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平波
◆摘? 要:生物是初中階段重要基礎學科,初中生物課程不僅具有較強的理論性,還具有一定的實踐性。加強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信息技術運用,能夠讓課堂教學更加直觀形象,不但可以喚醒初中生的探索熱情,還能改善課堂教學環(huán)境,從而提高初中生學習效率。本文將對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特點加以探討,并提出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信息技術運用的策略,希望能夠為相關教學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信息技術;運用策略
信息技術在教學領域中的運用較為廣泛,它不僅能夠通過數(shù)字技術讓教學情境直觀再現(xiàn),還能打破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讓教學更加靈活。加強信息技術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生物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的運用優(yōu)勢
(一)讓生物學與生活聯(lián)系更加密切
生物學科是研究自然界生命從發(fā)生都發(fā)展過程和現(xiàn)象的自然學科,其中包含了動物學、植物學和微生物學相關知識,與人的日常生活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人類也是大自然生物圈中的一部分,需要遵循者生態(tài)發(fā)展的規(guī)律。因此,在生物學教學中,教師需要盡可能喚醒學生對于生命的理解。在以往的生物教學中,教師會采用掛圖和動植物標本給學生構建直觀的教學情境,而進入信息時代之后,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讓這種教學方式更加靈活。
(二)提高學生實踐學習的效率
生物學教學中涉及到許多具有實踐性的教學活動,例如:在進行“認識生物”教學內容中,需要學生掌握科學的觀察方法,借助于放大鏡、顯微鏡、望遠鏡等進行觀察,利用攝像機等工具記錄觀察的全過程;此外,學生還需要走出課堂進入到校園、公園以及鄉(xiāng)村,對生物的種類進行調查和歸類。因此,生物教學中涉及到學生親身實踐的內容較多。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增加了學生實踐活動中的工作量,而利用信息技術,則能夠讓這些實踐性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
(三)對抽象知識進行動態(tài)展示
初中生物課程中,許多生物相關的知識能夠在學生日常生活中直接找到來源,但是,有些知識比較抽象。
例如:《生物系統(tǒng)組成》課程中,介紹了生物系統(tǒng)中,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儲存來自陽光的能量,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生產者;動物在生物圈中則扮演者消費者的角色,他們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等;而細菌者被視為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分解者。學生在學習此類內容中,需要通過自己的抽象思維,才能真正了解生物系統(tǒng)中不同物種之間的關系。
如果采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這能夠對讓生態(tài)系統(tǒng)發(fā)展的過程直觀、動態(tài)的展示出來,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相關知識,實現(xiàn)知識的拓展,還能讓學生對初中生物更加感興趣,從而產生自主探索的動力。
二、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信息技術運用的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直觀展示
學習興趣是學生實現(xiàn)自主探索的源動力,生物學科的內容雖然來源于生活,但是涉及到的知識面較廣,許多知識高于生活,學生需要通過想象才能對生物學相關知識產生一定的了解。
比如:在人教版七年級生物教材探索板塊中提到了“鼠婦”和“黃粉蟲”,對于生活經(jīng)驗并不豐富的初中生來講,這些生物顯然比較陌生。而從教材中插圖來觀察這些生物,影響到學生的辨識度。
教師在教學前,在網(wǎng)絡上下載這兩種生物的視頻,將他們生活的環(huán)境以及生活習性一并用多媒體動態(tài)地展示出來,將會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這兩種生物,從而提高生物課程的教學效果。
(二)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生物學知識拓展
學生在學習初中生物學知識中,掌握的信息量越大,學生對生物理解程度也會越深,對生物學科興趣越濃厚。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從網(wǎng)絡上下載與教材內容有關的資料和視頻,擴大教學資源,實現(xiàn)生物學知識的拓展,能夠增加學生的知識量,提高學生探索積極性。
例如:在“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教學中,教材中對螞蟻和蜜蜂的生活習性進行了簡單的介紹:“成千上萬的昆蟲生活在一起,組成一個大家庭,家庭成員之間分工合作。”此類對生物生活特點進行的簡單介紹,激發(fā)了學生求知欲望后卻戛然而止,往往會讓學生有著“意猶未盡”的感覺。
對于此類情況,教師可以在教學準備階段,利用網(wǎng)絡資源收集關于螞蟻和蜜蜂社會分工的相關視頻和圖片資料,在課堂上進行播放,實現(xiàn)生物課堂知識的拓展。這樣不僅能夠開闊學生眼界,還能對生物之間常見的捕食關系了解得更加透徹。
(三)利用信息技術實現(xiàn)翻轉課堂教學
將信息技術應用到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錄制成短視頻,通過網(wǎng)絡傳輸?shù)綄W生的終端設備中,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通過視頻進行生物課程預習,掌握生物課程中的知識點,找出自己理解困難的部分,在課堂上加以質疑和合作討論。同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通過網(wǎng)絡將測試題目傳送給每個學生,對學生的預習情況加以測試,從而掌握學生學習情況,以便在翻轉課堂上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和點撥。
(四)利用信息技術實現(xiàn)線上教學
信息技術是在計算機和網(wǎng)絡技術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具有開放性的特點,能夠讓生物教學擺脫課堂時間和地點的限制。讓教學更加靈活。
例如:在新冠疫情爆發(fā)后,全國范圍內加強了疫情管控,許多初中學校采取了線上教學,利用信息技術構建了線上教學平臺,教師可以通過與學生進行視頻,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進行遠程教學。
信息技術讓生物課堂擺脫了時空以及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桎梏,課堂教學方式變得更加靈活,教學手段變得更加多樣,從而促進了教師教學能力的不斷提升。
三、結束語
信息時代下,教師需要充分認識信息技術在生物教學中的優(yōu)勢,豐富對信息技術的認知,加強信息技術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靈活運用,讓生物教學變得更加直觀話、動態(tài)化,從而提高初中生物學科整體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韋志才.芻議生物教學中信息技術的運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4:257.
[2]陳姣.信息技術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環(huán)球慈善,2020:42-42.
[3]馮敏.芻議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策略的運用[J].女報:家庭素質教育,2020:243-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