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彩云
在當今大數據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為了確保初中物理教學的效率,教師應當廣泛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從而進一步提高物理課堂的生動性和趣味性,將教學效果盡可能發揮到極致。
新的課程標準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從根本上改變了教育的重心,從注重知識的傳授轉變為注重綜合素質的培養。目前,將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課程中就能夠很好地適應如今教育環境的新要求,信息化教學促進了課程的合理改革,更好地實現了改革后的教學目標。因此,中學物理教師更加應該及時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緊隨潮流的步伐,勇敢地探索教育與學習的突破口,將信息技術與物理課程進行全面融合,為物理課堂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而努力奮斗。
一、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的意義
在信息技術蓬勃發展的當今社會,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因此發生了相應的改變。為了更好地順應社會的變化,信息技術已經逐步融入各行各業的發展中。在教育行業,網絡和信息技術作為一種輔助教學的手段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學校接納,并且也收獲了不少的好評。有效地利用信息化技術輔助教學課堂,不僅可以讓教學內容變得更加生動靈活,還能夠幫助學生了解更廣泛的知識,找尋到更多課本中沒有的答案。由此可見,信息技術已經日益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信息技術來傳授教學知識,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適應時代的變化,而且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十分有益。
二、信息化條件下初中物理教學方式的變革
(一)借助信息化技術改善教學課堂氛圍
要想更好地開展初中物理教學,教師必須將學生視為課堂的主體,將學生的學習過程變得更加個性化、多元化。當然,要想讓這樣的教學場景成為現實就必須改善物理教學課堂的氛圍。所以,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情境化特點,建立起有利于學生開展學習活動的教學情境,以便激起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如此一來,就可以為提高物理教學水平夯實基礎。
(二)通過信息技術改進教學支持手段
在物理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能夠提供許多的輔助性教學支持。這種支持手段的價值可以體現在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的轉變上,并且這種改變在一定程度上讓教育活動的形式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如微課的應用,教師將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和教學內容相結合,為學生制作出相應的微課教程,并且由于微課教學時間較短,以及初中的微課教學一般包括與教學主題相關的素材課件、教學設計、練習測試、教學反思等內容,這種新奇、有趣的教學方式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便于他們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來看,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在縮短教學活動時長的同時,還能夠讓教學主題更加突出[2]。
三、信息化條件下初中物理學習方式的變革
(一)促進學生轉變學習觀念
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突出的兩個原因就是學生的學習觀念和態度,現如今的信息化教學可以有效地轉變學生的學習觀念。例如,學生的學習觀念可以在學習動機上得以體現。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當通過信息技術對文本、語言、圖像、圖形等各種媒體信息進行綜合處理和控制。這種綜合互動的教學模式調動起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成功轉變學生的學習觀念。
(二)持續拓寬學習路徑
在當今的信息化條件下,將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活動中還能夠全面改變學生的學習模式。以翻轉課堂為例,在這種學習方式下,不僅能夠調整學生的上課時間和課外時間,還可以讓學生自行調整自己的學習節奏、學習內容以及學習風格,再通過觀看教學視頻等方式開展自主學習的活動。如此,這個學習模式所包括的各種各樣的渠道和路徑,都可以幫助學生掙脫以往的學習活動中的約束。
四、結語
在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的今天,初中物理教師也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再輔以科學合理的信息化教學手段就可以持續革新教學方式和學習方法。
參考文獻:
[1]顧天學.育人為本 智能創新:淺談物理教育信息化順應性發展的優勢[J].數碼世界,2021(6):259-260.
[2]孫少輝.從微能力點到融合點的思考與實踐:以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為例[J].數字教育,2021,7(2):63-67.
注:本文系“十三五”規劃課題“信息化條件下初中物理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變革研究”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