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光宏

6月7日至1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在北京舉行。這次會議通過了數據安全法、海南自由貿易港法、軍人地位和權益保障法、新修訂的軍事設施保護法、關于修改安全生產法的決定、印花稅法、反外國制裁法等多項重要法律。我非常榮幸作為唯一一名來自上海的全國人大代表,應邀列席會議。對這一寶貴機會,我十分珍惜,早早就安排好工作,做好充分準備。
常委會會期3天半,議程安排得十分緊湊。我白天忙于開會,晚上看文件、準備材料、寫發言稿,緊張而充實。列席這次會議,我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感受。
一是參與度更深。這次常委會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僅半天時間就安排了22項議程,相關部委和人大專門委員會的負責同志分別就有關法律立法和審議情況作了簡明扼要、重點突出的說明,使得包括我在內的初次列席常委會會議的代表也能迅速了解情況、第一時間進入角色。接下來三個整天的分組聯組討論、詢問和表決,我們列席代表除了沒有表決權外,與其他組成人員一樣有充分的發言和詢問機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列席代表的發言非常重視,列席代表的意見建議和組成人員的一視同仁,也轉送有關部門辦理和答復。
作為一名來自上海的全國人大代表,我參加了《關于授權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浦東新區法規的決定(草案)》的審議,見證上海人民期盼多年的夢想實現,表決那一刻內心很是激動,親歷這部法律誕生、修改的過程,并能參與其中貢獻想法。通過這次全過程民主的實踐,我切身感受到自己與上海、與國家未來發展戰略緊密相連的更深度的參與。
二是對履職能力的要求更高。這次常委會會議審議的多項法律事關國家發展諸多專業領域。其中,醫師法、職業教育法修改情況和中醫藥法實施情況的執法檢查等都是我平時非常關心的。此前我也多次針對這些議題提出過議案和建議。這次會上,我也提出了相關意見和建議。例如在審議醫師法時,我建議在第八條第二段中加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資格具有全國適用性,各地不能為醫師資格考試再另外設置附加門檻。”各地各相關醫療機構可以根據不同情況對聘用醫師提出更高的要求,但醫師資格必須是全國統一標準。在對職業教育法的審議中,我建議職業教育法第三十六條最后一款改成:“職業教育質量評價應當突出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導向,把受教育者的職業道德、技術技能水平、就業質量作為重要指標。”如果只突出就業導向,那將會把職業教育引入歧途,學校將只會關注學生的就業,而忽視了職業教育的初衷,忽視了大師、大國工匠的培養,也混淆了“就業好”和“培養好”的不同價值導向。這些建議都被全文記錄在會議簡報中,提供給全國人大相關委員會和有關部門參考。
在栗戰書委員長主持的座談會上,我作了題為《面對全過程民主的新要求,努力提升代表自身履職能力》的發言。我認為面對全過程民主的新要求,代表要更加努力提升自身履職能力。一方面要加強自身學習,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增強履職本領。另一方面,要把學到的理論方法付諸于履職實踐。我希望能建立全國人大代表和省級人大代表的聯系機制,依托省級人大試點建設全國人大代表聯絡室之類的聯絡機制,為代表密切聯系人民群眾提供制度保障。
三是身負的使命感更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會主義民主不僅需要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需要完整的參與實踐。”栗戰書委員長在與列席代表座談交流時強調,人大代表要結合自身的履職經歷和體會,生動講述中國人大故事、中國全過程民主故事,讓國際社會更好地了解中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了解社會主義全過程民主。這讓我感到人大代表沉甸甸的責任和使命。
通過列席這次常委會會議,我深切感受到人民代表大會是實現全過程民主的制度保證,是支撐人民真正當家作主的制度保證。作為一名全國人大代表,今后我將通過更多方式聽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見和訴求,努力為人民服務,代表人民行使好權力,用實際行動充分發揮好人大代表在全過程民主中的作用。
(作者系全國人大代表,民盟中央常委、上海市委專職副主委,復旦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