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會龍
摘 要:以初中語文課堂為基礎,從“全面了解學生能力,做好合作小組設計”“分析教學內容,做好合作任務布置”“進行課堂角色轉換,開展高效合作學習”等方面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予以討論。
關鍵詞:初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應用
初中是語文教育的關鍵階段,起到承接小學語文和高中語文教育的作用。從知識的難度來看,初中語文比小學語文有了明顯的提升,尤其是古文的增多,會讓學生感到學習比較吃力。為了讓學生有更好的學習體驗,提升教學效果,教師要做好教學模式的創新,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由此被廣泛應用。
一、全面了解學生能力,做好合作小組設計
要實現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有效應用,首先要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并以此為基礎做好合作小組的設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測試結果等多個角度來了解學生學習能力。其中,課堂表現積極、高質量完成作業且測試結果在優秀等級的學生可以歸類到“第一檔”;課堂表現較好、作業質量尚可、測試結果一般的學生可歸類到“第二檔”;課堂表現較差、作業質量一般、測試結果較差的學生歸類到“第三檔”。在完成學生檔次劃分后,我會讓他們平均分到各個小組當中,這樣既可以保證小組之間學習能力的均衡,又可以讓他們進行相互學習,促進學習進步。在設計合作小組時,教師要做好對人數的劃分,因為人數過少無法達到合作的效果,人數過多則容易出現混亂的情況,影響合作學習的具體效果。
二、分析教學內容,做好合作任務布置
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是做好對教學內容的分析,并以此為基礎布置合作任務。如《背影》一文的學習中,針對課文難度為學生布置了“文中哪些地方描寫了父親對我的愛”“你對父親給我買橘子的過程有什么感觸”等任務。在這些任務的指導下,學生能夠更好地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提升學習效果。在進行《新聞閱讀》一課的學習時,我布置的任務包括“新聞的要素有哪些”“請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一次新聞采訪、新聞寫作及播報”,這樣既可以滿足他們的求知需求,又能夠增強他們的感知體驗,語文教學效果因此獲得了顯著的提升。
三、進行課堂角色轉換,開展高效合作學習
很多教師之所以在合作學習中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就是因為自己不會放手,導致學生沒有自主學習的機會,小組合作學習因此失去意義。在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過程中,教師除了要將課堂交還給他們之外,還必須做好對學生學習狀態的觀察,并對他們的表現予以記錄。因為很多時候學生在學習中是無法發現自己的問題和不足的,這時教師作為旁觀者可以更好地發現他們的不足,當教師可以將其記錄下來時,可以與學生進行討論,以更好的狀態和方式去給予他們指導和幫助,促使他們獲得進步和提高。
當學生完成小組合作學習之后,教師要組織他們進行合作經驗交流,因為其可以幫助學生實現學習思想及行為方面的交互,在為學生提供自我表達平臺的同時,讓他們可以學習同學的優秀表現,幫助自己進步和提高。例如,在各小組完成“新聞采訪及播報”之后,我就會組織他們進行投票,讓學生選出自己心目中最好的“新聞”。然后,我會讓該小組進行經驗分享,大家一起討論和學習,由此進一步實現對他們的交互式教育,在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同時,為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而言之,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還能夠促進他們的學習進步,這對學生的發展起到關鍵作用。在實際工作中,為了保證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教師必須進一步做好對學生的認知啟發,增強他們進行互動探究的熱情,以確保教學工作能夠在合作學習狀態下科學、有效地開展,由此實現初中語文的素質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袁琴.基于合作學習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讀與寫,2021,18(18):79.
[2]李志民.初中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的有效嘗試[J].中外交流,2021,28(1):354-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