視光檢查、運用美學常識選擇合適眼鏡等能力。據相關調研結果顯示,眼鏡零售企業和醫院共同認為,專業知識技能和敬業精神這兩項是目前畢業生有待加強的素質。高職高專本身在我國教育系統中的特殊定位,加之眼視光技術專業特點,決定了其必須要重視技能型人才培養,并結合實際情況,深入教學體制改革,滿足行業企業發展需求,有效緩解當代大學生就業壓力。
2 基于“技能型人才”需求的高職高專眼視光技術專業育人工作實踐
高職高專眼視光技術專業對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可行且必行,作為一項龐雜的系統化工程組織,對各個內嵌環節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充滿了挑戰。筆者基于上述總結,根據實際情況,針對性地提出了如下幾種高職高專眼視光技術專業育人工作實踐方略:
2.1 深化校企合作
根據教育部印發的《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的基本辦學模式,是辦好職業教育的關鍵所在,并要求建立“校企主導、政府推動、行業指導、學校企業雙主體實施”的合作機制,致力于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深化校企合作,有利于推動教學與市場無縫對接,從而提高育人工作的針對性、時效性以及實用性,并且通過資源最大化整合利用,節約教育成本和企業成本。在此過程中,基于“技能型人才”需求的高職高專眼視光技術專業教育體制改革,應當充分依托企業方方面面的支持,包括市場信息反饋、資金資本注入、人才因素補充等,協同開發訂單式、冠名式、定向式等育人新模式,為發展技能型人才創造良好的發生環境,達成雙方共贏局面。校企合作內涵建設作為一項龐雜的系統化工程,涉及到多重方面的交互,包括信息、人才等,要嚴格按照黨中央及地方政府指導精神,協調好雙方之間的權責歸屬,立足“技能型人才”培養中心,明確未來工作方向,找準雙方優勢互補的關鍵,繼而制定可行性實施計劃,保證整個戰略部署工程順利落地,建立和諧、平等、穩固的交互關系,從而實現更大的價值產出[1-2]。
2.2 扎實從業隊伍
根據舒爾茨的人力資本理論,“教育基本上是對未來收益和未來滿足的投資”。在現行的市場經濟體制結構下,面對激烈的行業競爭挑戰,企業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處于動態變化中,對教育系統不斷提出新要求。而教師作為教學主導,是高職高專育人質量的關鍵影響因子,亦是眼視光技術專業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重要支撐,其綜合水平建設勢在必行。目前來講,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普及化,尤其是百萬擴招背景下,從業師資緊缺是高職高專面臨的重要現實問題,其中多數畢業即就業的履歷,加之長期受傳統應試教育的渲染,有限的時間和精力無法深入教研,實踐經驗匱乏,限制了全方位學生指導服務輸出[3]。對此,依托校企合作,可以專兼結合的方式擴展師資隊伍構成,聘請技能精湛、經驗豐富的企業員工兼職任教,與既有專人教師優勢互補,適應擴招趨勢,使之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深入教研,從而更好地滿足“技能型人才”培養需求。同時,聯合對口企業致力于“雙師型”師資發展,派遣教師深入企業生產及服務一線,與現場技師進行動態交互,洞察“技能型人才”需求,針對性地補充其專業技術和實操技能,豐富他們的相關經驗積累,從而更好地指引實踐教學。
2.3 優化課程設置
基于“技能型人才”需求,重置高職高專視光學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是重點,導引著后續工作實踐,并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最終育人效果。具體而言,高職高專應當充分依托行業企業支持,深入經濟市場調研,根據相關信息反饋,明確眼視光技術專業技能型人才需求結構,立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制定更為詳細的育人導向目標,繼而針對性地優化頂層設計,調整不相適應的部分,突出實踐教學,找準未來工作重點方向,有的放矢地加強投入,努力建構起良好的外部支持環境,基于完善的學生管理結構,整體上提升眼視光技術專業育人質量,更好地服務現代社會[4]。基于科學的眼視光技術專業教學規劃,協調好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之間的配比,推行學分制,潛移默化中帶動師生能動意識,在其積極主動參與支持下勢必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同時,以“技能型人才”需求為導向,致力于校本課程開發,匯集企業方面的實踐資源支持,開發特色教學數據庫,植入經典實踐案例,豐富課程元素,并與其他高職高專院校進行共享交互,為教學方法創新鋪墊基礎,強化學生自學能力,攜手推動眼視光技術專業持續發展[5]。
2.4 創新教學模式
高職高專眼視光技術專業學生所面向的未來就業場景十分廣泛,除了掌握必要的驗光技術外,還應掌握加工、銷售、管理等方面的技能。傳統應試教育模式下,教師為中心,過度偏重于理論知識灌輸,與學生之間的交互缺失,“一刀切”式的教學方式,很大程度上壓制了學生個性釋放,不利于其綜合技能水平提升[6]。對此,高職高專眼視光技術專業教師應當盡快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始終將“以人為本”理念貫徹到底,善于通過訪談、問卷等方式,加以認真觀察,了解當代大學生的個性特征,梳理總結他們的認知規律,結合學生的興趣偏好,深入教學引導創新,努力營造開放、自由的能動場景,推動“教、學、做”一體化變革,潛移默化中訓練學生的各方面技能素質。例如,教師在找準眼視光技術教學重難點的基礎上,從已生成的數字資源庫中篩選出合適的企業實踐經典案例,以問題為導引,觸發學生深度思考,在小組動態交互中鍛煉其思考能力、創新能力、表達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等。同時,信息化時代背景下,依托多媒體技術支持,結合課堂教學需求,模擬真實的銷售場景,組織學生開展角色扮演活動,培育他們積極參與的熱情,進一步提高育人工作效率和質量。
2.5 豐富第二課堂
第二課堂作為一個相對課堂教學的概念,是在課外時間進行的教學活動,內容構成源于教材而又不局限于教材,組織形式生動活潑、豐富多彩,進一步延展了學生學習時空,是訓練眼視光技術專業學生綜合技能的最佳陣地。在第二課堂陣地開發中,培育校內濃郁的實踐文化,以眼視光技術為中心,組織系列競賽活動,以寓教于樂的方式,淬煉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素質[7]。同時,聯合企業打造校內實訓基地,模擬真實的眼視光技術應用場景,將相關育人工作有機地嵌入到整個行業鏈條中,進一步強化學生對職業未來的感知,使之在不斷的實踐演練中找準自身不足或短板,繼而持續付出努力。在此過程中,亦有利于工匠精神的培養,讓學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進程中,實現技能素質的升華。另外,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頂崗實習的方式,組織眼視光技術專業學生深入企業參觀學習,搭建好其與未來從事職業的對話,通過工匠師傅的“一帶一”引導,有機地將掌握的理論知識聯系實際,繼而內化為自己的某種技能,并且有利于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充分發揮優秀從業人才的榜樣示范作用,激勵學生在學習的道路上不斷奮往直前。
3 結語
綜上所述,市場經濟結構下,行業企業對眼視光技術專業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及要求越來越高,而高職高專作為育人工作主體,應當緊跟時代發展趨勢,充分整合自身優勢資源,深入育人體系變革,從而更好地服務社會。在此過程中,基于“技能型人才”需求,深化校企合作內涵式建設,依托高素質從業隊伍支持,優化課程設置、創新教學模式,大力推進第二課堂陣地開發,實現全面發展學生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張楠,高海.工匠精神與技能型人才培養有效融合的路徑[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34(06):109-113.
[2]劉杰,謝娜,史素梅.基于崗位能力導向的技能型人才培養[J].人才資源開發,2020(21):77-78.
[3]丁進芳,張冉,路素青,凡金偉.技能型人才培養及評價模式研究[J].河北職業教育,2020,4(05):83-86.
[4]孟嬌,程芳穎.地方高校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教學改革與探索[J].現代交際,2020(16):28-29.
[5]田云云. 應用技術型大學轉型過程中的人才培養模式變革研究[D].天津大學,2018.
[6]吳蔚.高職院校技能型人才培養體系構建——基于中小微企業的人才共育[J].滁州學院學報,2020,22(03):80-83.
[7]曾劍雄. 第二課堂對培養大學生核心競爭力的影響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