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亮 董紅星(教授)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 河南 鄭州 450046)
2018年8月,教育部制定了《關于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指出應系統梳理課程內容、合理提升學業挑戰度、提高課程難度并拓展課程深度,以此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從而切實提升課程教學質量與效果。“金課”的三大特征表現為:高階性、創新性、挑戰度。全國各高校以“一流本科教育”為目標,對如何打造“金課”進行了積極的嘗試與探索。
優質“金課”包括五大類:線上金課、線下金課、線上與線下混合式金課、虛擬仿真金課、社會實踐金課。其中,在線上與線下混合式金課的授課過程中,可采用翻轉課堂、情景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實驗教學法等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多種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混合使用,使得混合式金課不僅具有靈活性、生動性的優點,同時還能夠擴大學習群體、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引導式教學實現因材施教的目的。
混合式金課并不是線上金課與線下金課的簡單疊加,而是將兩者進行有機融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兩種模式的優點,從而滿足不同學習者在不同的時間、空間、環境背景下的差異化學習需求。因此,積極打造線上與線下混合式金課,也是近年來高校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建設混合式金課需要滿足一定的基礎條件:
課堂教學的主體與實施者是教師,教師的專業技術能力與責任心是能否成功打造“金課”的關鍵。如果教師的專業素質不過硬、缺乏責任心、教學方法與手段單一或者教學內容陳舊缺乏創新,那么其所建設的課程必然是“水課”。所以,建設優質“金課”,首要的條件是教師業務能力扎實。高??梢愿鶕n程設置課程組,組建教學團隊。優質的教學團隊能夠根據“水課”的現狀,分析教學目標、教學任務,并研究采用符合課程實際的教學模式、教學手段與方法,在教學實際中,根據教學反饋不斷優化教學內容、方法與手段。所以,業務能力過硬的教學團隊能夠根據“水課”的特征,制定策略,逐步去“水”,從而使得“水課”轉變為“金課”。
“大智移云”時代,教師需要熟練掌握并運用現代化的信息教學技術,因為現代化信息教學技術是實現“金課”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在建設線上與線下混合式金課的過程中,教師或者課程團隊需要借助計算機技術、虛擬仿真技術、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等建設課程資源、進行教學組織與設計、開展線上線下教學活動、實施教學反饋等一系列教學活動。所以,高校應加強對教師信息技術水平的培訓,教師也需要緊跟時代步伐主動學習新技術、新方法,不斷提升信息技術的運用水平,將信息技術的作用發揮到教學活動的全過程中。
教育的根本在于立德樹人,教師在教授學生知識的同時還要以德示范、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這就要求教師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還需要具有良好的師德師風。高校應加強對教師的師德師風教育,教師務必注重自身的師德師風建設、以學生為中心、關心學生、關愛學生。在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的授課過程中,教師應以德示范,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導學生爭做對社會、國家有用的人才。
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是對線下金課與線上金課的進一步延伸,不是兩者的簡單交叉。建設混合式金課需要充分吸收、融合線上金課、線下金課兩種課程的優點,既要借助在線教學平臺優化教學內容,又要借助信息技術、采用多種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活動。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需要不斷進行創新嘗試、優化課程內容,建設優質的混合式課程。
課堂教學并不是單純的理論知識灌輸,也不是對知識的照本宣科,而是在師生雙向良好互動的環境下,通過講授科學、創新的知識內容,引導學生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的過程。建設混合式金課,必須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優化教學內容為基礎。教學內容的設置應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導向,突出“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師應根據課程的性質及實際情況,不斷更新、調整、優化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契合時代潮流與時代背景,在保證教學內容體系科學性、完整性的前提下,體現出教學內容的創新性,重點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辯證思維能力以及創新能力。
1.課前學習階段。課前學習主要以線上學習為主,這就需要任課教師提前將教學視頻、課件及富文本資料、測驗、作業、練習、拓展資源等教學資料發布到在線教學平臺中,學生需要在課前按照預習要求觀看課程視頻、進行自主學習。在設計及使用教學資源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主要問題。
首先,分解知識點。教師應對教學內容進行分解、拆分成若干個知識點,并按知識點錄制教學視頻。課程視頻應短小、精煉、生動有趣,每個視頻時長以5分鐘左右為宜,摒棄傳統的按章節進行拆分并錄制視頻的做法。
其次,錄制課程視頻資源。教師可以選擇專業公司進行視頻的錄制與編輯,或者在由高校虛擬仿真中心提供的場所進行錄制;若經費有限,教師也可以借助視頻錄制軟件或工具采用錄屏、摳圖的方法進行錄制。課程視頻既包括錄制的知識點,也包括錄制的情景劇。教師可以將某些重難知識點設計成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情景劇,并積極鼓勵學生參與情景劇的錄制,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熱情。形象生動的情景劇不僅將重難知識點予以簡化,也增加了教學的趣味性與互動性,更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
第三,提供豐富的拓展資源。在線教學資源不能局限于課程視頻、課件、作業與練習等,教師可以搜集、整理與本課程相關的理論研究熱點話題、科研論文、案例或者時事資料等,作為知識點視頻的補充資源發布在相應知識點版塊中,以供學生進行選擇性學習。增加拓展資源與資料,不僅可以豐富學習資料的多樣性,也有利于開拓學生的視野,拓寬學生學習的廣度與深度。
第四,發布教學資源。教師應根據教學進度及時發布教學資源,同時發布教學公告,以便告知校內學習者以及社會學習者按時完成線上學習內容。
最后,選擇在線教學平臺。教師可以根據課程級別進行選擇,如果是省級或者國家級在線課程,可以選擇“中國大學慕課網”作為在線教學平臺,該平臺的學習者既包括校內學生,也包括社會學習者,課程的受眾面更加廣泛。如果是校級在線課程,可以選擇“超星學習通”作為在線教學平臺,該平臺的學習者主要為校內學生。
2.課中學習階段。課中學習應堅持線上學習與線下學習相結合的原則。學生在課前已通過觀看線上教學視頻、互動討論等自主學習方式對課程的教學內容有了基本了解,所以,在線下課堂學習中,教師應對基礎知識點進行概括、對重難點展開詳解。在授課過程中,可以利用中國大學慕課網的“慕課堂”或者“雨課堂”“云課堂”等工具或者小程序發布課堂練習、隨堂測驗、進行線上答疑、實現師生互動等。此外,線下課堂學習中,為了提高教學效果,鼓勵學生參與課堂討論與交流,可以采用翻轉課堂、案例教學、情景教學、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授課。
3.課后復習與考核階段。學生的課后復習及考核主要通過在線教學平臺進行。學生可以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在線反復觀看課程視頻以鞏固所學內容,還可以通過在線教學平臺的討論版塊與教師進行在線討論互動。教師需在每次課結束后及時在線發布單元測試,并設定測試截止時間,同時告知學生按要求在截止日期之前完成單元測試。在線教學平臺能夠自動評閱客觀題試卷,線上考核方式靈活、高效,降低了教師的工作量,并能及時將考核結果反饋給教師,以便教師根據學生的考核情況提供個性化輔導或者靈活調整教學任務和進度。
以某校2019年立項建設的省級在線開放課程“財務智能系統”為例,該課程資源依托于中國大學慕課網,共有10套單元測試題。學生在完成相應知識點的學習后,需按照平臺發布的單元測試公告要求,在測試提交截止日之前利用電腦、平板或者手機等移動設備完成測試并提交。測試一經提交,則由在線教學平臺根據課程組預先錄入的答案自動計算學生成績;測試提交截止日之后,學生可登錄網站查詢測試成績。測試題從錄入到發布、學生參加測試并提交、平臺評卷及發布成績等環節均具有靈活、便捷的特點,操作簡單,較大程度上提高了測試效率。
教學資源的設計與開發是線上線下混合金課建設的關鍵,其中,教材是教學資源建設的重點?!按笾且圃啤北尘跋?,利用信息技術開發立體化教材、電子化教材能夠實現教學資源的多樣性。立體化教材中,主要的知識點均配有可以鏈接到在線教學平臺知識點視頻的二維碼,學生遇到困惑時,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鏈接到在線教學平臺的課程視頻,根據視頻講解幫助理解知識點。所以,立體化教材實現了理論知識點與在線視頻講解的統一,打破了學習中的空間限制和時間限制,加強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另外,不斷優化、擴展教學資源,提供文獻、案例、時政等多種形式的教學資料以開拓學生的學習視野。
建設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不僅需要投入大量的技術設備、教學資源,更需要教師堅持不懈的付出與堅定的責任心。雖然各高校都在積極推進五類金課的建設,但是部分課程建設中仍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教學資源設計不合理、缺乏技術設備、視頻錄制效果較差、教師缺乏責任心等。為了建設好線上線下混合式優質金課,高校及教師需要在人力、物力、資源等方面按照“金課”建設標準加大投入。
在實際教學運用中發現,主流的在線教學平臺在功能細節上都存在有待改進之處。比如,某平臺的單元測試題提交日期截止之后無法再次發布,如需發布只能重新錄入,給教師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量。其次,某平臺上各章節測試題的說明要求有字數限制,測試題一經發布,內容無法修改或刪除,設置缺乏靈活性,不便于教師對測試題進行更正或補充。第三,主流的在線教學平臺只能統計學生觀看視頻的時長,并不能根據觀看時長自動計算該部分的得分,需要由教師根據權重手動計算成績,增加了工作量。另外,主流在線教學平臺的討論版塊都沒有即時溝通聊天功能,師生互動討論主要以一方留言另一方回答的方式來實現,而不是雙向實時回復。主流在線教學平臺應不斷改進功能模塊、優化流程結構、提高用戶滿意度,以更好地支持課程建設。
混合式金課的考核內容應具有多樣性,從不同層面、角度考核學生的綜合能力。首先,考核學生的線上自主學習情況,包括課程視頻觀看情況、在線互動討論情況、發帖提問情況等。其次,考核學生的線下學習情況,包括課堂出勤、線下小組討論、案例展示、調研報告、翻轉課堂表現等。最后,注重過程性考核,比如及時對學生進行單元測試、批改線上作業,以隨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并制定有針對性的輔導策略,期末還需進行線上考試。
以某校于2018年立項建設的國家級在線開放課程“財務會計學”為例,該課程采用的是線上與線下混合式過程性考核方式。其中,線上考核主要依托于中國大學慕課網,具體包括視頻知識點學習情況、課件及富文本資料學習情況、論壇互動討論、章節單元測驗及作業、期末考試等內容,線上成績由平臺根據課程組設定的各項成績權重比例自動計算;線下考核是指線下教學環節中的考核,主要包括小組案例展示及討論、翻轉課堂表現、考勤,以及利用“慕課堂”小程序進行的課堂測驗、課堂練習及互動討論等,也包括線下期末考試等。該課程自上線運行以來,不斷豐富線上教學資源及考核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階段性考核,教學質量評價優秀,教學效果良好?;旌鲜浇鹫n的課程考核方式應該是多元化的,即在不同階段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考核學生的學習效果與質量。
根據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要求,高校應積極挖掘課程思政資源,充分發揮課程思政的育人作用,提高人才培養素質和水平。在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建設過程中,教師應堅持立德樹人,務必做到使所教授的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而行,實現協同育人的理念。所以,教師應根據課程的性質和特點,深入挖掘課程思政資源,在確定教學內容、教學組織與設計、教學實施中將課程思政的內容融入到線上線下教學的各個環節、全過程,推動課程思政與知識體系的有機融合,即將價值導向與知識講授相互融合、相互滲透,加強對學生愛國主義情懷、砥礪奮斗精神等方面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