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敏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于航空運輸業的長遠影響仍在發酵。2021年3月,世界規模最大的航空租賃企業AerCap宣布收購GE旗下的通用金融航空服務公司(GECAS),收購金額高達300億美元。這筆收購完成后,AerCap將成為全球航空租賃業的巨頭。作為民航運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全球大約有50%的商用飛機是通過租賃的方式投入市場的。因此,這筆有史以來航空租賃業最大的并購案將對產業發展產生怎樣的持續影響值得業界關注。
史上最大并購
3月10日,全球兩大重量級航空租賃企業AerCap和GECAS宣布,將以現金和股權的形式進行合并,消息一出,AerCap的股價飆升,由此可見,業界對于AerCap未來發展前景的看好。
根據雙方公開的信息顯示,這筆交易價值約300億美元。GE公司將包括飛機、發動機和直升機租賃業務,以及已訂購的飛機權益,合計約340億美元的GECAS資產轉讓給AerCap,現有400余名員工也轉入AerCap。在這筆交易中,GE公司除了將獲得240億美元現金之外,還將獲得1.115億股AerCap普通股股份,占新AerCap股權的46%(該股權以3月9日市場價格計算市值約為60億美元)。在交割日前,GE將獲得AerCap10億美元的票據或現金,同時GE在9個月的股權鎖定期后可以轉讓部分股份,15個月后可以轉讓所有股份。此外,GE還將獲得AerCap董事會中兩名董事席位。著名的投行花旗銀行和高盛將共出資240億美元支持AerCap完成這筆交易。AerCap發布的公告顯示,公司預計需要9~12個月的時間獲得監管機構、雙方股東,以及相關方的批準,最快這筆交易將在2021年第四季度完成。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年底,GECAS擁有、服務或訂購飛機多達1600架,資產價值高達358.6億美元;AerCap擁有、管理或訂購約1330架飛機,資產價值420億美元。交易完成后,AerCap的機隊規模將近3000架,全球客戶數超過300家,是名副其實的“行業大佬”。
回顧AerCap的發展歷程會發現,并購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白手起家的AerCap其前身是基尼斯·皮特航空集團(GPA)。1989年,當時GPA的首席執行官托尼·瑞安(也是瑞安航空的創始人)計劃訂購百架飛機出租給航空公司使用。但由于受到海灣戰爭的影響,GPA的上市融資計劃受阻,公司不得不在1993年將其飛機租賃業務出售給了當時剛剛成立不久的GECAS,同時GECAS還獲得了GPA多數股權的選擇權。之后,1998年,私募股權投資者德克薩斯太平洋集團購買了GPA的剩余股權,并將公司更名為AerFi集團。兩年后,AerFi集團被德比斯航空金融公司(該公司為戴姆勒·克萊斯勒的子公司)收購,但是不久德比斯又將公司出售給了另一家私募股權公司Cerberus資本,后者將公司更名為AerCap。此后,AerCap這家在多輪重組后重生的企業發展一直頗為順利,并在之后隨著公司規模的不斷擴大,還從美國國際集團(AIG)手中收購了國際租賃金融公司(ILFC)、Waha租賃等企業。32年后,這家前身曾被GECAS收購的企業,高調宣布收購GECAS,不禁令人感慨航空業的“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并購對兩家企業的影響
對從成立之初就一直在不斷經歷并購與重組的AerCap來說,任何一場并購的目的都只有一個,那就是實現利潤的最大化。對AerCap來說,完成對GECAS的并購,最大的收益或許是以低價值獲得了優質資產。
根據雙方發布的公告顯示,此次交易中,AerCap是以318億美元收購了GECAS公司340億美元的資產,對此AerCap形容這是一筆“獨一無二”的交易,并表示未來公司的營收、現金流和收益都將大幅增長。
此外,另一個顯而易見的好處就是有利于實現協同效應。在完成了對GECAS的收購后,鑒于龐大的機隊規模,AerCap在與飛機制造商進行議價時將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其次,此次并購也更有利于AerCap搭建全球租賃資產平臺。2013年12月,AerCap收購了ILFC,自此其機隊規模達到了1300多架。隨后,AerCap對其機隊進行了重整,并出售了大約200多架飛機。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AerCap就曾表示,在疫情的沖擊下,一些小型租賃公司生存將受影響,同時危機也更凸顯了擁有全球運營平臺的重要性。因此,可以預見在完成對GECAS的并購后,AerCap將進一步構建其全球性的租賃平臺。考慮到兩家企業在業務上高度重合,因此合并后組織機構的精簡和人員的裁減或許不可避免,這也是AerCap在此次并購中多次提及的規模經濟的觀點。
對于另一邊GE來說,此次并購案最大的好處在于可以進一步降低企業的負債率。盡管近年來,GE一直處于高負債的狀態,但不可否認GECAS作為行業標桿,在業界一直有著很好的口碑,在疫情發生前企業的盈利水平也不容小覷。但在龐大的債務和疫情所導致的愈發危險的信用評級面前,“一別兩寬”或許是更加明智的選擇。
也正因為如此,GE在公告中強調,通過這筆交易和現有的現金儲備,將幫助企業減少約300億美元的負債,這也使得公司自2018年末以來削減負債的總數達到700億美元。
但真正促使GE出售GECAS的或許還是疫情的影響。GECAS是GE金融板塊目前所剩的最大一塊業務,占公司2020年金融業務營收規模的一半以上。但2020年,由于疫情對航空業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大量航空公司無法按時向租賃公司交付租金,GECAS的營收大幅縮水。2020年,GECAS的營收較上一年同比下降20%,利潤更是從2019年的盈利10億美元下跌至虧損7.86億美元。此時,出現了AerCap這樣具備實力的買家,對于GE來說,出售GECAS似乎也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另一個促使GE下決心出售GECAS的原因,或許是隨著領導層的調整,GE正在重新回歸主業——制造業,這一重大戰略轉型也促成了這次的交易。回顧GE近幾年的發展,其一直在不斷出售非核心業務,并致力于進一步轉型為一家業務更集中、架構更簡化的公司。公司已經明確未來將重新聚焦制造主業,尤其是航空業務的發展,因此完成對GECAS出售,更像是壯士斷腕,也為未來GE的發展進一步明確了方向。
并購對于產業鏈的影響
由于兩家企業合并后,AerCap的機隊規模將超過3000架,因此對于行業的影響不容小覷。
首先,并購完成后AerCap將對機隊規模進行調整,這或許意味著這家企業的機隊將更加年輕化。根據IBA智能數據平臺的統計顯示,過去幾年,AerCap和GECAS都部署了機隊縮減的戰略。其中,AerCap對投入歐洲市場的飛機進行一定規模的縮減,從2014年的近550架降至2021年3月的約460架飛機,減幅近16%。同一時期,GECAS的機隊縮減比例則更大,從2010年高峰時的約1600架飛機到2021年3月出售了近40%的機隊。尤其北美地區,是其機隊減少最集中的區域,機隊數量從2010年的728架減少到目前的370架,縮減了近50%。
按照這一趨勢,在并購完成后,AerCap將繼續執行機隊縮減戰略。更重要的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發酵,未來航空租賃公司還面臨巨大的挑戰,對于企業來說,不僅要維持客戶關系,還要整編自身的機隊來應對不斷更新的市場環境,特別是針對其合并后如此大的機隊規模。一直以來,AerCap都有意購買新一代飛機,因此筆者預測,未來其投入歐洲、北美地區的新飛機數量將有所增加,而一些老舊飛機則會被加快淘汰。
根據AerCap的規劃,到2024年底,要把機隊中新一代飛機的資產價值比例從2020年底的56%提高到75%,把窄體客機的資產價值比例從目前的59%提高到66%。合并后,對于AerCap來說要實現這個目標并非難事,但工作量十分巨大,公司至少要接收300架以上的新飛機,同時還要處置300架以上的老舊飛機。
而這也自然引出了另一個話題,就是在與飛機制造商、發動機制造商簽訂購機合同時的議價能力。事實上,近年來波音、空客、GE、羅羅等制造商已經把更多的訂單控制權拱手讓給了飛機租賃企業。數據顯示,目前無論是飛機制造商還是發動機制造商都有超過30%的新訂單直接落入租賃企業手中,未來恐怕這種趨勢還將繼續,這對于大型租賃公司來說意味著更大的話語權。
除了價格之外,飛機租賃企業還將進一步決定制造商產品的設計和發展方向。2000年,當時的航空租賃巨頭ILFC由于手握600架波音飛機訂單,因此自然而然成為了波音研發777-200LR和777-300ER的始作俑者。同樣的,當ILFC和GECAS這兩大客戶對A350的設計提出意見時,空客馬上著手研發了新一代A350XWB。因此,未來AerCap對于新技術和新產品的需求又會催生哪些新產品、會對行業發展產生哪些影響,十分值得關注。
此外,超級巨頭的誕生會對整個航空租賃業產生怎樣的影響也是業界熱議的話題。對此,筆者認為,盡管對于一些小型飛機租賃企業來說,或許競爭和生存的壓力會越來越大,但短期內,巨頭的誕生并不會對行業產生太大的沖擊,換而言之,行業將繼續保持良性的競爭態勢。這是因為即便合并后,AerCap的機隊規模遠超其他同類企業,但是也僅向全球25%的航空公司提供服務,全球仍有100多家其他飛機租賃企業管理著全球80%以上的機隊。
三則是對航空公司的影響。眾所周知,航空公司是租賃公司最大的客戶。這一方面是因為通過租賃的方式可以減少現金流的支出,另一方面也更利于企業根據需求來調整機隊。隨著后疫情時代的到來,對于很多航空公司來說,可能會比過去更傾向于選擇租賃的方式運營飛機。對此,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曾表示,此次AerCap與GECAS的并購盡管減少了航空公司對租賃合作伙伴的選擇,但或許航空公司可以以更低的價格獲得飛機的使用權,這對于航空公司來說或許是一件好事。
最后,此次AerCap與GECAS的并購對于中國飛機租賃企業來說也有一些啟示。AerCap成立至今的每次并購都充分利用了資本市場的力量,此次對GECAS的并購中也再次看到了高盛、花旗的身影。這不禁讓人思考,隨著航空租賃業融資規模的不斷擴大,單純利用傳統銀行的力量發展似乎有些單薄,而資本市場卻異常活躍。因此,對于我國的航空租賃企業來說,這或許也為未來的發展提供了一條可實現的參考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