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義方 張文鋒 武 清 楊龍龍 溫夢凱 占海盈
1 前言
乒乓球被譽為我國的國球,不僅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還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深受人們的喜愛,具有娛樂趣味性強,打法精于技巧、實戰比賽變化無窮的特點。本文對鄭州市青少年對乒乓球運動喜愛程度及訓練后的變化情況、在乒乓球訓練過程中接受啟蒙訓練教學的情況、少兒乒乓球教練員在訓練過程中對少兒選用教材、教法的情況進行研究,通過對所查閱的資料進行分析,并結合少兒家長的問卷調查和教練員的訪談對話,得出教練員對少兒進行訓練教學時,節奏訓練法為大眾少兒乒乓球教學提供的理論性參考。
1.1 選題依據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教育的需求,各色各樣的培訓班層出不窮,作為“國球”,乒乓球當然也占據了一席之地。那么,作為一個家長對這些培訓機構都抱有什么態度,有什么看法和自己的建議。這些對我們研究乒乓球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的傳播具有重要意義,也對乒乓球培訓機構的發展方向和發展方式,提供借鑒和幫助。
1.2 研究現狀
通過調查走訪和對相關文獻進行分析,我們發現社會對青少年乒乓球培訓的研究并不夠全面和完善,大部分文獻側重點在于培訓機構的培訓方法和運營模式,但卻忽略了培訓效果和客戶滿意度的描寫,客戶滿意度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培訓機構能否繼續開展此項運動培訓。大部分的文獻只是對某一個方向進行闡述,并沒有出現一個系統而全面的綜合研究結果,該研究將對青少年乒乓球培訓現狀進行調查研究,進行系統分析,盡可能豐富此項目的研究現狀。
2 研究對象和方法
2.1 研究對象
以鄭州市參加乒乓球培訓的青少年為對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調查法: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瀏覽鄭州市政府網站,河南省體育局,鄭州市體育局等網站,搜集獲取相關資料。
2.2.2 問卷調查法:向鄭州市接受訓練的部分青少年家長發放問卷,共發放50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438份,有效率為87.6%。
2.2.3 實地走訪法:對鄭州市部分知名度較高的乒乓球青少年培訓機構進行實地走訪調查,通過與學員和教練員當面交流,更好的了解培訓機構對青少年的作用。
2.2.4邏輯分析法:依據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對體育的需求越來越高,在閑暇時間增多的情況下,人們會尋求更多的體育娛樂活動。因此,乒乓球擁有了較好的發展前景。
3 研究結果和分析
3.1 培訓班的基本情況
3.1.1 學員的年齡和基本比例
經調查,參加培訓的青少年男生是305人,女生為61人,比例為5:1,男女生參加乒乓球培訓的比例差別比較大,這主要和家長的觀念和青少年自身對于乒乓球的喜愛程度不同。對于家長自身來說,他們認為男孩子應該去練習打乒乓球來強健自身體質。從年齡調查結果來說,12~14歲,15歲,16歲三個年齡段的學員較多,分別占到了25.5%,22.6%,20.7%,17歲的青少年學員占到了19.7%,18歲的青少年則占到了11.5%.
3.1.2 家長送學員參加培訓的動機
動機是指向一定的目的性的,因此從家長送孩子來培訓的動機就可以了解他們的目的。通過調查統計,為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預防肥胖和近視而讓他們選擇乒乓球的家長占到了總數73%,這反映了家長們對培養孩子“健康第一”的體育意識的增強,另外,有 14%的家長是為了孩子將來靠乒乓球來擴大人際交往圈,有12%的家長認為學生將來在大學里邊有一技之長,只有1%的家長希望孩 子將來在乒乓球專業方面發展。從上述調查中可了解當今社會多數家長注重學生全面發展而不僅僅是把乒乓球作為競技體育來發展。
3.1.3 學員打法和參加培訓的時間
打法:在開始練習前要明確擊球前引拍路線與來球的飛行方向是相同的。在迎擊來球過程中要注意引拍動作要做的肌肉放松,并控制好拍形,擊球動作快而有力。在擊打球的過程中,擊球時間過早或過晚是由于少兒在擊球過程中不能準確判斷對方的來球。在訓練時,要青少年正確掌握準確的擊球時間,首先要明確擊球點的位置,必須注意教練員供球時的動作和球的運行速度,并保持球拍做勻速的引拍動作,從而保持在身前較正確的擊球點擊球。
在被調查的300名學員中,青少兒男性為264名,女性為26名,比例為10:1。由此看出男女比例差異巨大,這個差異主要源于家長傳統觀念,認為女孩文靜不適合乒乓球運動。年齡主要集中在8-14歲,占總數的68%。選擇在寒暑假參加訓練的占72%,周末訓練的 占18%,每日放學后訓練的占10%。主要是小學初中低年級學業壓力小,周末時間段,學生任務多,寒暑假時間充裕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訓練。
3.1.4 教練員現狀
目前的大部分俱樂部中的主教練均為俱樂部的經營者,也有體育專業其他方面的人才,從專業技術水平以及從教經歷來看他們都具有培訓學員的能力。有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學生6名,擁有運動員證書的3名,共9名,占總教練人數的78.5%。從專業技術水平以及從教經歷來看他們都具有培訓學員的能力。在14名教練及陪練中有本科學歷的9名占65%,專科3名 占21%,專科以下有2名占14%。從教練員的受教育程度來講鄭州市教練員的總體素質比較樂觀。 從教練員的年齡分布來看,有老、中、青、各個年齡段相結合,總體上講教練員年齡分布合理。總而言之,結合各方面情況來看,教練員自身條件能夠滿足鄭州市青少年乒乓球機構培訓的要求。
3.2 影響鄭州市青少年乒乓球培訓市場的主要因素
(1)人們對孩子全面發展的觀念;(2)家庭收入水平;(3)人們體育意識的增強;(4)教練員的技術水平及為人;(5)教練員的敬業精神。另外,培訓班區域分布的合理性、“法律法規的健全”、“相關部門執行法律法規的力度”、“學生所在學校的支持"等對于鄭州市的青少年乒乓球培訓市場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
4 結論和建議
4.1 結論
(1)參加培訓的孩子多為小學生和初中生。
(2)家長朋友對孩子參加乒乓球培訓持支持的態度。
(3)家長讓孩子參加培訓主要是為了讓孩子參加體育活動,增強身體素質。
(4)大部分家長對培訓機構的服務比較滿意。
(5)家長對教練能否傳授專業技能的期望不太高。
(6)培訓機構的宣傳力度不足,多數家長是通過熟人介紹和實地考察知道和了解培訓機構的。
4.2 建議
(1)教學方面:鑒于乒乓球運動是對技術動作、控球感覺、靈活性要求比較高的運動,初學者可能對其初學者枯燥乏味的徒手動作練習興趣不大,在啟蒙教學過程中尚且存在有很多誤區,教練員可結合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并穿插一些趣味性游戲活動,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真正為大眾的青少年啟蒙乒乓球教學提供理論性參考。
(2)機構管理方面:優化培訓機構的內部管理,建立合理的管理機制,通過獎罰制度進行評測教練員的業績,適當調整教練員的薪資待遇,以提高教練員工作的積極性。
(3)青少年方面:增加青少年乒乓球賽事,通過比賽激發更多的青少年對乒乓球的興趣,增強家長對傳統國球乒乓球的重視程度。
(4)宣傳方面:利用各種媒體加大宣傳力度,只靠發放傳單和熟人介紹是遠遠不夠的,可以在電視上,網絡上進行宣傳,也可以通過群發短信等形式進行宣傳。
(5)政府方面:政府要加大對乒乓球培訓市場的投資與管理,使培訓市場更加合理化、規范化。政府應專門針對乒乓球培訓市場建立管理體系,有 助于乒乓球培訓市場平衡穩定的發展。
基金項目:1.河南省教育廳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2021-ZDJH-424);2.2020年鄭州輕工業大學大學生科技活動項目。
(作者單位:鄭州輕工業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