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麗麗
摘? 要:幼兒對游戲有著獨特的喜愛,幼兒教育中展開游戲教育有助于調動參與積極性,在達到教學目的的同時促進全面發展。游戲教學中必須要結合幼兒性格特點選擇適合的游戲方案,才能真正融入到教育活動中,讓幼兒感到學習是愉快的。此外,游戲教學也可以滿足幼兒學習需求,實現全面發展。為尋求一種科學高效的游戲教學方法,筆者結合實踐經驗,就開展游戲教學的方法作進一步探究。
關鍵詞:幼兒園;游戲教學;健康成長;方法探究
【中圖分類號】G610?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16-0077-02
Growing up in the game
——On game teaching in kindergarten
YAO Lili? (Beiguan kindergarten,Huan County,Qingyang City,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Children have a unique love of the game,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the game education helps to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participation,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teaching at the same time to promote all-round development. Game teaching must be combined with children's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to choose the appropriate game program,in order to really integrate into the educational activities,let children feel that learning is happy. In addition,game teaching can also meet children's learning needs and achieve all-round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seek a scientific and efficient game teaching method,the author combines with practical experience to further explore the method of game teaching.
【Keywords】Kindergarten;Game teaching;Healthy growth;Method exploration
游戲教學即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以游戲的方式展開教學活動,讓幼兒在愉快的環境中學習知識,促進知識和游戲的融合。最為重要的是:游戲教學可以激發幼兒學習主動性,提升教學活動效果。目前,雖然很多幼兒園開展了游戲教學,但缺少教學意義體現,只是單純的游戲活動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或者游戲教學缺少創新,一味的模仿、重復,游戲教學單調,加之空間受限、游戲工具和幼兒需求難以同步,沒有真正體現游戲教學的價值和作用。
1.幼兒園游戲教學的重要作用
(1)游戲教學符合幼兒認知
幼兒年齡小,對新鮮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對知識學習是循序漸進的。所以,教學活動要與幼兒認知相適應,符合身心發展規律。而傳統教學僅局限于知識傳授,課堂枯燥,幼兒注意力分散,教學效果不理想。采取游戲教學活動通過設置游戲情節調動幼兒參與積極性,發揮主體地位、活躍課堂氛圍,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知識。
(2)游戲教學適應學習目標
幼兒園教學目標并非幼兒知識儲備要達到某個程度的時期,而是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與行為認知。游戲教學可以培養幼兒綜合能力、素養,這比教給幼兒知識更為重要。所以,幼兒園游戲教學需要教師科學設計,根據教學目標讓幼兒得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3)激發語言能力
教師要遵循幼兒身心發展和認知,在游戲中引導幼兒確定游戲的作用。游戲對3--6歲幼兒而言是基礎的交際活動,游戲的過程也是幼兒認識外部環境的過程。游戲可以促進幼兒語言表達、思想形成、視覺信息,無疑是提升幼兒語言能力的最佳契機,而且幼兒表達能力、理解能力、交流能力可以在游戲中得到鍛煉。
(4)培養活躍思維
幼兒在探索、獨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中成長,也是培養自主意識、創新意識的過程。發現/解決問題也是探索的契機,因為幼兒在游戲中會遇到不同問題,這時就會主動尋找答案,逐漸感受到探索的樂趣從而達到探究思維培養的目的。
2.幼兒園游戲教學存在的問題
(1)游戲內容簡單
游戲教學以激發參與熱情,調動主觀意識為主。若游戲設計不能調動幼兒積極性則喪失游戲教學的作用。目前,游戲內容單一,導致幼兒參與積極性不高,與實際教學內容脫節,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
(2)游戲計劃不合理
游戲教學可以提高教學質量,但需要確保游戲的科學性。游戲教學目標是讓幼兒快樂學習,因而游戲計劃尤為重要。但目前,根據游戲設計看仍然存在諸多問題,教具資源利用不合理,游戲教育作用沒有完全發揮出來。如果游戲娛樂性過強勢必會影響教學質量。
(3)缺少游戲教學認知
游戲作為幼兒園一種新型教學方式,是提升幼兒學習發展重要舉措。不過,現實游戲教學中很多教師對游戲教學理解不夠深入、教學理念落后,難以發揮游戲教學效果。加之傳統教學理念影響,幼兒心智發育不成熟,游戲教學中主體地位不突出,抑制游戲自由行。
(4)環境影響
在游戲教學中,游戲場所是面臨的主要問題,游戲時間不足會降低教學質量。場所小限制幼兒活動空間,幼兒無法感受到大環境的樂趣且容易矛盾,不利于教學效果提高。
3.幼兒園開展游戲教學策略
德國的伽達默爾曾經說過:“人的游戲活動意味著某種東西”,東西即游戲精神。實踐證明,游戲不僅是幼兒天真、純潔的象征,也可以挖掘巨大潛在能力。游戲可以讓孩子們更好的認識世界,有利于智力培養。此外,游戲也是培養道德有效路徑,有助于幼兒創建完好的道德素養。因此,幼兒園游戲教學必須要在幼兒階段認真展開游戲教學。
(1)生活化游戲教學,調動參與主動性
幼兒年齡小、心智發育不成熟,面對新的事物時除了有強烈好奇心還會產生抵觸情緒。尤其是在新的環境中有緊張感,教師通過游戲教學可以消除緊張感,在無形中引導幼兒在新環境中探索新事物,逐漸適應幼兒園環境。身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也要抓住機會開展游戲教學,使幼兒可以聽懂、學會,更好的感受游戲學習樂趣。
例如:設計打電話游戲,教師引導幼兒學習禮貌用語,選擇2名幼兒扮演不同的角色對話。該過程中,教師指導適時使用“您好、請”等用語,讓幼兒掌握說話技巧,在游戲中學到知識并應用到生活中,提升交流能力、交際能力,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2)多樣化游戲,擴寬視野
隨著學習的深入,幼兒所學知識越來越多,但遇到枯燥、有一定困難的知識時就會感到無趣,喪失學習積極性,同時學習能力也將受到影響。因此,教師可以融入游戲教學規范行為、轉變學習思維,開闊幼兒視野。當幼兒從內心深入想要學習時就會自主探究,逐步成長,對知識有新的認知。
例如:將幼兒分成三組,首先要走過一座獨木橋。然后,跳過房子,在小心的走過小路,最后拿起繩子,雙腳踩繩向前跳過小河,運上東西后跳繩返回,放入小籃內,拍第二個小朋友的手,游戲以此進行,在規定的時間內運回最多的勝利。培養幼兒團隊意識、團隊力量、團隊精神,對知識有新的認識,增強學習水平與綜合素養,達到啟蒙教育目的。
(3)鼓勵幼兒參與游戲設計,提升實踐水平
雖然游戲簡單,卻蘊藏著豐富內涵。游戲是幼兒喜歡的活動,也是教學延伸的主要路徑。此時,教師則需要設計實踐性的游戲活動為幼兒提供實踐的機會,讓幼兒親身感受、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充分利用一切資源鼓勵幼兒融入到活動中,感受實踐活動的價值和樂趣,提高幼兒信心和實踐能力。
例如:折紙活動。首先,教師折紙,幼兒觀察,將折好的成品展示出來。然后,幼兒自由討論后嘗試折紙,該過程中教師適當指導,尋找折疊方法,根據折痕折疊。對于表現好的幼兒給予表揚,讓幼兒感受動手實踐的樂趣。此外,廢紙的再次利用可以讓幼兒懂得變廢為寶的道理,形成環保意識、培養勤儉節約的良好品德。當完成一件作品后幼兒就會感到成功的喜悅,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提升動手實踐能力,促進全面發展。
(4)重視游戲形式
為達到理想的游戲教學效果,教師需要設計與幼兒實際情況適應的游戲方式。游戲活動包含區域游戲、自由游戲、主題游戲,教師可以根據幼兒年齡、教學目的設置不同游戲活動區,例如:角色區、益智區、表演區等。主題游戲是在幼兒活動中綜合不同游戲活動要素,具有較強的綜合性。教師應根據需求選擇適合的游戲更好的促進全面發展,發揮游戲教育作用。
例如:教師和幼兒手拉手站成一個大圓圈做“老鼠籠”,3~5名幼兒站在大圓圈里扮演“老鼠”。扮演“老鼠籠”的幼兒手拉手舉起并念兒歌,扮演“老鼠”的幼兒則在“老鼠籠”四周鉆進鉆出。當念到“咔嚓一聲”時,扮演“老鼠籠”的幼兒立即放下手,同時蹲下。在“老鼠籠”內的“老鼠”算被捉住,被捉住的幼兒表演節目,然后站在大圓圈上做“老鼠籠”。游戲繼續進行,直到“老鼠”全部被捉住再調換部分角色,游戲重新開始。
(5)科學設計游戲內容,以幼兒為主體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落實,提出了以幼兒為主體地位,游戲教學亦是如此。教學中,教師要科學設計游戲內容,調動參與積極性,讓幼兒積極參與不斷探索、追尋,突出幼兒主體地位。教師做好引導工作,發揮指導作用,與幼兒共同完成任務,并非傳統教學中由教師完成,學生觀看。這種活動方式可以深化記憶、扎實知識,發揮游戲教學價值。
比如:引導幼兒理解“責任”這一詞時,以小組為單位,設計雞蛋運送的游戲。4--6人為一組,幼兒徒手傳遞雞蛋,最先運送到目的地的一組獲勝。這樣一來,每個幼兒都完全參與到游戲中,突出幼兒主體地位并認識到團隊配合的作用,幼兒充分認識到想要獲得勝利每一個人都要全力以赴,感受到身上所肩負的責任,讓教學意義在游戲中得到詮釋。
(6)游戲教學評價
評價是反映游戲教學效果的有效路徑,因而幼兒心智不成熟,所以教師評價則顯得尤為關鍵。不過,在評價時教師要注意“度”的掌握,多使用鼓勵性語言,盡量保護幼兒積極性。在表揚的同時也要讓幼兒清楚自己的不足,清楚哪些是需要改進的、哪些是值得表揚的,逐步完善得到全面發展。
綜合分析,游戲教學作為學前教育一種有效的教學形式,是培養幼兒語言交流、創新意識、創造力等重要方法。在未來幼兒園游戲教學中,教師首選要提升專業水平,提高對教學內容的了解和掌握,設計符合幼兒發展的游戲活動,更好的為幼兒夯實基礎。游戲教學的直接目的是調動幼兒學習熱情,掌握更多知識,提高能力。這就需要選擇適宜的教學環境、教學形式,寓教于樂在游戲中受益。但教師要注意,游戲不只是單純的為了玩,而是讓幼兒掌握更多知識,才能實現全面發展,促進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汪海燕.在游戲中成長——論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和區域活動的有機結合[J].教育觀察,2019(3).
[2]趙玉潔.孩子,讓我們在戶外游戲中快樂成長——淺談幼兒園戶外游戲有效開展的策略研究[J].好家長,2018(82).
[3]王雪.試論如何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成長[J].中國校外教育,2018(004).
[4]吳云飛.淺談如何在幼兒園教學中有效開展游戲教學[J].好家長,2019(42).
[5]卓伊琳.論如何有效開展幼兒園游戲化教學[J].才智,2020(10).
[6]周良英.淺談如何在游戲中讓幼兒變得更自主[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