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杰
摘 要:作業是學習的有效措施和必要手段,優化作業設計,是小學語文學習中促進知識點消化吸收與強化鞏固的必要保障。從當前小學語文作業存在的弊端出發,就解決當前小學語文作業問題的思路與措施進行深入的探析。
關鍵詞:語文作業;優化思路;措施
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業的優質完成可以幫助學生強化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有助于其創造力和智力等基本素質的全面提升。優化作業,可以減輕學生學習負擔,解放學生思想,激發其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學習成績,完善綜合素養。
一、小學語文作業在當前形勢下存在的弊端
老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過于強化自己的主觀意識和預期,而忽略了學生的實際需求與現實情況。這個問題主要體現在:布置作業實行全盤一致化,相等的作業量,相同的難易程度,雷同的作業內容。很少考慮到學生不同個體之間對學習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學生個體之間對作業知識的掌握、認知程度存在巨大的差異性。
作業類型單一,作業內容貧乏。主要體現在布置作業時,只是簡單要求學生進行機械重復的抄寫或是背誦,導致學生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浪費在已經掌握或很容易掌握的簡單知識點上。這樣不科學的作業會阻礙學生自主思維能力的培養與提升,會削弱學生對小學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阻礙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沒有起到該有的積極調動作用。
二、解決當前小學語文作業問題的思路
1.給小學生科學減負
相關教育部門三令五申:給學生減負,小學語文教學,既要保障教學質量,也要適當科學地減輕負擔。小學是人生學習的基礎階段,語文是學習所有知識的基礎學科。形成較高的語文知識素養,靠的是日積月累的學習與沉淀。所以,小學語文老師在布置課堂、課后作業的時候,要做到精而少,不可再采用題海戰術。要科學地提高教學質量,而不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從而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
2.讓作業充滿趣味性
好的作業設計,會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特點,充分考量學生的階段性需求,讓語文作業充分發揮其文化藝術魅力,變得生動活潑,充滿趣味性。例如學習《難忘的潑水節》這篇課文,可以傳統節日為主題開展小組討論活動,讓學生講述自己知道的傳統節日,過這些節日的時候有哪些有趣的事情。讓孩子發揮自己豐富的想象力,描述各種過節場景和內心感想。有趣的學習方式,可以提升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興趣。
3.讓語文作業具備必要的開放性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語言文字的開放性是文化繁榮的原因,也是歷史發展的需求。設計語文作業時,既要做到緊扣教材內容,又要做到聯系社會信息,讓語言文字相關技能融入教育實踐,讓課內外教學資源得到充分應用。針對有不同知識需求的學生,可因人而異地設計層次不同、側重點各異的語文作業,從而實現作業的開放性和選擇的靈活性。
三、優化作業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措施
1.學習多元化的措施
在進行語文作業設計的時候,老師可充分考量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度,進行多元化、針對性的設計。助力學生的學習從書本知識走向現實環境,突破傳統作業設計的局限性,拓展學習空間,強化自主學習意識。以不同學生不一樣的需求為考量因素,為學生設計出內容豐富、形式多元的語文作業。
2.營造趣味性的措施
激發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興趣,避免厭學情緒,激發主動意識,可以讓學習變得事半功倍。要想讓學生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既定作業,可以在設計作業的時候實現多感觀有機融合,借以激發學生興趣。以學習《讓我們蕩起雙槳》作業設計為例,老師通過歌曲的播放,把學生的思想意識帶入一個趣味性超強的思維空間。借助情景渲染氣氛,讓學生逐個回答:童年都經歷過哪些好玩的事情。學生主動訴說著童年趣事,活躍的氣氛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學生在完成作業的同時,創新探索和實踐研究的能力得到開發和提升,語文教學有了質的保障。
3.強化探研性的措施
學是一種積極的狀態,問是一種有效的手段。老師要教給學生的,首先是分析問題的思路,然后是解決問題的方法,繼而引導學生之間進行合作交流,主動參與學習,積極探究問題。這些都是學習的基本要素,對學生的學習與知識應用有著極大的幫助。在小學語文作業的設計上,老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洞察研究意識。
總之,優秀的作業設計,可以提升小學生的綜合水平。通過逐步完成作業,有效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意識。讓作業有趣、有效,可以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潛在能力,提升學習質量,培養綜合素質,是作業設計的核心目標。
參考文獻:
[1]胡玉香.淺談小學語文作業的優化設計[J].環球慈善, 2019(7):1.
[2]劉曉慧.試論小學語文作業優化之方略[J].速讀(中旬), 2016(2):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