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玲 高永琪
隨著網絡的發展以及現代科學水平的大力提高,以電商直播為代表的新興銷售模式,在2020年再次站上風口。直播作為一種深受各行各業人士喜愛的社交方式,其成為一種新型傳媒方式已成為必然趨勢,且已經逐漸深入農業領域,在推動農業經濟發展、助力農產品銷售等領域彰顯出了其特有的優勢。特別是網絡視頻直播等新媒體新途徑運營銷售模式的出現,為鄉村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式,為農業經濟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直播帶貨銷售模式是一種以網絡直播社交平臺為基礎借助電商發展起來的商業銷售模式。在疫情期間,各式各樣滯銷農產品,都是在網絡直播帶貨平臺上,通過這種銷售模式進行銷售,這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農民的“燃眉之急”。不僅如此,在有關政府部門出臺一系列利好政策與網絡直播平臺的迅速興起的背景下,目前這種新型的網絡直播帶貨銷售模式已經逐漸被廣大消費者熟知且深受其喜好。這是當下最為火熱的銷售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農產品的滯銷情況,帶動了鄉村經濟發展。
拓寬了農產品銷售渠道
直播帶貨銷售模式是一種獨特的私域自運營模式。首先以小視頻引流為基礎,在建立一定粉絲基礎后,采用直播帶貨銷售的方式進行營銷。小視頻引流主要是通過拍攝視頻來吸引大量的粉絲。視頻的內容可以是有關當地農產品的種植方法、采摘過程以及加工方法等具有農產品特色的小視頻。通過這些小視頻,一方面可以向網民更加詳細直觀的展示農產品的質量,吸引人們對農產品的興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消費者對農產品的熟悉程度,進而提升消費者對農產品的購買力。直播銷售是通過將傳統商務和線上直播相結合,利用網絡社交平臺(例如抖音,快手等直播平臺)進行農產品銷售,這種新型銷售模式搭建起了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友好互動的橋梁,從而實現了產銷雙方共贏。直播帶貨銷售模式既可以在帶動農產品銷售的基礎上擴展農民的收入渠道,又可以使消費者的選擇范圍更加多樣化,減輕了農民銷售農產品的負擔,從而對振興農村經濟發展起到關鍵性作用。特別是在抗疫期間,由于線下購物渠道受到了限制,直播帶貨的用戶規模明顯上升,并且迅速形成了線上消費的習慣。消費者也有了更多的時間在網絡平臺上通過小視頻去娛樂身心,還可以了解更多有關于農產品的知識。
增加鄉村就業機會
由于直播帶貨這一銷售模式的興起,鄉村振興人才隊伍不斷擴大。直播帶貨利用的是現有農產品,現有場地,以及農民自小都熟知的農產品相關知識,所以進入農產品直播帶貨行業門檻較低。而農民對農產品熟悉度很高,擁有著他人比擬不了的優勢,并且直播帶貨與其他行業相比,創業成本更低,風險更小,相較于外出打工而言,收入也相較可觀。它在各方面都擁有著絕對的優勢,使文化水平不高的鄉村人有了一種新的工作選擇。再加上國家出臺的大力支持大學生返鄉、下鄉就業的政策,吸引了許多鄉村的年輕人選擇回鄉工作,為鄉村經濟振興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減輕了鄉村就業壓力,對社會穩定發展,與經濟繁榮起到了促進作用。
拉近產銷雙方的距離
通過拍攝小視頻,建立一定粉絲基礎,再采取直播的方式,能夠使消費者更加深入的了解農產品。視頻與傳統圖片文字相比,其傳遞的信息更為直觀清晰,具體形象,無須生產者多加解釋。并且直播加短視頻可以確保看到的視頻未經“修圖”,體現了農產品的真實性,可以增加消費者對農民的信任。加上直播主播對農產品詳細的講解,同時與粉絲之間進行各種友好的互動,可以加大消費者對農產品的購買欲望。消費者在平臺上購買農產品時,往往有很多問題,這些都有客服耐心地解答,可以優化消費者的消費體驗。相對于傳統的線下商店購物而言,在直播帶貨銷售模式下,消費者可以隨時與主播和他人通過發彈幕的形式進行互動交流,還不需要消費者花費大量的時間到商店里挑選商品,可以使消費者能更好地管理時間。直播電商模式,不僅可以增加農產品的銷售,還具有社交屬性、增加直播的趣味性。
成本更為低廉
對于農民來說,直播帶貨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減少了流通環節和中間商的剝削,從而降低了農產品的生產銷售成本,增加了銷售渠道,提高了農產品的銷售效率和銷量,有利于農產品的長期發展。
直播帶貨人才資源欠缺
近幾年,雖然許多鄉村在政府的幫助下對當地村民進行了系統的直播帶貨培訓,但是由于大多數村民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文化教育,對直播帶貨這一銷售方式接受的能力有限,所以在建立區域品牌這一問題上難度較大,且由于一些主播的學歷較低,在直播中使用的語言存在粗俗化的現象,導致消費者對鄉村農產品直播的印象還停留在較低俗的邊緣。由此鄉村直播目前面臨的最大困難是人才資源缺失,這在很大程度上對鄉村直播帶貨發展及推廣造成了阻礙。
直播內容不夠充實
鄉村直播帶貨的內容大多停留在農產品的展示、直播試吃、現場采摘等內容,形式千篇一律,且以擺拍居多,不具備新穎力。這些展示方式說服力有所不足,不能夠直觀的建立相關農產品的品牌效應。
基礎建設不夠完善
優良的基礎建設是直播帶貨銷售模式發展的基礎,如果各環節的基礎建設不完整,會直接影響到農產品的發貨速度。而大多數的農產品都受到自然條件與外部環境的影響,發貨速度將直接關系到農產品到達消費者手中的質量,這會影響消費者再次購買的欲望,更甚者,會影響到農產品的品牌效應和商家的口碑。
培養和引進人才
在直播帶貨的發展中,人才起著決定性的因素,隨著直播帶貨的規模不斷加大,對于人才的需求量也日益遞增。地方政府要注意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從當地實際情況出發,制定相關政策,鼓勵有知識、有能力的人才返鄉就業。政府可以從資金政策等方面給予支持,同時通過提供良好的條件引進高端人才 ,也可以主要從對人才的培養與教育兩方面出發,出臺一系列鼓勵政策,吸引大量外出就業人員返鄉就業,從而更好地構建網絡直播帶貨銷售體系。
豐富直播和短視頻內容
從特色農產品視頻的形式和內容上在各方面去進行改革和創新。可以通過聯系農產品的歷史故事,挖掘農產品的文化內涵,增加消費者對農產品知識的了解,從而營造具有當地農產品特色的品牌效應。通過大力發展農產品特色文化,以及銷售方與購買方線上的無縫銜接,讓消費者對農產品有更加直觀清晰的了解,進而塑造農產品的品牌效應。
豐富直播和短視頻內容
政府參與進來,提供相應的資金支持和物流保障,為相關從事直播帶貨的村民提供補貼,由點帶面,激勵更多的村民加入直播帶貨的行列當中。除此之外,還需要大力推動農產品物流環節的建設,保證農產品銷往全國各地之路的暢通。
5G即將到來,這對電商直播是一個利好,電商直播+5G將徹底顛覆人們的網購方式。再加上人工智能的不斷發展,電商直播也將會發展成為一種更便捷、更智能、更高效的方式。為了實現“直播帶貨”的可持續發展,還需要完善直播帶貨的各個環節,例如生產,加工,運輸等。政府部門必須緊密結合市場農產品的供求信息,建立完善的新型人才供應鏈,優化直播帶貨的服務模式,從而更好地保護農民的切身利益。
除此之外,網絡社交平臺和各監管部門也應加強對直播行業的監督指導,例如制定相關規定完善直播模式,確保保障消費者權益的渠道時時暢通。只有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直播帶貨”才能發揮更大的價值,幫助鄉村經濟健康持續發展。
(武漢學院)
參考文獻:
[1]邱海峰.拓寬銷路助農增收 直播銷售農產品有望成為常態[J]. 中國食品,2020.
[2]王遠飛.淺談疫情下電商直播的變化與發展[J]. 經濟師,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