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霞
【摘 要】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給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帶來了契機和挑戰。本文以高中地理課程標準為指引,從改變教學資源,創新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等方面探究深度融合的原則,結合課堂實踐來探索信息技術與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
【關鍵詞】 信息技術? 地理教學? 深度融合
1. 緒論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高中地理要求“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和核心素養,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倡導以信息技術為標志的地理課程教育。時代要求中學地理教師在教學中要深入運用信息技術,使其內化于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各個過程,實現兩者的深度融合,從而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率,進而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和核心素養。如何順應素質教育現代化的趨勢,將信息技術更有效地利用到地理課堂教學中,實現地理教育更好、更快地發展呢?
信息技術與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融合要體現地理學科綜合性、地域性、開放性、實踐性的特征,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力、綜合思維能力和人地協調觀,促使信息技術從宏觀層面深入高中地理課堂,從而帶來教學環境、教學法、教育資源的整合,以及學生學習模式等方面的一系列變革,有力地促進了信息技術與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實現地理課堂教學的信息化、現代化。
2. 信息技術與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深度融合的原則
2.1 主體性原則
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的融合要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結合學生的學情,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線上課堂。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創設情境,整合各種資源,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效驅動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培養他們的地理實踐力、綜合分析能力,有利于學生的深度學習。
2.2 個性化原則
信息技術和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深度融合,要讓學生在線上、線下都能夠獲得真實的個性化的學習體驗,幫助學生快速診斷和評價自身問題,突破學習的瓶頸。根據不同學生的興趣和愛好,為每個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路徑,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2.3 互動性原則
采取信息技術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形式教師要注重對課前、課中和課后,線上線下學生整個學習過程的參與性與互動性。通過網絡教學,學生在終端可以及時回答,教師可以跟蹤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反饋;線下教師課堂上面對面指導,進行思維點撥,解答疑惑;線上線下的學生間相互交流,發散思維,相互學習,共同促進。
3. 基于線上的信息技術與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
現代信息技術和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到底要如何融合?這需要地理教師在教育過程中不斷探索——實踐——反思——再實踐。下面結合課堂教學案例,談談信息技術和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
3.1 將信息化教學資源轉變為學生學習的資源
按照課標要求,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要整合教學資源,改善原有的教法學法,提供新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讓學生更容易接受知識。教師要將豐富的信息化教學資源轉變為學生所用,為學生創設新的學習情境,變被動為主動,從教師突破重點、難點的具象化教學工具,轉變為幫助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的建構者,和情感體驗的主體。
3.2 運用信息技術,突破教學重難點,實現個性化學習
高中地理課堂有很多抽象,學生難以理解的地方,例如地貌、土壤這些內容,為了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難點,可以運用錄屏軟件制作成微課,讓學生線上反復觀看,實現個性化學習,極大提高學習效率。微課應提供多樣化的課程清單,以滿足不同學生的興趣好學和發展需求。
3.3 運用信息技術,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創建智慧課堂
課前教師將微課、網絡化視頻資源上傳到教師的個人空間,讓學生課外自學,或者為學生提供學習資源的平臺,例如愛學、釘釘等。學生利用學習終端登錄學習,教師及時跟蹤反饋,對大部分學生能自學的部分,課堂上不再講解,節約了課堂教學時間,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是線下學習,學生梳理知識、展示學習成果、聚焦問題、合作探究,最后線上課堂檢測,檢測學習效果。課后在線答疑,針對學生的疑惑,進行個性化輔導。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實現信息技術與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進而創建智慧課堂。
3.4 利用地理APP和網站,拓展學生的視野
高中地理課程有很多內容要拓展,而教材中的資源比較有限的。網上有很多輔助地理學習的APP,例如“國家地理” “地理知識大全”等,這樣不僅可以輕松地學習地理,還可以更加貼近生活認識地理現象。例如“愛學地理”有不同版本、不同學段和不同章節的地理素材,學生可以找到相對應的視頻反復看,隨時隨地學習,視頻播放后還有相應的對點練習。通過信息技術資源拓展學生視野,幫助學生內化知識點,辨析易錯點,讓重點和難點在不斷強化和鞏固中得以破解。
總之,作為一線教師的我們,要在加強信息技術與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中不斷地探索與實踐,使信息技術深度地融入地理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將信息化教學資源轉變為學生學習的資源,讓學生輕松愉快地感受地理為其帶來的樂趣,實現個性化學習。同時,為高中地理課堂注入新的元素,創建智慧課堂,更好地實現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