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韻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道路決定命運,找到一條正確道路是多么不容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黨和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當我們沿著時光的脈絡,循著歷史的軌跡,追尋塵封檔案中的中華蘇維埃政權建立之路,回顧那一頁頁輝煌又厚重的歷史,就能越發理解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走過這段道路的曲折與不易。
讓時光流轉到上世紀30年代初期,當時國內各地工農紅軍和蘇維埃政權先后建立,并在不斷發展,但互相之間缺乏聯系。中共中央為了加強對革命政權的統一領導,亟需建立一個全國性的中央臨時政府。而這一工作,是先從籌備召開全國蘇維埃區域代表大會開始的。
1930年5月召開的全國蘇維埃區域代表大會是在上海召開的一次中國近代史上非常重要的會議。大會討論通過了《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宣言》《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政治決議案》《土地暫行法》等重要文件草案,確定了中國蘇維埃的十大政治綱領,作出了召開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政府的決議,同時也為正式召開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作準備。這次大會對于動員廣大群眾反抗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努力將武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的全國蘇維埃運動推向一個新高潮,為建立蘇維埃政權而斗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會議的舊址就在今天的上海市黃浦區黃河路42弄4號(原白克路卡爾登戲院后面的一排樓)。當時的上海還處于白色恐怖的籠罩之下,要找一個容量夠大又不會引人注意的會場,能保證諸多黨和紅軍重要代表的生命安全,并非一件容易的事。這里地處公共租界,靠近跑馬廳,人來人往,一派熱鬧景象。而近在咫尺的白克路又是一條曲曲彎彎的幽靜小路,兩旁都是普通民居,可謂鬧中取靜,獨有的環境優勢讓這里成為召開黨的秘密會議的絕佳之選。現代小說家柔石曾以左聯代表的身份出席此次大會,會后以劉志清為筆名發表通訊文章《一個偉大的印象》來回憶當時會場的情形,“我們,四十八人,同聚在一間客廳似的房內,圍繞著排列成一個頗大的‘工字形的桌邊”,也提到了此次會議所取得的成果,“我們這次會議的五大決議案與二十二件小決議案,努力地實行著這些決議案的使命,努力地促進革命的迅速的成功”,更是直接表明了此次會議對于促進中華工農兵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如期召開和蘇維埃政權的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根據已有的史料來看,為籌備全國蘇維埃區域代表大會的召開,中共中央和中華全國總工會聯合成立大會籌備處,負責做好此次會議的全程工作。據曾參加大會保衛工作的特科二科副科長劉鼎回憶,在會議召開的一周時間里,會場對外掛著某某醫院籌備處的招牌,而房子內部則仍然保留醫院的原貌以掩人耳目,房子內外均設置警戒。在外人看來,這只是一家醫院,沒有什么特別之處。他們怎么也不會想到,這里的每一位醫生、每一位護士、每一個職員、每一個勤雜工,都是中央特科的成員。他們中的很多人,白大褂外掛著聽筒,白大褂內卻揣著上了膛的手槍。
會議期間代表進入后便不再出來,他們平時住在二樓三樓的病房里,到開會的時候,再到四樓會議室,代表日常飲食則由特科負責承辦,如此能夠最大程度地保障出席會議人員的人身安全。而早在會議召開之前,劉鼎就租下了緊挨著醫院的一棟民居,讓特科的成員搬進去。醫院后面的那扇窗戶正對著這棟民居的屋頂。屋頂上還放置了一個梯子,制造出一個“天然”的撤離通道,方便代表在會后安全離開。
正是在如此考慮周全、布置精妙的“偽裝”之下,全國蘇維埃區域代表大會才得以順利召開,為后續建立中華蘇維埃政權奠定基礎。
隨后,在各根據地和紅軍不斷發展的形勢下,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華工農兵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瑞金召開,此次會議選舉產生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宣布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隨后毛澤東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和中央執行委員會人民委員會主席。大會還通過了《憲法大綱》,其中規定“建設的是工人和農民的民主專政的國家”。11月25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通令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朱德任主席。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全國性的工農民主政權,是中國共產黨在局部地區執政的重要嘗試。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對處于被分割狀態的各根據地的中樞指揮作用,在政治上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并推動了各根據地的政權、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建設。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從1930年到1949年,從蘇維埃區域代表大會的召開,到在瑞金宣布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到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地向全世界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這其中每一步都凝結著無數革命先輩的熱血與智慧。以黨史為鏡,方能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以夢為馬未下鞍、逐夢前行再奮蹄,促使我們毅然肩負起民族復興重任,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早日實現而努力奮斗。
(作者單位:黃浦區人大常委會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