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惠敏
一、拼圖閱讀策略
自從合作教學理論提出后,國內外學者開始研究合作學習理論下的各種教學方法。在閱讀教學中,使用最廣泛的閱讀策略就是拼圖策略,又稱切片法(piece-cutting method)。到目前為止,拼圖系列閱讀策略的研究已經延續了四代。阿倫森教授來自加州大學,他是拼圖的創始人。拼圖法是一種合作學習,在這種學習中,小組中的每個成員都有一條完成小組工作所需的信息。因此,在親密的氛圍中,與學習者合作將是一個重要的策略。
拼圖教學法是促進學生參與和提高熱情的有效方法,也是語言學習者在課堂上完成學習任務的有效方法。拼圖學習使學生能很好地了解材料內容,但也承擔了高度的個人責任。它有助于培養所有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學習技能,如果學生自己學習所有的材料,就不可能獲得知識的深度。最后,在拼圖學習中,學生應該向家庭成員報告他們自己的發現,這往往暴露了學生自己對某個概念的理解,也暴露了他們對概念的錯誤理解。
二、拼圖策略的五大原則
Johnson、Johnson和Holubec(1993)提出了拼圖策略的五個原則。
1.積極的相互依賴
每個團隊成員的努力是團隊成功所必需的和不可或缺的。每個小組成員都必須為共同的努力做出獨特的貢獻。
2.面對面促進互動
小組成員口述如何解決問題,將知識教給別人,檢查理解,討論正在學習的概念,并將現在的學習與過去的學習聯系起來。
3.個人和團體責任
小組的規模應該保持小,因為小組的規模越小,個人的責任可能就越大。老師將給每個學生個體測試。隨機檢查學生,讓一個學生口頭向老師展示他或她團隊的工作,每組觀察和記錄每個成員對小組工作的頻率,每組指定一名學生為組長,他負責要求其他小組成員解釋小組答案背后的基本原理,并監督學生將他們所學到的知識傳授給其他人。
4.社交技能
社交技能是在課堂上成功拼圖學習的必要條件。社交技能包括領導能力、決策能力、建立信任能力、溝通能力、沖突管理能力等。
5.小組自評
小組成員討論他們如何實現自己的目標和保持有效的工作關系,描述什么成員行動是有益的,什么是無益的,并決定什么行為需要繼續或改變。
總之,拼圖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學習材料的方法。然而,更重要的是,拼圖的過程鼓勵傾聽、參與和感受,給每個學生在每個小組中分配不同的角色。它包括聽力、口語閱讀、閱讀理解、寫作和口頭陳述幾個重要的方面。它的目的是找到一種有效的方式來促進學生的參與和一種有用的技巧來集中注意力。
三、拼圖閱讀策略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施
1.分組要考慮學生的差異性
在分組階段,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意志、性別和個性的差異。尤其是在青春期,男孩和女孩之間的界限非常明確。如果你讓一個女孩和一群男孩一起工作,或者讓一個男孩和一群女孩一起工作,他們是非常排斥的,這會產生負面影響。但是如果一個群體中只有男孩或女孩,這對不同性別的學生互相學習是不好的。如果學生的學習情況差距較大,可以讓優秀的學生與后進生完成相同的子任務,以便能在班級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整個班學生共同進步。因此,在分組中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就顯得十分重要。
2.閱讀材料的分割要基于材料的邏輯
是否能合理地分割閱讀材料,不僅會影響任務的分配,還直接決定著學生能否合理地將切割后的材料最后拼接在一起。最好的分割方法就是基于材料的邏輯,或者故事的時間關系。
3.確保每個子任務是相對獨立和相互關聯的
在任務分配和接收階段,學生首先要明白自己要完成的基本任務和子任務。其次,教師需要確保每個子任務是相對獨立和相互關聯的。讓學生根據子任務把整篇文章聯系起來,更好地完成整體任務。相互獨立的目的是讓學生有責任感,明白自己的任務是別人無法替代的,需要自覺地為自己和整個團隊完成任務。
4.合理組織和管理課堂活動
在共同學習、互教階段,教師應合理組織和管理課堂活動。通常當學生進行激烈的討論或在原來的小組和專家小組之間切換位置時,學生紀律會顯得混亂,為此,教師首先需要做好課前準備、座位安排。其次,在每個小組中設置一個領導,協助老師管理整個小組的紀律,合理安排學習和討論的時間,確保各項子任務和一般性任務的完成。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學生如果沒有大量的閱讀,是學不了語言的。閱讀能力是培養聽、說、寫三種技能的基礎,學生通過閱讀,在閱讀過程中,語言知識會不斷增加,思維能力也會不斷增強,語言表達能力會不斷提高,情感會不斷優化,文化涵蓋也會不斷豐富。通過在初中英語課堂中采用拼圖閱讀策略,學生可以積極參與課堂,在語言實踐的過程中培養思維能力,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教師應合理選擇閱讀材料,合理設計教學內容、學習步驟,實時調整過程,及時給予幫助,充分發揮拼圖閱讀在閱讀教學中的優勢,提高英語課堂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