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曦
摘 要:隨著課堂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如何構建精準、管用的小學英語口語測評體系,已成為重要的課題。引入人工智能測評,推行“人機交互”語音識別系統,既是破題解困的現實之策,更是高質、高效的長久之道。
關鍵詞:小學英語;口語評價;人工智能
一、口語評價現狀“什么樣”——知其短才能補其過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能否準確評判學生的口語水平、能力,事關教學質量的方向標,堪稱口語課堂的“導航儀”?,F有的小學英語口語評價思想認知上有偏差,方式、方法上有落差,實績、實效上有溫差。其突出表現是:評價理念滯后,習慣于傳統思維和固有經驗,缺乏創新性;評價內容片面,不少教師偏重學生記憶單詞與口語發音,缺乏科學性;評價手段單一,往往以簡單檢測或達標活動代替教學評價,缺乏多元性。由此可見,轉變評價思維,改變評價方法,已成當務之急。
二、融入智能測評“為什么”——明其理才能解其惑
新時代的教育改革征程中,人工智能已經成為教學創新的“超級風口”,為教研高質量推進打開更大的可能性空間。人工智能以其特有的魅力、功力,正在加速拓展應用場景。引入和使用智能測試評價,有多維度的意義和功用。
1.智能測評有助于教學理念的更新
提升英語教學水平,實施口語智能化教學,對教師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教師在具備信息技術素養的同時,要將人工智能技術與英語教學有機融合。教師在學習、琢磨、推廣智能評價的過程中,意味著要面對更加豐富、多元的評價途徑,需要把握新方法、新技術,這將有效拓寬教師小學英語口語評價視野,轉變評價理念,鍛煉評價能力。
2.智能測評有助于補齊口語評價的短板
全自動化的評測體系融入了語音智能測評系統,能自動完成口語錄音的評分,其評分數據具有高穩定性和高可信度,可有效糾正口語測評的人為偏差,同時可減少教師的閱卷工作量。在傳統口語教學評價中,教師是評價的主體,對學生的口語學習主要以終結性評價方式為主。而在人工智能技術依托下的口語課堂,教學評價方式發生了巨大轉變。通過智能化教學平臺的跟蹤、記錄、評估,形成相應的智能分析結果,注重學生英語口語的訓練和提升,突破了學習英語過程中的“時空”界限,可以讓學生隨時隨地練習口語,并在第一時間將數據反饋給教師。教師根據大數據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形成性評價,關注個體差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自己的口語學習過程、學習成果進行評價,注重學生的自我評價結果;學生通過網絡智能平臺關注學生的學習成果,開展學生互評。教師在智能綜合測評、學生自評、互評的基礎上,對學生的口語學習做出終結性評價和反饋。
3.智能測評有助于調動學生主體的角色
人工智能測評,不僅有利于踐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還能大力推動口語教學模式的變革,促進口語教學向智能化方向發展,從而有效地提升口語教學水平。人工智能技術與口語教學的有效融合,豐富了口語的學習資源,創新了口語的教學方式與教學評價,拓展了口語學習環境。智能化的“云學習平臺”能幫助學生從單詞、篇章等多維度、多形式的趣味活動開始,練習英語口語,并通過實時評分與評價、建議,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優弱長短,明確努力的方向與方法,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掌握口語技巧。
三、激活智能評價“怎么辦”——找準道方能成其效
實行智能評價,貴在出真招,亮實招,重在以下方面靶向施策:一要下準智能評價“先手棋”。良馬見影而馳,智人先機而行。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以探索核心素養為主題,系統性、前瞻性地謀劃口語智能評價路徑圖,細化評價內容設置,完善評價體系,以高度的自覺做好智能評價的“提前量”。二要當好智能評價“主攻手”。為確保智能測評實效,必須統一認知,綜合資源,重抓兩個關鍵層面:領導層面,要發揮“領頭雁”效應,堅持親自過問、親自推動、親自督辦;教師層面,要自覺扛責上肩,磨煉新本領,發揮智能評價“主攻手”的作用。三要做熱智能評價“同溫層”。智能測評既是小學英語口語評價的一種新手段,又是一門新學問,必須堅持人機協同、師生協同、內外并舉、點面并進,常態化地營造智能評價、多元評價的共建共享氛圍。
總之,人工智能測評從聽、說、讀、寫全方位面向語言運用進行練習,實現外語教學和訓練上質的跨越,回歸外語學習的常識,是對傳統習題電子化的跨越。人工智能發音糾正和輔導,實現了外語語音教學從無到有的突破。行非常之事,當有非常之功。以智能評價探索為契機,能將小學英語教改推向一個新高度。
參考文獻:
[1]李鄭濤.人工智能時代:教育的“變與不變”[N].人民政協報,2017-11-01.
[2]王凱.人工智能應成為促進教育進化的良藥[N].中國教育報,2017-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