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婭莉
【關鍵詞】個體化護理干預;并發癥;膽結石手術
治療膽結石的最佳方法即為膽結石手術,但是因為患者經歷結石所導致的絞痛,再加上不了解手術和病情而普遍出現負面的心理,不但影響了手術的效果,而且也影響到膽結石患者的預后[1]。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的64例膽結石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齡23歲~67歲,平均年齡(35.92±2.76)歲,體重38kg~92kg,平均體重(61.34±5.79)kg。對照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齡23歲~67歲,平均年齡(36.14±3.98)歲,體重38kg~92kg,平均體重(61.27±5.42)kg。兩組的基線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個體化護理干預:(1)入院評估:膽結石患者入院后,需認真評估其文化程度、心理狀態、認知水平和病情等情況,然后按照入院評估的結果制定護理方案;(2)健康宣教:向膽結石患者詳細講解手術的相關知識,使其了解手術情況和預后情況,減輕其不安的心理;(3)心理輔導:與膽結石患者深入地交流,了解其產生負面心理的具體原因,通過應用專業化的心理干預技巧,使其心理狀態得到有效的調整;(4)飲食干預:科室制作簡單易懂的飲食小卡片,在上面注明每天飲食方面的注意事項,確保膽結石手術患者可以合理地飲食,保證有良好的營養供給;(5)術前指導:告知膽結石患者麻醉時可能會引起的反應有哪些,使其可以提前有心理準備,防止出現恐慌;講解膽結石手術的配合要點,以使其可以主動配合手術,提高膽結石手術的成功率:(6)術后疼痛護理:分析膽結石患者疼痛的程度和原因,耐心地進行解釋,適當地使用注意力轉移法和藥物鎮痛法,減輕其疼痛的癥狀。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的切口感染、出血、腹瀉和膽漏發生率。觀察兩組膽結石手術患者對健康宣教、護理人員業務水平、心理干預及護理人員態度的滿意度。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切口感染、出血、腹瀉和膽漏發生率對比觀察組的切口感染、出血、腹瀉和膽漏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對健康宣教、護理人員業務水平、心理干預及護理人員態度的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膽結石手術患者對健康宣教、護理人員業務水平、心理干預及護理人員態度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 <0.05),見表2。
3 討論
膽結石患者的癥狀主要包括急性炎癥以及發作性腹痛,部分患者并沒有顯著的不良癥狀,若未及時就診醫治,一旦結石進入到膽總管中,就會出現黃疸、胰腺炎和膽管炎、等多種的并發癥,降低其生活質量,甚至會危及其生命安全[2,3]。膽結石的構成因素非常復雜,主要包括基因、年齡增長、種族、女性、高熱卡飲食結構、妊娠、特殊疾病、代謝綜合征、口服避孕藥和降脂等多種因素。將結石切除,恢復患者的機能健康,是目前治療膽結石的最常見方法[4]。若圍術期的護理方法不合適,患者可能會出現很多生理問題,而且會引起多種的心理問題。個體化護理是一種可以將患者的性格特點、改善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狀態、滿足其具體需求的護理方法。本研究發現,個體化護理干預不僅能減少切口感染、出血、腹瀉和膽漏的發生,還能提高膽結石手術患者對健康宣教、護理人員業務水平、心理干預及護理人員態度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個體化護理干預在膽結石手術中有較好的應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