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旭萍,曹歌
(1.北京城市學院,北京 101399;2.吉林藝術學院,長春 130012)
戛納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和美國奧斯卡金像獎被譽為世界四大電影獎。從商業性和藝術性的角度來說,奧斯卡金像獎占據了強有力的位置。迄今已舉辦92屆,該獎項是美國歷史最悠久、最具權威、最專業的電影類獎項,它不斷地激發和鼓勵更多電影人創作出更多卓越的電影。與此同時,還為電影產業打開了更高標準的審美需求和更廣闊的發展前景。對電影行業從業者和學界研究人員來說,奧斯卡獲獎電影作品在行業內是高標準的標桿式內容,更具有研究的前瞻性和應用價值。
早期的電影海報更傾向于直截了當地將電影主題表現出來,作為電影的一種提示性存在。而現在的電影海報設計,不僅僅是電影視覺工作中的一個部分。在數字媒體時代中,海報也不單單是為了電影宣傳而產生的作品,現階段對電影來說,電影海報的功能更大程度上是激發公眾對影片內容的好奇,并引發進一步的觀看欲望。針對視覺語言符號在電影海報中的多樣化呈現方式討論內容如下:
從符號學視角出發,學者趙毅恒給出了很多定義和解釋,通過討論視覺語言符號與電影海報之間的關系,可以看出視覺語言符號對海報的作用和意義。視覺語言符號是指具有不同傳播功能的、又有不同分工的圖形和色彩的總稱。人類大腦三分之一的神經系統由視覺器官支配,通過視覺語言讓感覺器官感知表象的事物,再將其發送到神經系統得到訊號,它是意義的傳達,也是與自身的情感交流。視覺語言符號所具有的直觀性,讓人們感知視覺語言符號的獨特意義。其最終目的不只停留于眼前,更是為使人類突破視覺局限,且在跨行業傳播時,展現獨有的行業價值。
電影海報作為一種視覺語言符號的主要載體,將圖形、色彩、文字及情感運用其中,抓住視覺語言符號的特性將其延伸,切實地表達電影的情感、理念和中心思想,因此,視覺語言符號在電影海報中的合理運用是尤為重要的,這些視覺語言符號的完美呈現,能夠使人們帶著強烈好奇心和無比期盼的心情走進電影院。
每一個信息都是由符號構成的,而圖形作為視覺語言符號最基本的表現手法,能夠在一個二維空間中用輪廓來劃分和繪制多個空間的形狀。圖形作為海報的重要構成部分,通過設計清晰地傳遞影片信息,它突破了語言文字的局限,更能引發觀眾的內在思考。在迅猛發展的新媒體時代,電影海報應該考慮加入更多的交互方式和動態形式。但是,對于宣傳形式更強的電影海報來說,在二維空間的限定下,電影海報的圖形展現局限于靜態化。因而,在電影海報的制作過程中,設計師們應該將圖形與其他視覺語言符號進行最優結合,以便于更準確地傳遞電影訊息。圖像符號、指索符號和象征符號這三大類別,是皮爾斯的符號三分法。這里,我們主要談圖像符號和象征符號在電影海報中的設計應用。
1.圖像符號的易讀性
圖像符號是指符號形態與所要表達對象之間的結合。在電影海報的設計過程中,提取影片中的圖像符號,作為電影海報構成的主體,將某一場景或某一人物的幀動畫記錄下來,并在電影海報中展示,使影片更加引人注目。這種直接的表達方式,更具有影片傳達的準確性和易讀性。
例如在電影《好萊塢往事》的海報中(圖1),設計師將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和布拉德·皮特作為整幅海報的主要人物元素。影片中,風起云涌的變革時代,電視明星和自己長期合作的替身,也在苦苦思考著該如何找到屬于他們的立身之地,從海報中人物的眼神、著裝以及海報的背景,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這部帶有一點懸疑,且有西部復古劇情的影片的主要情節,它把我們帶回到了1969年的洛杉磯。

圖1 《好萊塢往事》電影海報
2.視覺象征符號的多維表達
象征符號是指符號本身的形態與所要表達對象之間并沒有直接的因果關系,但存在象征關系。視覺象征符號是根據歷史演變而來的,因此象征符號可因情感因素、地域環境、文化差異等硬性條件的變化而隨之改變。例如,不同的國家中,人們首次見面的禮儀都是不同的,即使他們要表達的情感是相同的,但選擇的表達方式卻截然不同。所以,象征符號同環境條件、宗教信仰及生活習性有很大的關聯性。獲得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的電影《寄生蟲》的海報(圖2),可謂將象征符號的象征性展現得淋漓盡致。影片講述的是一出父權家庭的黑色喜劇,寓意深遠,且值得觀眾反復玩味。影片記錄了一家四口皆是“純正”的無業游民,他們像寄生蟲一般地生活著,每天的日子一眼望到頭,可故事在金基宇靠假造教育資歷來做家教這一天開始發生了改變。在富豪家的工作經歷,使他們看到了巨大的貧富差距,一系列的離奇且出乎意料的故事由此發生。影片海報的設計耐人尋味,極具現代感的美學色彩,讓每一個人物都成為焦點。不難發現,海報上的每個人物的眼睛都被色塊覆蓋,有黑色和白色兩種,白色色塊下是富人,黑色色塊下是窮人。在電影中也是如此,地上生活著富人,地下生活著窮人。在電影海報的象征表達上,白色代表富人,黑色象征窮人,運用了象征符號來傳達不同階層的概念。若說海報視覺語言符號的展示,與人物本體緊密相連,那么,中間部分躺著的女富人手里的紅酒杯,則更似她自己的“血液”,而男富人的紅酒杯則穩穩地放在地面,這預示著男人的最終命運。海報左下方有一雙平放的腿,這無疑給觀眾帶來了視覺想象和思考,具備了耐人尋味的、懸疑的視覺效果。

圖2 《寄生蟲》電影海報
在電影海報的發展初期,文字首當其沖為海報設計做出了應有的貢獻。應該說,電影海報從視覺上離不開文字的支撐,文字是最直接的視覺語言符號。最初,電影海報的文字表現手法比較單一,大多停留于展現電影的主要內容,且直截了當地告訴觀眾電影的中心思想的層面。現在,電影海報的文字不只表達“份內”的事情,設計師們還在文字中融入更多的視覺藝術效果,把文字轉化為一種特殊的“符號”,這就更能體現創作者的情感升華,讓觀眾能夠通過對文字設計的欣賞和思考,更好地了解創作者的思想,喚起觀眾與創作者的情感共鳴。
電影海報為了起到更好的宣傳作用,文字的設計與排版需要隨時代的發展、觀眾審美需求的更迭而不斷改變,海報文字自身的表現力雖然有助于傳達和推動電影的情節,但力量畢竟是有限的,若處理好文字與圖像之間的關系,會使整幅海報極具藝術張力,從而激發觀影的主動性。電影海報設計中,通常會將文字進行高度的概括,將電影的看點清晰地表達出來。例如,獲得奧斯卡第92屆最佳視覺效果獎的電影《1917》的海報(圖3)中醒目的數字“1917”的背后,隱隱透出兩位士兵奮戰的場景,他們大步流星趕往生死未卜的戰爭前線,因為,前方有1600人等待著他們的救援。雖然這是炮火硝煙的戰場,但也是看到希望的曙光。海報設計充滿了希望和陽光,含蓄地透出最終的故事結局,這是文字設計和電影的完美結合。進一步推敲整幅海報的設計,其占據主體位置的“1917”字樣,選取較為粗獷的字體,一是為了反襯后面的畫面,二是為了強調主體基調,表達莊重濃厚的勝利心理,能夠迅猛地推動電影情節的發展。右下角的小字則選用較為纖細的字體,它沒有喧賓奪主,而是明確地傳達了該影片其他的相關信息,與主體字之間形成了一種相輔相成的視覺關系。

圖3 《1917》電影海報
色彩在電影海報設計中同樣起著重要的作用,作為一種具有裝飾性、象征性與文化性的視覺語言符號,色彩對于抒發情感、烘托電影氛圍都有卓越的貢獻。電影海報發展初期,色彩的選擇基本都處于十分關鍵的位置。1935年,史上第一部彩色電影《浮華世家》上映,是電影發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進步。根據劇情的發展變化,影片的色調也在不斷變化。應該說,色彩的象征性在不同的文化體系中是不同的,它們本身也都帶有專屬于自己的“座右銘”,例如,熱情、刺激、轟轟烈烈是紅色,使人興奮;沉靜、自由是藍色,使人憂郁;活力、青春是綠色,使人盡顯生機。在電影海報設計之時,設計師們必須考慮這些顏色本身具有的特性和感覺,再結合電影情節以及要抒發的情感,最終完成海報設計,因此,海報中色彩的選擇,既能代表電影人物所隱含的情感,也能讓觀眾從視覺上對電影有身臨其境之感。
例如,我們來看獲得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的《玩具總動員4》的海報(圖4),該電影是一部由喬什·庫雷導演的、將色彩運用發揮到極致的動畫長片。海報中,我們可以看到異常鮮明的色調組合,因為影片的類型決定了這一點。整幅海報的畫面色彩鮮活、對比強烈,色彩的飽和度極高。主要形象的顏色能夠清晰鮮明地表達其性格特點。雖然海報的顏色種類較多,但整體看上去,仍舊是十分舒適與和諧的視覺效果。這幅海報中多種色彩的組合與碰撞,產生了光芒四射的火花,通過巧妙的、符合色彩對比原理的色彩組合,完整而清晰地貫通了影片的情節,巧妙地抒發了電影的藝術情感。此外,電影海報的環境色也是十分重要的,影片《玩具總動員4》的驚險刺激的冒險過程,溫馨美好的結局,都已在海報的環境色的鋪陳下展現得淋漓盡致。

圖4 《玩具總動員4》電影海報
一部電影的基本格調通常在電影創作之初就已奠定,每一位導演都有自己的創作風格,從構思、創作、選角、拍攝到剪輯,融入了導演的個人情感,也彰顯了獨特的電影魅力。同樣,電影海報在創作之初,也融入了海報設計師的個人情感和思想,但這些東西都是凌駕于電影情節之上的。此外,不同的觀眾在觀看同一副電影海報時,他們所獲得的感受也是不一樣的。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會依據自己的視覺感受和心理需求來決定視覺的焦點,因此,電影海報的設計格調是一種電影情節、設計師思維和觀眾審美等多方面的審美集合體。
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影片《小丑》是一部迷人的影片,它不想被人靠近、而又急切地等待人們去了解它。電影中,一位笑意滿滿、自帶笑點的喜劇演員逐漸走向崩潰的邊緣。整幅海報的設計極具戲劇性,仔細揣摩,你會發現,《小丑》海報(圖5)中原本歡快、自由的舞蹈動作,看上去那么別扭和不盡如人意,小丑微笑的嘴角也如此暗淡無光,欲望被覆蓋,情感被傷害,再也沒有發自內心的微笑,他紅、黃、綠撞色的衣服和夸張可怕的妝容是“小丑”幻滅的象征。他的笑引人深思,似乎是對人性的蔑視,抑或悲傷過后、看淡一切的表演。當我們真正走進“小丑”的生活中,會發現,社會上種種殘酷的現實壓得你無法喘息,最終走向慘不忍睹的結局。《小丑》的系列海報將電影的魅力彰顯無遺,魅力只增不減,回憶永駐心間。

圖5 《小丑》電影海報
電影海報在興起之際,原本的目的只為影片的宣傳與造勢,現如今,電影海報的職能遠不止于此,它將視覺語言符號進行加工與再創作,以多樣化的方式呈現出來,傳遞電影的相關信息、喻示電影情節的發展、抒發主要的電影情感,彰顯電影獨特的魅力,賦予電影更高層次的藝術價值。
電影海報已經成為優秀電影展示其感染力的重要搭檔,是闡述電影內容的輔助手段,既達到宣傳影片的目的,又通過視覺語言符號的設計應用,給電影創造了額外的藝術享受。無論時代如何進步和發展,好的電影海報都是吸引大眾眼球的精神食糧。綜上所述,隨著電影產業的不斷發展,視覺語言符號在電影海報設計中的運用手法也會更為多樣化,電影海報設計師們也應該不斷探索,拓展電影海報設計的藝術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