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揚
摘 要:簡要分析了新高考綜合改革對高中歷史教學的影響,研究了高中歷史教學評價中較為常見的問題,并圍繞運用多樣化評價方法、完善評價機制、基于評價結果優化教學等方面,就新高考綜合改革背景下高中歷史多元化評價策略展開探討。
關鍵詞:新高考綜合改革;高中歷史;多元化評價;評價方法
新高考綜合改革的實施對高中歷史教學造成了巨大影響,廣泛體現在課堂教學、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教學評價等多個方面。其中歷史教學評價需要向多元化方向發展,滿足新高考對不同學生的歷史科目要求,在全面培養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同時,幫助學生更加有效地適應新高考。
一、新高考綜合改革對高中歷史教學的影響
在新高考綜合改革“3+1+2”方案下,高中歷史教學受到了巨大影響,不僅體現在教學質量和效率上,還體現在教學評價的多元化上。針對選擇物理和選擇歷史的兩部分學生,歷史教學的目標和要求自然會產生差異,需要構建多元評價體系。與此同時,在新的教育形勢下,引導學生個性化發展,構建更加活潑、多樣、高效的教學模式,是提升教學水平的關鍵。
二、高中歷史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
(一)評價內容單向封閉
長期以來,高中歷史教學的評價內容都是由教師構建的,較為單向和封閉,缺乏開創性,學生參與度嚴重不足。在以成績為中心、以作業為輔助的評價內容中,歷史教學評價基本上只會關注學生對基礎歷史知識以及答題技巧的掌握情況,并不能對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進行全面評價,也無法針對學生群體乃至個體進行具體評價,難以支持新高考綜合改革背景下的歷史教學優化。
(二)評價機制不完善
目前高中歷史教學基本上就是以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而在新高考綜合改革以及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評價機制必須得到全面創新和完善。
(三)評價結果利用不足
教學評價的作用不僅僅在于反映教學情況,更要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學生面臨的困難,針對性地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教學優化,進而提高教學水平。然而目前高中歷史教學評價結果的利用明顯不足,以分數作為評價標準,無法支持學生持續提高歷史素養,也難以為新高考綜合改革背景下選擇不同首選科目的學生提供針對性引導和幫助。
三、新高考綜合改革背景下高中歷史多元化評價策略
(一)運用多樣化評價方法
在進行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積極運用多樣化的評價方法。常見的評價方法包括合作學習評價法、定性評價法、學生自評法、學生互評法、作業評價法等,需要教師根據實際教學需求靈活選擇與應用,盡量以最合適的評價方法保障評價結果的可靠性。
(二)完善評價機制
多元化評價的多元性體現在多個方面,包括主體的多元、方法的多元、層次的多元、場合的多元、內容的多元等,需要構建系統化、健全的評價機制支持評價工作開展。教師應當積極完善評價機制,并在實踐中根據多元化評價機制對歷史教學活動進行有效評價。例如,在教學“辛亥革命”這部分內容時,以其他班級歷史任課教師、教師自身以及學生作為評價主體,靈活運用包括合作學習評價法、定性評價法、學生自評法、學生互評法等在內的多種評價方法,針對選擇不同首選科目以及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評價,基于實際情況分別進行私下評價與公開評價,圍繞知識、技能、智力發展、能力發展、情感、個性等內容進行綜合化評價,真正做到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多元化評價。
(三)基于評價結果優化教學
在進行多元化評價的基礎上,教師還需要根據評價結果優化教學,針對不同學生提供合適的個性化指導,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歷史、適應新高考發展。
綜上可知,新高考綜合改革對高中歷史教學的影響體現在多個方面,教師需要準確把握新高考綜合改革的內涵,并在此基礎上積極探索歷史多元化評價體系的構建方法,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優化教學評價,增強評價結果的真實性、可靠性與有效性,根據評價結果引導和幫助學生學好歷史,發展核心素養,適應新高考發展。
參考文獻:
[1]明文利.從新高考談高中歷史教學模式的轉變[J].小作家選刊,2016(28):87.
[2]羅嬌.新高考形勢對高中歷史教學的挑戰及應對策略[J].新西部,2016(2):134.
[3]張宇豪.新高考與高中歷史的個性化教育[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9.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新高考綜合改革下構建甘肅省高中歷史多元化評價體系的策略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20]GHB0334)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