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媛
【關鍵詞】人文護理關懷;腎結石手術;VAS評分;并發癥
臨床上,泌尿系統常見的疾病之一為腎結石,手術是其治療的有效手段,但在手術進行的過程中,患者會產生明顯的生理或者心理應激反應,加之術后疼痛、并發癥等,對患者術后的恢復非常不利[1]。有研究表明,手術治療期間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在促進患者恢復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355例腎結石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人文護理關懷的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355例腎結石手術患者,所有患者均經影像學檢查確診,符合手術治療指征,患者委托人自愿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且排除手術禁忌癥、精神認知障礙、循環系統疾病、術后病情不穩定及臨床資料不全者。其中男185例,女170例,年齡28歲~65歲,平均年齡(48.36±4.67)歲,病程0.5年~6年,平均病程(3.42±1.12)年,結石直徑0.7cm~2.6cm,平均直徑(1.58±0.35)cm。采用隨機數字表法進行分組,對照組177例與研究組178例,兩組患者在一般臨床資料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包括對患者的生命體征和病情變化進行密切監測,向患者講解疾病及手術相關知識,指導患者科學合理飲食,術后早期下床活動,并將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及其預防措施進行詳細講解。
1.2.2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開展人文護理關懷,具體為:(1)營造溫馨的病房環境:保持病房干凈整潔,空氣清新,溫濕度適宜,避免強光直射,病床之間增設隔簾,保護患者的隱私。在病房活動區域放置書籍、報紙、健康知識手冊、綠植等,使患者心情愉悅。(2)心理疏導:時刻關注患者的情緒變化,與患者聊其感興趣的話題,了解患者的內心顧慮,引導患者學習情緒療法、深呼吸法,囑患者自主調節負面情緒,適時給予患者安慰及鼓勵,使患者始終保持樂觀的心態。(3)生活護理:囑患者白天多活動、多看書,白天睡眠時間控制在1h以內,夜間巡視僅開過道燈,預防強光刺激,開關門動作輕柔,盡量降低講話聲音。向患者講解引發術后疼痛的原因,囑患者放松身心,可通過轉移注意力、調整呼吸等方式緩解疼痛。指導患者取健側臥位,雙膝間放置軟枕,提高患者的舒適度。
1.3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采用焦慮評分量表(SAS)、抑郁評分量表(SDS)加以評價[3]。采用視覺模擬疼痛評分量表(VAS)評價兩組患者術后疼痛程度,采用滿意度測評量表評價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滿分100分,并對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加以對比和分析。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各觀察指標比較
干預后以對照組為參照,研究組患者的SAS、SDS及VAS明顯更低,護理滿意度評分明顯更高,數據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2.2并發癥發生率
研究組患者發生泌尿系感染1例,發熱3例,血尿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81%(5/178),對照組發生泌尿系感染4例,發熱10例,血尿5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0.73%(19/177),數據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
3討論
近年來隨著人們飲食生活習慣的改變使得腎結石的發生率逐年增長,臨床上常表現為血尿、腰部疼痛、發熱等,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手術可有效清除腎結石,但其創傷性常會給患者造成不良影響,不利于預后改善。人文護理關懷符合社會-心理-生理醫學模式,堅持“以患者為中心”,重視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狀態,通過為患者創造溫馨的病房環境、心理疏導、生活護理等提高患者的身心舒適度,促進病情得到有效治療及恢復[3]。本研究結果表明,干預后研究組患者的SAS、SDS及VAS評分以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數據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
綜上所述,人文護理關懷可有效改善患者情緒狀態,緩解術后疼痛,降低術后并發癥,提高護理滿意度,對促進腎結石患者術后康復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