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悅
摘 要:基于小學數學核心素養下,探索規律是小學階段數學課程的重要內容之一,貫穿在每冊教材中,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探索規律教學是以生為本,使其經歷探索規律的過程。先分析探索規律,然后敘述其應用,最后闡述其影響。
關鍵詞:探索規律;高年段;數學素養
一、探索規律
自從課程標準改革以來,探索規律便是重要課程內容之一,依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有了明確任務。對于第一學段的學生而言,他們比較小,喜歡觀察、動手、簡單、有趣的形式,所以“探索簡單情境下的變化規律”是他們的要求。而對于第二學段的學生而言,要求更高,有了自己的判斷,能夠有合情推理和演繹推理的能力,能“探索給定情境中隱含的規律或變化趨勢”,培養創新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素養。不難看出,探索規律意在探索,重在過程,給我們后續的學習指明了方向。
二、探索規律教學在小學數學高年段的應用
探索規律取決于生活,更加趣味化,針對高年級學生,教師應注重提問:“你有什么發現?你知道了什么?說說你的想法或理由?!边@有利于學生很好地把握住知識間的相互聯系與內在關系,讓學生主動經歷觀察、猜想、實驗、驗證、推理等探索過程,提煉出共性的規律。從而培養學生合情推理與演繹推理相結合的能力。普拉斯說過:“在數學里,歸納和類比是發現真理的重要工具?!钡拇_,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受數學思想,形成自主探究、樂于探究、勤于探究的好品質,讓兒童自在成長,激發學習樂趣。
1.生活情境中事物變化的規律
在教學四年級上冊“簡單的周期”這一課時,教師可以一開始設計小游戲——男生女生記數字比賽,男生記132793420934,女生記234523452345。給相同的時間,發現女生記住了數字,這是為什么呢?因為給女生的數字間有規律,2345在重復出現。接著,多媒體出示生活中具體的情境圖,彩旗、盆花、彩燈的擺放有什么特點呢?你發現了什么規律?學生小組討論,在學習單上填一填、圈一圈、畫一畫、說一說。從而發現盆花是按藍、黃、紅每三盆一組重復出現,彩燈按照紅、紫、綠、紫每四盞一組重復出現,彩旗在按照紅紅黃黃每四面一組重復出現這樣的規律。讓學生知道像這樣的事物重復出現的現象是周期現象。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合作交流,明白了什么叫周期現象,在課堂上收獲頗豐。
探索規律的學習活動,能讓學生拓寬思維的深度,發展合作意識,在不斷地探索中掌握規律,達到學生自在成長的效果,也能加深學生對規律的記憶與理解。生活中還有很多的周期現象,比如,一年有12個生肖,每天的日出日落,一年四季的變化。生活中處處有規律。
2.數的運算條件與結果關系的規律
如五年級下冊“和與積的奇偶性”,一開始教師放手讓學生去完成,任意選擇不是0的兩個自然數,將和算出來,看看是奇數還是偶數。學生自主探究,然后小組合作交流討論說說你們有什么樣的發現。學生發現:(1)一奇一偶相加是奇數;(2)兩奇兩偶相加的和都是偶數。所以和是奇數還是偶數和兩個加數的關系密不可分呢!
教師引入身邊常見的例子:“我們每一位學生書包里都有書,任意拿出一本,打開,你發現左邊和右邊頁碼的和是什么數呢?”學生操作,計算,發現都是奇數?!澳敲床还茉趺创蜷_書,左右頁碼的和都是奇數嗎?可能是偶數嗎?(不可能)為什么呀?問題出在哪呢?是的,不管什么書,不管怎么打開,左右的頁碼和都是奇數,因為左右兩頁分別是一奇一偶?!蹦敲唇處煉伋鰡栴}:“什么情況下和是奇數,什么情況下和是偶數呢?”
最后,在積的奇偶性,給出1×3×5=15,2×3×4=24,2×4×6×8=384的例子,學生自主思考后可以發現,乘數都是奇數的話積是奇數,如果乘數中出現偶數的話,那么積就變成偶數了呢,真有趣!充分讓學生動腦筋,思考出其中的規律,才有利于他們在探究中成長,才能提升學習能力。
總之,在小學數學高年段教學中,學生的思維在由直觀到形象,逐漸靈活和敏捷,這樣就要求教師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注意方法多樣性,所以在設計練習與變式時,多方面、多維度展開,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發現規律的本質與內涵。聚焦學生的思維培養,注意問題設計的針對性,培養學生發散思維,教師采取策略教學,讓學生自在成長,促進思維發展。
參考文獻:
[1]邱曉軍.小學數學“探索規律”的教學價值解讀[J].新課程(小學),2008(1).
[2]劉娟娟.立足學生發展,設計規律教學:例談小學數學中“探索規律”的教學策略[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