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合臨西創新實施健康扶貧、提供優質健康服務、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先進做法,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濟要發展,健康要上去,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離不開健康。建議根據不同區域類型,選擇一些有條件、有經驗的縣域作為試點,堅持“試點先行,區域推進,全面展開”原則,出臺具體指導意見,有計劃地組織開展普查普治體檢,健全體檢信息檔案,摸底健康狀況和易發疾病類型,夯實靶向施策、精準提供優質服務的堅實基礎。加大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力度,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改善基層基礎設施條件,落實鄉村醫生待遇,提高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
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相對不足,優質公共衛生資源較為短缺,仍然是制約基層公共衛生事業長足發展的短板弱項。
建議:一是加大資金投入,在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設立專項項目資金,增設獎勵獎補資金,或提高醫保等公共衛生資金支持標準和比例;二是加大政策傾斜,在公共基礎項目立項審批、土地供給等要素保障方面,給予優先支持。同時制定出臺相關激勵政策,鼓勵引導行業組織、優秀企業、民間力量,積極捐資捐助,支持公共衛生發展;三是加大設備配給,集中購置先進醫療衛生器械物資,優先向基層發放配備,提高基礎設施裝備水平。同時,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努力在健全分級診療制度、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全民醫保制度、藥品供應保障制度、綜合監管制度等方面取得突破。


基層醫療衛生隊伍是提升基層公共衛生事業發展水平,增進廣大群眾健康福祉的核心和根本。
建議:一是擴大全科人才教育培養。基層最急需的并不是專精特的高端人才,而是技能更全面、經驗更豐富的全科型、基礎型的醫療衛生人員,要更加注重加強實用人才的招錄培養;二是擴大學習培訓交流提高。建立和抓實常態化、多形式的基層醫療衛生人員培訓學習機制,拓寬“上學下教”渠道,促進更多基層醫療衛生人員到上級先進醫院跟班學習,更多專家學者、醫學畢業生下沉基層送教指導和實踐服務;三是擴大基層自主發展權力。適度放寬有關政策約束,適當增加基層醫療機構人員編制和招錄名額,依法依規提高基層醫療人員的工資福利和津貼待遇,促進更多醫療衛生人員扎根基層、服務群眾。
提升基層醫療衛生信息化、智能化、現代化發展水平,是順應時代發展大勢的必然要求,也是促進優質醫療衛生資源擴容下沉、均衡共享的有效途徑。
建議:一是制定規劃。在國家“十四五”規劃中重點體現,或者制定醫療衛生信息化專項發展規劃,科學確立發展目標,拉出路線圖、時間表,加快實施推進;二是重點支持。支持信息化、智能化研究機構或企業,緊密結合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需要,加大信息化平臺或系統的研發,鼓勵支持醫療機構積極投用、相互連通,加快醫共體建設;三是抓好運用。充分運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進一步提升遠程會診、學習培訓、醫療咨詢、健康診療等服務質量,促進公共衛生事業發展進步,提高群眾的幸福感、滿意度。
(責任編輯/曾孔)
*忽培元:曾掛任中共延安市委副書記兼市政協主席,大慶市委副書記。長期從事政策研究和調查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