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航物流正式登陸A 股
6月9日,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旗下東方航空物流股份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2016 年至2020年,東航物流營業收入由58.37 億增長至151.1 億,營業收入年均增長26.84%。
空客公布提產計劃
5月27日,空客向供應商公布其提產計劃并要求供應商做好準備。空客表示,A320系列月產量確定將在2021年第四季度提升至45架,到2023年第二季度提升至64架,并有望至2024年第一季度提升至70架。空客還在研究到2025年將月產量提升至75架的可能性。
A220系列月產量目前為5架,計劃2022年初提升至6架,空客設想至下個10年中期將其月產量提升至14架。A350月產量目前為5架,計劃到2022年秋季提升至6架。A330月產量維持2架不變。
空客計劃進行使用100%可持續航空燃料的窄體機試飛
6月10日,空客表示,計劃不晚于2021 年底,利用1 架裝備Leap-1A發動機的A320neo進行試飛,評估100%可持續航空燃料的使用對窄體機飛行中和地面運行中排放的影響。
項目參與方包括賽峰、達索航空、法國研究機構ONERA、法國交通部、TotalEnergies 等。TotalEnergies 為燃料提供方,賽峰將開展商用飛機和直升機燃油系統和發動機的適配性研究,并針對不同燃料類型優化發動機,達索將檢驗生物污染敏感性。
波音或于2022年秋季提升737MAX月產量
據消息人士稱,波音已制訂2022 年秋季將737MAX月產量提升至42架的初步計劃。該計劃的實施將取決于市場需求、供應商狀況以及庫存中737MAX交付情況。4月,波音曾重申2022年初將737MAX月產量從當前的低生產速率逐步提高到31架的計劃。
波音787再次暫停交付
據媒體近日報道,因生產質量問題,美國聯邦航空安全局(FAA)要求波音提供更多相關信息,導致該公司再次暫停交付787客機。此前,由于機身缺陷和其他問題,787客機的交付被暫停了5個月,直到今年3月底才恢復。而時隔2個月后,787交付再次宣告暫停。
首架配備俄制復材機翼的MC-21將于2022年交付
6月10日,伊爾庫特表示,將于2022 年向Aeroflot 集團旗下Rossiya 航空交付首批6 架配備俄制復材機翼的MC-21。目前,伊爾庫特已與Rossiya 航空制定了詳細的交付與投入商業運營的計劃。首批2 架批產型MC-21正在總裝,而另外3 架MC-21機身正處于不同部裝階段,所有批產型MC-21 將配備俄制復材機翼。
俄羅斯局方確認PD-8發動機符合安全和環保要求
近日,由俄羅斯聯邦航空運輸署(FATA)和航空注冊局組成的PD-8發動機原型設計委員會在土星公司舉行會議,確認了PD-8 發動機符合安全和環保要求,并批準了PD-8發動機的審定基礎、計算分析工作內容以及依據《俄羅斯聯邦航空條例》21 部開展的試驗項目。
目前,UEC 正在利用PD-14發動機的研制經驗,為SSJ-New研制PD-8發動機。
巴航工業子公司Eve與Halo建立合作伙伴關系
6月1日,巴航工業子公司Eve Urban Air Mobility Solutions(Eve)宣布與高端直升機出行服務提供商Halo公司建立合作伙伴關系,雙方將在美國和英國合作開發城市空中移動出行(UAM)產品和服務。Halo 還訂購了200架Eve 電動垂直起降飛機,預計將于2026年開始交付。Halo 將成為Eve在美國和英國市場的啟動合作伙伴。
GE航空集團和賽峰集團共同啟動可持續發動機先進技術示范項目
6月14日, GE航空集團和賽峰集團共同宣布啟動一項突破性的技術研發項目,將實現較現役發動機減少20%以上的油耗和碳排放。CFM的RISE項目(Revolutionary Innovation for Sustainable Engines - 為實現可持續發動機而推出的革命性創新)將通過一系列全新顛覆性技術推進未來發動機的研發,該款發動機計劃于2030年中期投入使用。
此外,兩家公司還簽署了一項協議,將雙方在CFM國際公司中50/50的合作關系延長至2050年,并宣布將秉承航空業到2050年實現碳排放減半的承諾,共同引領航空業的可持續發展。
霍尼韋爾成為Lilium 飛控供應商
德國Lilium 公司宣布,霍尼韋爾成為其7 座eVTOL 飛行器的航電及飛控系統供應商。霍尼韋爾將開發專門的電傳飛控系統,以控制Lilium 飛行器的36 個電動涵道風扇的協調運行。
羅羅開始測試功率最大的
混合電推進系統
近日,羅羅開始在英國布里斯托試驗臺Testbed 108 測試航空航天領域目前功率最大的混合電推進系統的首批元件。該系統核心為高功率密度發電機,其功率高達2.5 兆瓦,遠超當前技術水平,可用于未來支線飛機的示范項目,能夠有力推動未來兆瓦飛機、全電飛機等愿景的實現。
昂際航電與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6月8日,昂際航電與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于中航民用航空電子產業園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信息安全、人工智能、民航大數據、綜合航電技術等8大領域展開合作,此次簽約旨在充分發揮雙方在技術創新、資源整合以及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優勢,共同推進未來航空技術的研發和產品升級,助力中國民航事業創新發展。
IATA:后疫情時代旅客需求樂觀
近日,IATA 和《旅游經濟學》發布“后疫情時代旅客需求復蘇的長期展望”,顯示人們在短期和長期都非常渴望旅行。全球客運量將在2021 年恢復至疫情前的52%;在2022 年恢復至疫情前的88%;在2023 年有望超過疫情前的水平(105%);2030 年將增至56 億人次,比疫情前的預測低7%。
客運量的恢復略強于客運需求(以收入客公里計算)復蘇,客運需求有望在2019 年至2039年之間年均增長3%,主要得益于中國等國家國內市場的繁榮預期,客運量龐大且航程較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