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濤
1 明確比賽規則
首先,要讓運動員明確接力比賽的規則,指出4×100米接力比賽的交接棒必須在30米接力區域內完成,接棒運動員準備起動的位置必須是在30米的交接區范圍內。要讓運動員清楚完整地知道整個接力交接區的范圍;以及接力區的中線位置(很重要的警示作用…)。
2 交接棒方法
4×100米接力比賽的交接棒方法有兩種:“上挑式”和“下壓式”。這兩種交接棒技術各有優缺點:“上挑式”交接棒的時候要求接棒運動員向后下方伸手臂,四指并攏、拇指張開,掌心向后,虎口張開朝下,傳棒人將棒由下向前上方送到接棒人手中。優點是傳接棒動作簡單、自然,技術要領容易掌握;缺點是接棒人接棒的時候只能夠握住接力棒的上(前)端,使接棒人必須在行進間跑動的過程當中去調整接力棒的位置,否則再交給下一棒運動員的時候會很不好處理;但在行進間跑動的過程當中去調整接力棒的位置,除了會影響跑動的速度之外,還很容易造成意外的掉棒。“下壓式”交接棒的時候要求接棒運動員手臂向斜后方(45度角左右)伸出,小臂外旋掌心向上,拇指向其它四指的反方向盡力分開,虎口朝后;傳棒人將棒的前半端由上向下交到接棒人的手中。其優點是每一棒的接棒運動員都能夠握住接力棒的后半端,便于快速的行進間跑和方便將接力棒交給下一棒接棒運動員;其缺點是技術難度要求比“上挑式”要高,不易掌握;接棒運動員的手臂容易晃動,影響交接棒的準確性。從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全世界絕大多數的接力隊伍都是采用的“下壓式”交接棒技術。
3 棒次安排
第一棒:起跑好,加速能力強,彎道技術好的。第二、三棒:因為涉及到既要交、又要接,所以必須是頭腦清醒,交接棒技術好,途中跑能力強的;第三棒運動員還要求彎道技術要好。第四棒:拼勁足,意志品質好,沖刺能力強的。另外:第1棒運動員是用右手持棒,第2棒運動員是用左手傳接棒;第3棒運動員是用右手傳接棒第4棒運動員是用左手接棒。
4 標志線
2、3、4棒運動員需要貼標志線。一般來講接棒運動員都是站在進入接力區的標志線處準備起動,以40碼的鞋(腳)為例,從標志線處向后(沿著跑道線)量31個腳左右,然后貼上白膠布(大約3厘米寬,30厘米長)作為自己的起動標志。這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31個腳的距離絕對不是一成不變的,只是個大概距離;實戰當中還需要根據交棒運動員平時的速度水平、臨場狀態,以及接棒運動員腳的大小;甚至比賽時候的風向等實際情況來作適當的調整。
5 起動方法
第一棒運動員按規則必須采用蹲踞式聽槍起跑的方式;2、3、4棒運動員應采用單手撐地的站立式起動方法(不用手撐地也可以,但單手撐地穩定性會更好)。起動要點:站在自己起動點的跑道外側,右腳在前、左腳在后,半側身向后觀察;在交棒運動員跑到50米左右距離時,兩膝彎曲、身體前傾;右手撐地,重心前移;身體向左側傾,眼睛緊盯自己所貼的標志線,此時接棒運動員需要心無旁騖、高度集中注意力,只看自己跑道的標志線…一旦交棒運動員的腳到達標志線(不論是著地還是懸空),迅速發力蹬地起動(邊發力邊轉身,不能夠先轉身再發力…)。其中,第三棒運動員需要注意的是,起動后要邊向前跑、邊往內道切。
6 接棒運動員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接棒運動員起動的時候不能夠用全力…要留有余地…大概95%左右吧。因為不能夠保證每一次起動都會100%看準,重要的是接棒運動員自己要清楚自己是起早了還是起晚了。如果確定自己是看準了標志線起動的,那么肯定就是以平時訓練時候的起動速度正常起動就行了。如果起動沒有看準,以平時正常按95%的起動速度來講:如果是起動晚了,可以用大于95%的起動速度來調整;如果是起動早了,可以用小于95%的起動速度來調整。(具體是用98%還是100%,或者是92%還是90%,要根據起動早、晚的實際情況來決定);所以,最重要的還是接棒運動員自己一定要冷靜、清醒。
接棒運動員在交接棒的時候必須要清楚三個點:標志線:(自己的起動點)看清楚沒有?起動準確沒有?接力區內的10米線:(提醒自己已經進入了接力區10米了),這個時候如果后面的交棒運動員已經發出了接棒的口令,則還可以繼續保持加速的態勢;如果沒有聽到接棒口令,自己也感覺不到(拿不準)交棒運動員的位置,則應該保持住當前的速度態勢(既不再往上加速,也不減速)。接力區內的20米線:(提示接棒運動員離出交接區只有10米的距離了)。這個時候如果都還沒有交接上,接棒運動員就需要有意識地“壓一壓”、主動減速;否則,就很有可能導致不能夠在接力區內順利地完成交接棒,以致犯規被取消成績的情況出現了。
在交接棒的時候如果因為接棒運動員的手臂晃動或者是其它什么原因造成第一次沒有能夠成功交接上,接棒運動員不能夠急,也不能夠回頭去看,更不能夠主動伸手去抓棒;此時需要做好的是盡最大可能穩定住自己的手臂,等待交棒運動員第二次主動交棒給你。接棒運動員在接到棒以后,腿上馬上要有個重新下壓發力加速的感覺,以利盡快達到最高速度。
每一棒接棒運動員在整個交接過程當中和途中跑過程當中都要特別注意不能夠踩線犯規。
7 交棒運動員需要注意的問題
在跑到離接棒運動員大約2.5——3米距離的時候,就應該大聲地發出“接”(或者是“給”)的口令,以提示接棒運動員伸手準備接棒。一旦接棒運動員向后伸手并且穩定住了的時候,握棒的手臂向前送肩、送肘(此時接力棒的位置是朝向斜前方的),最后在即將將接力棒交到接棒運動員手中的時候,通過一個向下壓手腕的動作快速、準確、干凈利落地把接力棒交到接棒運動員的手中。
交棒運動員如果感覺接棒運動員稍微起早了一點,自己追起來有點吃力,可以在正常的發出接棒口令時間點提前一點(大約比正常情況提前1米左右的距離)就發出接棒口令。如果感覺接棒運動員明顯起動過早,則應該在剛進標志線的時候就大聲地發出接棒的口令,以提醒接棒運動員減速等待。
如果因為接棒運動員起動晚了或者是起動后不敢大膽跑,造成了交接棒之間的距離過近;此時交棒運動員應該注意的是:要“壓”一下自己的速度,但切忌立即剎車減速(很有可能造成兩人之間的距離突然拉大而追不上…);而應該與接棒運動員錯開身位但必須要緊緊地能夠跟住。交棒運動員在完成交接之后,需要注意仍然只能夠在自己的跑道內向前緩沖減速,必須在確保前后左右都絕對安全以后才能夠離開自己的跑道。
8 跑好接力比賽的訣竅:
除了依靠平時訓練形成的高度默契之外,還要求隊員們在比賽的時候能夠做到彼此信任,要有團隊協作精神;頭腦一定要冷靜,膽要大(看準了標志線就要敢于大膽跑),心更要細(一定要清楚自己所處的位置,特別是前面提到的三個“點”);要能夠高度集中精力(只看自己跑道的標志線,不受旁邊他人快慢的影響)。
在平時的接力訓練過程當中,對交接棒技術的要求必須能夠統一和規范。在2007年以前,我們四川男子4×100米接力隊的表現一直是差強人意。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當時有三個男子短跑組,平時的訓練各管各;每個教練員對接力的交接棒技術訓練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和要求,比賽的時候再臨時湊到一起;所以很難在接力比賽當中有好的表現。自2007年開始,領導上明確讓我來主管接力的技術訓練;這才使得我們在平時的交接棒技術訓練方面能夠得到統一和形成規范。領導的信任,再加上其他幾位教練員的鼎力支持和配合,以及運動員們的共同努力;所有這些,成就了我們(自2007年以來)在男子4×100米接力這個項目上始終能夠保持在全國的先進行列當中。
(作者單位:四川體育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