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軍
摘 要:在初中階段,學生的德育問題是由多方面造成的。因此,要想全方位地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學校與家庭展開相關的配合工作,共同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觀念,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
關鍵詞:家校合作;初中;德育
初中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期。面對學生道德問題的增多,學校的德育工作不能局限在教師組織實施的班級管理工作,更多的是需要家長的有效配合。在德育工作中,德育教師充分挖掘家校合作的潛力,助力班級的德育管理,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良好習慣,提升個人道德素質。
一、采用家校合作方式,德育對學生的影響
在過去的德育教學中,大部分的德育工作都是由學校德育教師來開展,而教師對學生德育的培養并不能涉及學生的多個方面,單一的教學力量對學生的影響也很有限。利用家校合作方式,德育工作可以借助家庭和學校雙方的力量,從而加大對學生的影響。學校的德育工作可能更偏向意識層面,德育教師將德育知識傳授給學生,從意識方面培養學生對一定社會道德知識的理解,使學生在面對道德問題時能夠具有判斷與辨別意識。而學生道德行為的具體落實,更多的是在學生的生活層面,家長對自己孩子的了解更加全面,因此,學生道德行為的落實更需要家長來進行監督。在家校合作中,教師與家長可以建立有效的溝通平臺,將學生在學校學到的德育知識傳遞給家長,要求家長幫助學校對學生德育行為的落實進行監督,這樣學生的知與行才不易脫節。學生德育工作的培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學校與家庭都要樹立終身德育的理念。只有在家校的團結合作之下,教育的影響因素才能涉及學生的各方面,從而實現德育對學生的有效影響。
二、采用家校合作方式,實現學生德育全方面發展
學生的德育培養過程,是培養學生知、情、意、行的過程?!爸敝傅氖菍W生的道德認知,“情”指學生的道德情感,“意”指的是學生的道德意志,“行”指的是學生的道德行為。要促進學生德育的全面發展,就離不開這四方面的培養[1]。在家校合作模式下,可以讓四方面的培養工作開展得更加順利。學??梢愿鶕茖W的德育培養方式,向學生傳授德育知識;家長對孩子具有深刻的了解程度,對學生的德育學習可以做到有針對性。在進行家校合作下,讓學生的德育水平發展處于“最近發展區”,對學生在德育認識方面的問題展開具體分析。例如,學校可以組織主題班會的模式,要求家長進入德育課堂,提高家長的德育理念,學習正確的德育培養,學校也可以了解家庭在德育過程中出現的困惑。在家校的配合下,學生形成正確的德育認知。家長進入德育課堂時,也能夠加深教師、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學校開展“樹洞傾訴”主題的活動,讓家長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學校也可以從學生的傾訴當中,找到德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初中生處于“心理斷乳期”,心理問題更多,因此,借助多方溝通的平臺,更能夠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德育中知、情、意、行中某方面的不足進行及時改進。
三、采用家校合作方式,拓寬德育教學開展的途徑
家校合作方式大大地拓寬了德育教學工作的途徑。首先,學校與家長可以運用互聯網,開展富有趣味性的德育活動,例如,展開德育知識大比拼,要求家庭成員與孩子共同參與,設立學習德育知識模范家庭的獎項,促進家長與孩子共同學習德育知識。學校運用信息技術收集大量的感人電影,邀請家長與學生在線上共同觀看,并展開教師、家長與學生的觀后感書面交流會,讓學生在情景的感染之下有所收獲[2]。例如,教師播放電影《美麗人生》,讓學生感受到偉大的父愛,從而引發學生自己思考,自己對父愛的感受,加深學生孝敬父母,體貼父母的意識。其次,學??梢蚤_展各種實踐類活動活動,這是培養學生品德形成的重要途徑。例如,學校委托家長和學生共同美化學校一角,這樣的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的工作能力,培養學生的校園責任感和集體意識,家長在過程中參與可以更加了解學生品德培養過程中的不足。通過這些小細節的展開,德育工作才能達到水滴石穿的效果[3]。
綜上所述,學校和家長要共同努力,促進學生朝正確的方向發展。學校定期組織家長開展學習活動,從而使家長樹立正確的德育理念,喚醒家長對德育的重視,加強家校之間的合作,從而為初中生的成長創造良好的條件,培養學生有較強的道德素質以及品格。
參考文獻:
[1]李信任.從家校合作角度談初中德育教學[J].教育界,2021(8):79-80.
[2]蘇春燕.家校合作在初中德育中的運用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0(20):119.
[3]余永波.基于家校合作的初中班級德育管理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