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康
◆摘? 要:隨著國家機關事業改革,借助浙江省數字化改革的契機,特別是數字技術發展后,后勤工作的服務和管理模式需要適應新形勢,同時高校服務辦公需求也互換一種新的管理模式。在這樣的背景條件下和特定環境下,打造數字化后勤服務管理模式勢在必行,需要運用科技手段,多部門聯動,通過建立一套數字化后勤綜合系統平臺和組建一支高效精干后勤員工隊伍,提高服務質量,提升管理水平和保障后勤工作和能力。
◆關鍵詞:高校后勤;數字化;高效服務
古人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立德樹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高校后勤作為傳統的服務行業,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以“立德樹人”為本,發揮好其服務保障的職能。身逢我校奮進百強的重要歷史進程,作為學校后勤的主管部門總務處的一員,我想以人字模型,就總務處的工作談談關于數字化后勤的幾點思考。
人字模型,上接天線貫徹學校的方針政策與領導的指示,下連地線分成兩條路線服務好全校師生,一條是有效管理乙方單位提供優質服務,另一條是不斷創新后勤服務模式深化優質服務。
人字上接天線,提高站位,增強領悟力。后勤作為高校辦學和育人不可缺少的基礎保障,服務于教師與學生、教學和管理,我們必須始終保有激昂的斗志、堅定的信念,堅持以師生滿意度為標桿,助力百強大學建設。首先,時刻關注學校育人目標和百強發展的動向,及時向教職工傳達文件精神,在工作中結合學校的方針政策,隨時調整服務模式,助力學校的發展。其次,積極保持與乙方單位隨時對接、無縫鏈接,讓乙方單位充分融入我校的服務管理中,讓他們感覺到自己也是學校的一份子,助力學校的保障工作。再次,積極保持與服務對象廣大師生的互動,通過網絡平臺、服務職能,傳達學校政策、收集師生心聲,做好學校與師生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最后,及時將基層服務管理信息反饋給學校與相關職能部門,做好上傳下達,下情上報。
人字下連地線,永葆情懷,加強執行力。地線就是要站穩腳跟、扎根基層,用高效有效的行動力與執行力去實施。還需要具備堅守初心,守住底線的意志力;具備堅定夢想、無私奉獻的精神。后勤工作就是在這個“頂天立地”的意識下才能全部開展,全部保障,為學校的發展服務。
左撇,加強與乙方單位的合作互通、做好監督管理、做到量化考評。一是制定合理的激勵機制與獎懲措施,提高乙方單位的執行力、行動力與服務質量。乙方單位的員工是直接接觸服務對象的人員,能最直接地發現師生需求 ,產生創新思想。二是加強這支隊伍的培訓,提高知識儲備,同時堅持人才引進與內部培養結合,不斷優化人力資源結構,以更專業的能力進行工作。乙方后勤員工隊伍層次復雜,類別多,有最基層的掃地保潔員,也有畢業于物業管理的高材生。對于新的事物的接收能力特別是新技術下的服務操作也能力不一,創新力亟待加強。而且他們的人事屬性又不屬于學校,管理和監管的難度比較大,需要從制度上入手,措施上實行,獎懲得當,激勵得當,讓該隊伍充分發揮出他們的能動性與創新力。
右捺,作為學校后勤部門管理人員,需要開拓視野,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更新高校后勤的服務管理模式。隨著國家機關事業改革,借助浙江省數字化改革的契機,特別是數字技術發展后,在“互聯網 +”時代,以“兩微一端”(微博、微信和 APP)為代表的新媒體飛速發展,我們后勤也要緊跟時代的步伐,迅速轉變服務理念,變革服務模式,加速推進后勤信息化的征途,努力朝著“數字后勤、智慧后勤、創新后勤”的目標邁進。后勤部門的管理人員要充分認識到國家大環境的發展,意識到自身的使命和任務。我們理應擁抱變革,數字后勤通過引進專業公司建設一站式網上服務大廳或開發后勤服務 APP等方式,將多個群體連接起來,搭建跨界整合且全面實用的資源共享平臺,打破信息壁壘,實現數據信息實時傳遞,滿足廣大師生需求。將報修、送餐、點餐、購物、自習、聽講座等后勤服務搬到線上,一鍵直達的線上服務更加強調用戶體驗,進一步協同后勤各單位提供便捷、優質、個性化的服務供給,增強師生滿意度。智慧后勤還要與廣大師生雙向互動,及時獲取師生的體驗和意見反饋,及時改進工作中的不足,不斷優化服務。認真用好新媒體,不斷改進方式方法,推動后勤服務模式改革創新,構建開放、智慧、共享、協作的后勤服務模式。創新后勤,創新后勤管理模式,創新后勤運營模式,通知數字化手段,每天監測后勤服務與設施設備運行情況,遇到問題緊急報警,及時處理,設置設施設備預警系統。通過科技手段,及時處理師生的需求,讓師生跑零次,上門做好相應服務,設置服務反饋評價系統。線上做好服務的同時,線下做好維護,管理好人員、維護好機器、巡視好校園、處理好每個角落信息,通過系統的聯動、服務人員的聯動,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在邁向“數字后勤、智慧后勤、創新后勤”的征途中助力學校實現百強建設的宏偉目標。
高校非常重視數字化校園建設,已經陸續建立了數字化校園建設平臺,后勤服務和管理是其中重要組成內容之一,廣泛的采取智能化設備和計算機網絡,是當今大勢所趨的管理模式,我校的網上報修、網上預約校車、網上訂餐、網上超市、網上預約會議室、自助文印等服務都深受廣大師生的歡迎和喜愛。希望高校后勤管理數字化與“人字模型”的結合,讓后勤工作邁向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成和平,甘永洪.構建高校后勤成本管理模型的思考[J].成都工業學院學報,2014,17(02):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