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吉華

今年年初召開的全國科技工作會議提出要深入落實新發展理念,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科技創新取得新進展。近年來的科創中心明顯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最開始市面上更多的是政府主導的創新創業載體,后來慢慢有了創投、大科研機構、大企業以及高校主導的眾創空間、孵化器,還有專業的三方服務運營機構開設的眾創空間。自從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開辦眾創空間或孵化器的投資機構隨之變多,依靠專業的項目篩選以及背后的資金支持逐漸站穩腳跟。創新創業的項目也更加多樣,從最初“互聯網+”的項目到如今更多元化,將傳統行業融入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技術的項目也在逐漸增多。
但由于盲目地投入創新創業這股大浪潮,一窩蜂投入的科創中心大多沒有自己的想法,隨之產生了同質化嚴重、發展模式模糊、盈利點單一的問題,服務也并未隨著數量增加而有本質提升。大多數孵化器還停留在只為創業公司提供辦公場所以及工商、財稅和一些人力資源服務,至于創業指導、投融資、技術轉移轉化、產業鏈聚集等深度服務是目前很多孵化器都不具備的。一些孵化器除了當“二房東”賺取房租差價外只有少數能夠盈虧持平,在燒光個人天使和政府的錢后,拿不到融資的孵化器只有陷入困境。
“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央和市委對上海科技戰線提出了更高工作要求和目標任務,特別是要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強化科技創新自立自強的思想自覺,承擔最重要的任務,大力加快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實現由形成基本框架體系向提升核心功能躍升。如何應對現存的挑戰,科創中心的發展還需要以下幾步。
尋找優質項目。入孵企業的質量代表了孵化器的品味,而畢業項目的質量是吸引其他項目入孵的參照。想要找到優質的項目,孵化器首先要提高自身水平,以創業者需求為導向著力提升咨詢、知識產權、科技招商、投融資服務、專業培訓、創業導師、國際化等專業增值服務能力。其次,在選擇入孵企業時,應學會抓取所需項目BP(商業計劃書)中的關鍵信息來判斷項目的商業模式及發展前景。
有效對接資源。為創業項目對接匹配的投資機構進行融資需要孵化器對投資機構所擅長的投資領域、所投企業、投資基金、投后服務等有較深的認識和判斷,才能幫助孵化企業進行對接。集“空間+服務+投資”于一體的優投空間能為優秀項目提供有價值的創業服務,真正幫助創業項目又好又快地成長。
靈活配置空間。上海正著力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依托長三角一體化戰略,加強區域合作,打通不同區域空間尺度之間的經濟循環聚合形成產業鏈優勢。為順應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構建,可以工商行政管轄為主線,逐步降低孵化場地面積的比例要素,促使區域間優質要素更靈活配置。
政策支持資金。當下創業孵化平臺本身所享受的政策如稅收、項目資金的范圍相對較窄,為繼續提升當前優質創業孵化平臺的成長,建議政府建立統籌協調機制,形成市、區聯動和相互銜接的支持政策、資金投入管理體系,指導孵化器做好孵化運營機構設立、孵化服務隊伍建設、孵化項目引進、創新創業活動開展、投融資平臺建設等多個方面的工作,幫助孵化創業平臺對接國家、市支持孵化器建設與發展的優惠政策。
(作者系市人大代表,上海楊浦科技創業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