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瑩
摘 要:近年來,在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不斷推進的背景下,我國教育事業對初中生物學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初中生物教育工作朝著更加靈活和全面的方向發展。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可以體現教師的智慧和能力,可以直觀地彰顯教學內容,更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此,將分析初中生物學自制教具的特點,從激發興趣、理解能力和實踐能力三個方面出發,制訂有效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自制教具;初中;生物學教學;應用;研究
在我國初中教育體系中,生物學一直是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提高初中生的生物思維和科學素養,促使他們理解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從而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對此,初中生物教師要想提高教學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具體要求制作相應的教學道具,從而將抽象的生物知識生動形象地展示給初中生,以此促進他們更加深刻地掌握知識。
一、初中生物學自制教具的特點
初中生物學自制教具的應用之所以能夠取得較為顯著的成效和作用,大多數與其自身的特點有關[1]。首先,自制教具的針對性較強。這主要體現在自制教具往往更加針對那些難度較大的知識,教師將這些抽象性的知識制作為直觀的教具,從而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某個知識點,以此降低學習難度,提高學習效率。其次,自制教具的靈活性較強。這主要體現在它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或要求進行改造,教師可以對自制教具,學生也可以根據觀察和實驗,在課堂上邊學邊制作。再次,自制教具的領域性較強。這主要體現在它不僅可以應用到物理、化學以及生物等理科學科的教育工作中,還可以應用到語文、數學、英語、體育、美術等學科中,更可以應用到幼教或特殊教育中。最后,自制教具的應用性較強。這主要體現在生物教師通常利用生活中的廢棄物品,如塑料泡沫、一次性吸管或紙箱等,這些教具的制作既可以節省資源,又可以吸引更多的學生和教師制作教具。
二、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借助自制教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初中生物學教育工作中,如果教師借助自制教具開展教育工作,就可以適當地縮短生物學實驗的時間,力求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實驗目標,幫助學生更加深刻、直觀地理解知識[2]。然而,初中生物學教師要想讓學生自主創造或使用自制教具,就應該從他們的學習興趣入手,在課堂上利用自制教具激發其學習的動力,讓他們對學習的內容產生濃厚的學習欲望。對此,初中生物學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巧妙地創設各種趣味活動,如“動手實驗”等,引導學生根據教學內容,結合自身的學習能力,親自制作教學用具,再借助小組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之間進行合作探究,在集體的力量下完成教具的制作,從而激發他們學習并探索生物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借助自制教具,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在以往的初中生物教育工作中,教師更加注重對微觀知識和抽象知識的講解,如有關“分子結構或細胞結構”等知識,這些知識有著一定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如果教師一味地按照課本教材上的文本進行講解,將很難促進學生深刻的理解。對此,初中生物學教師應該借助自制教具,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將抽象的生物知識具體化,以此降低學習生物知識的難度。初中生物學教師還應該在課堂上根據初中生的學習狀況和實際能力,找出他們認為的重點和難點知識,將抽象的知識進行一定的簡化。例如,許多學生難以理解“生男生女的機會均等”這句話的含義,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制作“模擬精子與卵細胞隨機結合”的教具,從不同形狀的球體表示含有不同染色體的不同細胞,從而讓他們在教具的設計中理解抽象的遺傳知識。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教學改革的進程中,為了提高學生的生物成績,培育其生物學科的核心素養,教師應該適當地降低學習難度,從初中生的學習興趣入手,根據生物知識的特點和教學要求,將其中抽象的知識與技能以教具的形式呈現出來。對此,初中生物教師應該分析自制教具的特點,制訂其應用的有效策略,例如借助自制教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等,以此為學生的學習營造良好、和諧的氛圍,從而促進初中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顧穎瑤.淺談初中生物課堂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多種途徑[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20(3):14.
[2]段海濤.初中生物自制教具的研究[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8(12):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