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靜(副教授/高級經濟師)尹曉宇
(山東英才學院 山東 濟南 250104)
“互聯網+產業供應鏈金融”是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跨界融合,它依托大數據與云計算,采用全新的運營體系和多種回報模式,為企業提供融資支持,構成了一個更加高效的多方共贏的生態系統,受到了市場與資本的高度認可,已成為未來企業融資的主流方式之一。
現有關于產業供應鏈金融的研究,大多數圍繞的是傳統金融機構和中小企業,很少關注核心企業這一關鍵紐帶,而基于核心企業財務視角的實證研究更是較少。一家大型國企所關聯的企業少則幾百家,多則幾千家,通過數字化產融結合模式解決三角債,以集群效應帶動產業鏈升級,既是國企責無旁貸的社會責任,又是當前突破自身發展的需要。本文從核心企業視角出發,以實證方法探索具備何種條件的企業具有發展產業供應鏈金融的驅動力與優勢,以財務指標為基礎構建評價體系,并以山東省屬國有企業為例,運用層次分析法進行定量分析,以期豐富核心企業的理論研究,同時對促進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轉變觀念、把握市場機遇也具有較強的實踐意義。
我國產業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約為15萬億元人民幣以上,中央政府將供應鏈創新發展上升到了國家戰略層次,接連推出重磅鼓勵政策。2018年商務部等8部門啟動了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國內有100多座城市的1 400多家企業進行了申報。其中,上年營收超過10億元的企業占40%,超過千億元的企業接近40家,入榜世界500強的內地企業中約一半進行了申報,其中包含大量的大中型國有企業。中國五礦、中航工業、中化、中糧等央企都在抓住機遇,以不同的運營模式紛紛試水產業供應鏈金融,雖然發展時間較短,但有的很快成為了業內頭部企業。
2015年,由國資委牽頭,中車、鞍鋼等11家央企,及北汽、紫金礦業等10家地方國企,聯合2家銀行,共23家股東成立了“中企云鏈”,其中實體股東的產業規模達到6.1萬億元人民幣,涵蓋了能源、交通、建筑、軍工、現代服務等眾多領域。中企云鏈專注于“產業供應鏈+金融科技”,建設了一個免費的企業信用流轉綜合服務平臺,打破了行業界限,吸引了多個規模產業加入,截至2020年9月,注冊用戶近6萬家,線上應收賬款保理融資超過1千多億元,累計清理三角債超過5千億元,與近30家銀行實現直連放款,成為央企在互聯網技術領域創新的典范。
山東是國資大省,國有企業產值占全省經濟的半壁江山,截至2019年的資產總額為11.29萬億元人民幣,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其中鋼鐵、煤炭、重化工等超過七成。但總體上,山東省國企在產融結合的發展與積極性方面落后于央企及廣東、深圳等一線地區。由于企業創新意識不足,也缺乏政府引導,山東省至今沒有一家具有規模效應的產業鏈服務龍頭企業,行業處于小、散、亂狀態,融資模式單一,仍以傳統銀行模式為主。2019年全國商業保理注冊公司中,廣東省公司接近70%,而山東省公司只占6%,與山東省GDP在國內排名第三、規模以上企業應收賬款排名也達到第五的經濟大省地位形成了反差。2019年全國互聯網百強企業中,山東省只有三家上榜,除了浪潮集團,其他兩家排名均在85名之后,反映出山東省的經濟模式十分保守,產業互聯網在技術成熟度上需要有所突破。2019年8月,山東鋼鐵集團的融資平臺上線,這是山東省第一個也是目前為止唯一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數字化產業供應鏈金融平臺。
層次分析法(AHP)是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決策分析方法,模型分為目標層、準則層與指標層。分析企業優勢與競爭力的最具代表性的理論是邁克爾·波特的鉆石模型,本文借鑒該模型理念,結合層次分析法,對核心企業運營產業供應鏈金融的驅動因素進行量化,構建了包含生產、需求、供應鏈、競爭、政府等五大要素和11個財務指標在內的評價體系,見表1。其中,C7平均應付賬款=(應付賬款的期初數+期末數)/2。C8應付賬款周轉率=C6營業成本/C7平均應付賬款。C10業內排名=行業所在排名/行業企業數量,排名數據取自網易財經。前五名供應商采購占比、應付賬款周轉率、業內排名均為逆指標,取值越低,表示核心企業越具有發展產業供應鏈金融的價值,為保證評價標準的一致性,通過取倒數來對其進行修正。
表1 核心企業運營產業供應鏈金融的驅動力評價指標體系
采用1—9標度法對不同指標的相對重要性進行比較賦值,通過問卷調查和專家打分,構造以下一級和二級判斷矩陣,如表2—表7所示。
表2 目標層-準則層判斷矩陣(核心企業金融驅動力)
表3 指標層-準則層判斷矩陣(生產要素)
表4 指標層-準則層判斷矩陣(需求要素)
表5 指標層-準則層判斷矩陣(供應鏈要素)
表6 指標層-準則層判斷矩陣(競爭要素)
表7 指標層-準則層判斷矩陣(政策要素)
將各矩陣列向量歸一化(使向量中各元素之和等于1)后記為W,W的元素為同一層次要素對于上一層次某要素相對重要性的排序權值,這個過程稱為層次單排序。再求 出最大特征根λ,用其對應的特征向量作為被比較要素對上層某要素影響程度的權向量,并進行一致性檢驗。一致性指標用CI計算,CI越小,一致性越大。隨機一致性指標RI和判斷矩陣的階數有關,對應關系如表8所示。
表8 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標準值
將CI和RI進行比較,得出檢驗系數CR=CI/RI,若CR<0.1,則認為矩陣通過了一致性檢驗。如表9所示。
表9 層次單排序與一致性檢驗結果
對矩陣進行層次總排序,找出影響最大的要素,結果見表10。準則層中,供應鏈要素指標占據著重要地位,權重超過了50%。指標層中,應付賬款周轉率、前五名供應商采購占比、營業收入的權重較高,均超過了0.2。經計算,上述一級和二級判斷矩陣均通過了一致性檢驗,檢驗結果如表10所示。
表10 一致性檢驗結果
目前,山東省屬國有企業共有31家上市公司,剔除金融企業及營業收入(億元)為個位數的企業后,本文選取了山東鋼鐵、濰柴動力等20家企業作為觀測樣本,基本涵蓋了山東省能源、交通、制造、信息等代表性產業,樣本數據均來自于上市公司2019年度財報。
為保證數據整體的可比性,消除量綱不同帶來的影響,本文將絕對數進行了相對化轉換,對指標采取歸一化處理,即對每一個指標取值根據樣本所取值進行了如下變換:
通過對觀測樣本指標值求與指標最小值同全距的比值,將指標值轉化至[0,1]區間內,指標值在20家樣本公司中排名越高,其歸一化的取值越接近于1。根據權重對上述11個指標歸一化值進行線性加權計算目標得分,得分排名如表11所示。
表11 山東省屬大型國企作為核心企業的驅動力得分
結果顯示,濰柴動力、兗州煤業、中國重汽等企業最具有運營產業供應鏈金融的驅動力和優勢,而涉及輕工、貿易及港口行業的企業,如銀座股份、華魯恒升、日照港等,在發展產業供應鏈金融方面的動力不足,優勢較小。
通過上述結論可知,發展數字化產業供應鏈金融,應優先選取能源、重工、交通行業的核心企業,其共同特點是:(1)產業鏈綿長,覆蓋千萬家企業,構成一個生態圈,集群效應明顯,如中國重汽的供應商約有3千家,濰柴動力、兗州煤業的供應商也各有上千家;(2)體量巨大,容易打造標準化金融產品,產融業務有足夠的成長空間,規模效應顯著;(3)具備足夠的資本、技術能力與驅動力進行數字化供應鏈融資的信息系統改造,在提升自身經濟效益的同時,可以助推解決廣大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社會效益明顯。
需要指出的是,傳統大中型國有企業一般都具有上述特點。而互聯網時代數字經濟的一般要求是輕型化和扁平化,這對國企的新舊動能轉換帶來了嚴峻挑戰,面臨著“兩金(應收賬款與庫存)”壓控、戰略重組、建設現代產業等艱巨任務,很難找到適合的轉型升級之路。產業升級的核心首先是供應鏈升級。傳統國企的短板恰恰是其發展數字化產業金融的天然優勢,這是國企的歷史機遇,也是國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以創新因素彌補短板,帶動整個行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
受疫情沖擊,中小企業的經營與融資都出現了很多困難。在這種經濟形勢下,地方政府與國有企業管理者應提高對產業互聯網的重視,把握市場藍海的機遇,充分挖掘核心企業的傳統優勢,推動產融結合,帶動自身及整個產業鏈升級,實現新經濟模式、新技術的突破。
2018年商務部公布了55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國家級試點城市及269家試點企業,山東省有濟南、青島、煙臺等8個城市入選。地方政府應抓住國家級試點城市的機遇給予重點扶持,參照央企的成功經驗,由地方國資委牽頭組建能夠覆蓋多個產業的綜合服務平臺,以濰柴動力、山東鋼鐵、中國重汽等具有較大驅動力和優勢的核心企業為主導,鼓勵銀行、保險、保理等多種金融機構作為資金提供方參與到平臺建設中,使資金方、資產方與融資企業共享核心企業的優質信用,實現保理批量化與應收賬款一站式服務。
產業鏈融資的痛點和難點,一是企業之間的地位不平等造成核心企業的確權難,二是全流程風險跟蹤控制。數字票據的開發應用,可以較好地解決這兩個問題。以中企云鏈的“云信”為例,這是一種可拆分流轉、標準化的數字確權憑證,即電子付款承諾函,其實質是票據保貼的電子化。用戶可靈活持有、融資及轉讓云信,通過其多級流轉實現應收賬款債權債務的跨區域拆分流轉(見圖1),快速放款,且全流程可視。例如,某編號云信是某集團下屬企業開給其株洲供應商的,金額為6 000萬元,期限為6個月,共流轉到四級100多家供應商,被拆分245次,大大降低了財務與運營成本,最大程度地滿足了底層企業的融資需求,也降低了核心企業的兩金占用和杠桿率,充分體現了科技賦能產融創新的力量。
圖1 數字確權憑證流轉模式
除了數字票據的應用,建設在線服務平臺還要重視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作用,結合區塊鏈技術、銀行U盾認證與清算賬戶體系、CFCA電子簽章、貿易背景審查、發票真偽驗證、中登網(我國首個基于互聯網運行的應收賬款質押登記公示系統)查詢等多種技術手段,實現防篡改、防賴賬的全流程風險控制。
當前,產業供應鏈金融的資金供給方與融資方式正呈現出多元化趨勢,參與者有商業銀行、電商平臺、物流園區、商貿園區、商業保理、保險等機構。政府可通過設立政府引導基金,吸引民間風投、信托等資本關注,吸引多元化主體直接投資,帶動社會資本集聚。政府引導基金把分散的財政專項資金集中起來,以股權方式投資,變行政安排為市場運作,變無償投入為有償使用,變單一扶持為綜合扶持,效果更好。山東省國企的運營質量較好,以其為核心企業的產業供應鏈金融具有較好的成長性,因此,政府引導基金的預期效益也會被看好,可實現多方共贏。
產業供應鏈融資呈現出全程化趨勢,從訂貨、物流、驗收、付款等各環節都會派生出融資需求,從而催生出新的融資模式,參與方可為鏈上企業開發出多種金融產品。
供應鏈金融ABS是當前行業資本布局的重點,近年來發展迅猛,發行機構幾乎都是保理公司,平均每個項目規模都在10億元人民幣左右。而山東省目前僅有一項魯商集團ABS成功發行。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應用,ABS作為助力國企盤活資產、降低杠桿的優質融資工具,有望成為資產證券化市場的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