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遵緒
【摘 要】 初中階段的學生,其思維能力已經基本成熟,要想在此階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政治教育水平,需要對初中道德與法治內容和教學方式進行研究。由于此門課程是一門必修科目,主要強調了對學生核心價值觀的有效培養。基于此,本文對初中道德與法治創新措施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 初中道德? 法治創新? 研究
如今,在素質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得到了教師和家長的重視,可以說是創新的教育活動不僅可以開拓學生的思維,還能創新初中道德和法治課的教學方式,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從而進一步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創新的重要性
目前,在我國教育機制不斷完善的背景下,可以說是道德和法治課作業已經成為初中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更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關鍵。學生可以通過對道德知識的應用,提高其思辨能力,增強他們的法治意識,將規范的道德行為有效落實到生活中和學習中。
二、傳承創新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在新課改背景下,大部分院校認識到了道德和法治教學的重要性,但是在部分學校,初中道德與法治內容和方式等多個方面還存在一些客觀性的問題。在推進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的時候,并沒有對傳承文化的內容進行創新,沒有充分考慮初中學生的思想特點和理念品質,缺乏對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這會大大影響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本身的價值。
在目前初中道德和法治教學情況看,教師還會應用傳統課堂的教學模式,不能將教學和學生的思想有效融合,這會出現非常嚴重的“教學脫離實踐”的問題。再加上,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方式單一,學生不能發揮主體作用,影響了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積極性。
三、初中道德與法治創新的措施
(一)結合學生的發展特點,了解傳承創新的內涵
道德和法治課程不僅會影響學生日常的行為,還會影響他們的思維,可以說其是對學生思維動態和行為理念的教學。因此,在開展此課程的過程中,要想發揮課堂內容中的優勢,需要結合學生的發展特點,對初中道德與法治內容進行創新,主要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通過引導他們積極參與系統化教學活動,形成正確的思維和法治觀念。
如,在對七年級學生進行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可以以一個單元的內容為基礎,將其中的重點內容,如“維護國家利益”等作為教學目標,主要引導學生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強化他們的愛國意識,將其融入到我國的美好祖國建設活動中。其次,需要建立成績的評價機制,主要重視道德觀念和法治教學,讓學生能夠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規范自己的行為,了解我國德育的力量,推動傳承創新的進程。
(二)重視實踐型作業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存在的最主要問題之一就是大部分教師都不重實踐教學。其中,實踐型作業主要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能夠結合自己所學習的知識,然后深入實際生活,發揮自己的創新思維,然后融入到實踐活動中去,主要通過親身的感受和體驗,不斷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發展本身的品德情感。? 在此過程中,還需要培養自己的法治觀念,然后形成良好的品德行為,主要目的是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此外,實踐型作業還可以更好地體現了“知行合一”的理念,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例如,教師可以請每個學生按照學號次序,利用晨會時間進行演講,學習《悅納自我》的實踐內容,更好地完成此部分的實踐型作業。雖然這部分的作業看似簡單,但是如果學生本身缺乏自信心,要完成這樣的作業就會需要非常大的勇氣。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多開展實踐類活動,鍛煉他們的意志和自信心,幫助他們在生活中可以逐漸做到悅納自己,實現初中道德與法治創新的價值。
(三)創新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為了滿足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各大院校創新的教學方式,轉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主要由以前的接受型學習轉變成了探究型的學習。特別是在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活動中,要想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對初中道德與法治創新活動中的問題進行有目的和綜合性分析,還可以結合不同學生的思維特點,將其分成小組對其中的材料信息進行收集。同時,學生在這些探究活動中,還可以更加主動和積極地去獲取和收集更多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基本問題。
如,在開展實踐活動時,可以組織學生對學校圍墻外的河流等進行污染調查,主要引導他們找出導致污染的因素,然后結合不同的原因,尋找解決這類問題的方式。此外,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從已經發現的問題入手,然后分析導致問題出現的原因,強化探究意識,提高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進一步鍛煉他們的實踐能力,發揮初中道德與法治創新課程的核心教育價值。
結束語
由此可見,在開展初中道德與法治創新教學活動時,需要考慮的是與教材配套的綜合性練習,主要是以書面的作業形式呈現。這類作業的內容以及形式一般都是依據考試形式對其進行設計的,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道德與法治知識掌握能力。因此,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要從實際的教學內容和目標出發,認識到初中道德與法治創新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 李春豫.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有效教學的建構、實施與創新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9(10):63-63.
[2] 代芹興.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研究[J].神州,2020(6):243-243.
[3] 姚冰冰.信息時代背景下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研究[J].學周刊,2020,No.456(36):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