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亞春
提升文化軟實力是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的發展戰略。文化莊嚴而肅穆,創意則給人以蓬勃的朝氣,文化與創意邂逅,將碰撞出更加具有意味的火花,對于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互聯網+”時代,消費者更強調產品體驗,為此產品設計必須在設計美感、情感共鳴方面有所突破,以促使消費者對產品有更強的價值認同感,文創產品同樣如此。由于目前文創產品開發設計上存在一些比較典型的問題,導致消費者的消費體驗不佳,因此有必要對文創產品開發設計進行分析探討。
文創產品開發最具有價值的地方在于既能夠傳承傳統文化,又能夠通過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創新來實現經濟的綠色發展,并且可以滿足大眾的精神文化需求,這就要求文創產品能夠進入到大眾日常生活當中,使文創產品成為一種日用品,如此將增加消費者在文創產品方面的獲得感,進而推動文創產品的銷售,并推動文化的傳播。
傳統文創產品更多體現為一種藝術品而不是工藝品,藝術品的收藏價值高,對于大眾而言,其藝術價值高于實用價值,所以非常小眾,只有部分有收藏喜好的人會購買,或是在特定情景當中會購買,購買后的文創產品多數束之高閣,沒有多少額外價值。“互聯網+”時代,設計理念發生變化,設計更加迎合市場,消費者的意見主導了設計師的設計,促使文創產品更符合消費者的需求。但在文創產品設計開發領域,消費者的參與感是傳統文創產品開發中所不存在的。更加個性化的設計方案是“互聯網+”時代下消費者所需求的,設計若不尊重消費者的需求,很難促使消費者產生價值認同,即消費者不會購買。換而言之,消費者對個性的追求是比較狂熱的,文創產品開發中應設計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產品。進一步來講,“互聯網+”時代利用科技手段發展文創產業是必然的,在“互聯網+”背景下,工業設計正在重構。體驗與價值相加的服務模式是“互聯網+”時代文創產品開發設計必然的走向,產品設計開發必然依托用戶體驗,體驗包含用戶對產品本身的體驗,也包括對產品附加價值(包含服務價值)的體驗,體驗好促進銷量,體驗不好,銷量就差。即消費者對產品體驗和服務體驗的滿意度將決定消費者是否購買產品,所以要利用科技手段,分析用戶,制定交互體驗策略,進而按消費者個性體驗需求量身定制產品。
文創產品開發往往與歷史文化緊密關聯,在文創產品開發中往往以歷史文化底蘊為基礎設計實體產品,確實有部分產品知名度較高,但更多的是曇花一現的文創產品,關鍵性的問題在于同質化嚴重、做工粗糙,產品無創新點,展示傳統文化較多,創新力度不足,雖然通過傳統文化的展示而體現出獨特的歷史文化底蘊,但是卻不符合當代消費者的需求,他們可能會購買,多數情況下這種購買行為都是三分鐘熱度,當離開了特定氛圍后,往往將購買的文創產品束之高閣。有些文創產品造型風格單一,缺乏個性和藝術美感,色彩艷俗,裝飾圖案老舊、設計感缺乏等等都是目前文創產品開發中比較顯著的問題。總而言之,文創產品開發的創新不足是最關鍵的一個問題,文創,即文化和創意,文創產品必須既要有文化,也要有創意,光有文化而沒有創意,顯然是失敗的。例如陶瓷文創產品,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都是陶瓷工藝品,陶瓷飾品的市場規模很小,而且陶瓷飾品的形式也比較單一,大多都是陶瓷首飾,創新形式的陶瓷文創產品較少。
進一步來講,由于當前文創領域還是藍海,政策上也有大力支持,發展情況是樂觀的,消費者對文創產品也有一定的接受度,但是由于文創產品價格定位不明確,導致很多消費者望而卻步。價格主要體現文創產品的價值,目前市面上銷售的文創產品定價沒有統一的標準,定價也比較隨意。由于當代消費者對文創產品的價格并不是特別敏感,因為文創產品以文化為基礎,而文化的價值是無法估量的,一般來講文創產品走高端路線是比較恰當的,只要產品本身能夠刺激到消費者的消費欲望,就能吸引消費者購買。但實際上很多文創產品的定價偏低,容易給人造成文創產品低端化的印象,并不利于文創產品的開發設計。
“互聯網+”背景下文創產品開發設計思路
文創產業作為朝陽產業,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新風口,基于歷史文化資源稟賦,發展文創產業是各地經濟發展規劃當中的重點。用戶體驗是文創產品開發設計的核心,必須高度重視。體驗建立在消費者、廠商、產品的交互之中,即消費者在接受廠商的服務以及實用產品的過程中獲得的具體感受,這個過程即為體驗,為此應采取交互設計理念,通過分析用戶需求,并定制產品功能與特性,給出概念方案和概念產品,并邀請消費者參與產品評測,獲得消費者對產品的直接感受,評估產品的可行性,并尋求實際用戶的有效反饋,以便更新開發設計方案。
“互聯網+”背景下交互體驗式開發的思考
由于現代人是視覺動物,人的眼睛作為最重要的感覺器官,是為大腦提供信息的主要渠道。現代消費者是否購買以及使用某個產品,第一印象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而第一印象通常在消費者看到產品的第一眼就會產生,此為視覺層面上的交互體驗,體驗好代表產品好看,即合眼緣,就能引導人去深入了解這一物品,進而產生深層次的交互體驗,物品的功能就在這種體驗中呈現出來,如果體驗不好,顯然功能多半不符合人的需求。由此文創產品若不能帶來良好的視覺體驗,很大可能就是失敗的產品,無論如何強調產品的文化屬性,依然不能讓消費者產生購買的欲望,文化屬性高,對于消費者來講不一定價值就高,消費者可能會花費一些金錢去欣賞,但不會購買更不會使用。
進一步來講,消費者是否選擇某個產品,產品的大小、產品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是決定性因素,產品越小,距離用戶越遠,消費者做決定的難度越大,反之消費者越容易做決定。具體而言消費者與產品的距離越遠,消費者越需要花費較多的精力去進行選擇,影響用戶體驗。這是從服務層面強調消費者的體驗。例如超市的促銷產品必須陳列在消費者最容易拿到的位置,就是要增強服務層面的體驗,促使消費者購買。所以文創產品開發設計也需要考慮服務層面的交互體驗,通過與消費者之間的廣泛交互,尋求消費者的需求或者通電,進而制定概念方案。
在產品設計上很多設計師會在單位面積內添加更多的內容或者加入更多的功能,以求獲得更高的附加值,但有時會適得其反。消費者選擇產品更關鍵的是產品能否刺激消費者的痛點,過多的功能看似覆蓋了消費者的各種需求,但實際上會造成消費者選擇困難,并產生焦慮情緒,進而影響消費決策。對于消費者來講這樣的體驗就會非常不好。文創產品開發中要凸顯的價值應當是文創產品所想要實現的主要功能,比如實用性,如鈦碗、鈦水杯這種文創產品(這一類產品是攀枝花特色文創產品),主要功能就體現在實用性上,即便是要體現文化內容,也是以實用為核心,稍微添加文化層面的內容,增強產品的藝術性。實際上文創產品之所以在目前比較小眾,主要原因就在于傳統意義上的文創產品的價值主要體現為收藏價值,想要促使文創產品市場規模擴大,調動文創產品開發團隊的積極性,顯然開發具有實用性的產品更受市場歡迎,只有把文創產品更多的銷售出去,其中的文化價值才能更為廣泛的傳播開來。
“互聯網+”背景下文創產品開發實例討論
基于上述分析,以實際的開發案例來進一步探索“互聯網+”背景下的文創產品開發。開發案例選取陶瓷包袋,陶瓷包袋屬于陶瓷飾品的一種,其開發方案如下。
首先,尋求陶瓷煲呔與傳統文化融合的方法,在開發中應當雜糅傳統的陶瓷工藝精粹,先進的制瓷技術以及一些流行元素(可基于互聯網檢索流行元素,5118這一平臺提供熱門詞搜索,能夠更快地找到流行元素)。并且善于利用傳統陶瓷文化中的元素來進行造型設計,并在韻律美感、層次等方面進行創意設計,如仿生設計,如模仿自然物體的造型特征進行設計,比如貝殼的結構形態,如此設計概念性的方案,并逐步去從材質等方面調整造型。
其次,陶瓷包袋開發既要具備與其他材質包袋設計開發相同的特性,也要具備獨有的創意和構思。在開發之初,就需要了解陶瓷材料,如泥料的特性,還要了解陶瓷技法,包括制瓷技術、裝飾手法等,如此才能在開發中確定現有工藝手段能否將方案實現出來,如果實現不出來,要么改進工藝,要么調整方案。當然由于陶瓷包袋本身是很新式的產品,自身就有創意性,只需要保證實用性,適當增強文化屬性、裝飾屬性,即可定義為高端包袋產品,同時制定好合理有效的營銷策略,擴大市場規模并不是難點問題。
最后,要開發消費者認可的陶瓷包袋,開發者就應當從心理學的角度去研究消費者的需求,即按照上文分析思路,多渠道收集消費者需求,了解了需求才能開發出具有市場的陶瓷包袋。在吸取包袋設計理念的基礎上,運用陶瓷藝術上的技法和新型的設計方式方法,從消費者需求出發,創造新的藝術形象,凸顯文化效果。
綜上所述,經過分析得出結論,“互聯網+”時代,由于消費者消費觀念的變化,對產品開發產生了重要影響,文創產品開發要滿足消費者需求才能獲得市場,而不至于孤芳自賞,因此提出交互體驗設計的理念,進而通過有效的渠道與消費者進行連接,共同參與進文創產品開發中,實現文化與創意的激烈碰撞,打造更有市場和文化價值內涵的文創產品。
(甘肅省蘭州城市學院)
參考文獻:
[1]劉青峰.常州運河文化文創產品開發研究[J].藝術科技,2019(05):7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