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中國制造2025”等新興詞匯的新產業變革來臨,新工科教育理念也逐漸出現在教育領域里。對于大部分高職院校而言,將思想政治逐步融入高職院校的教學改革、課程中、管理中,能有效樹立學生的學習目標,激發學習興趣,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學生觀。文章以杭州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專業的機械制圖與CAD課程為例,探討高職院校課程思城的瓶頸問題和相應對策,為高職院校開展課程思政提供思路。
◆關鍵詞:高職院校;思政課程;瓶頸與對策
高職院校中,機制制圖與CAD課程是機械專業大一新生的必修課,而我國目前的初高中思政教學大部分只以學習目標為重,將相關思政課程轉為語數英等常規課程,因此,由高中段上來的新生很難接受思政課程,存在思想上的誤區。這就要求上課教師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將思想政治逐步融于高職學院的教學改革、課程、管理等多個方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學生的學習目標,以無聲的方式轉變為高職教育教學辦法,充分挖掘課程思政內涵、精神,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一、高職院校課程思政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結合目前高職院校針對機械專業的思政課程,以機械制圖與CAD課程為例,機械制圖與CAD課程作為多種專業課基礎,在這些基礎課程中,不僅要開展理論教學,對學生講授一些基本的制圖標準,更要讓學生不斷練習并掌握制圖方式。目前而言,對于機械制圖與CAD課程來說,還存在著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傳統的教學模式
從教學理念來看,長久的理工科教學理念以課程知識和能力培養為重,缺乏對于思政概念融入教學理念。從課程設置、課程教學材料和教學旁聽的結果來看,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的機械制圖課程并沒有融于思政課程的理念。從教學方式來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比較少,一般以課程的一半時間講授和一半時間繪圖操作的方式進行教學,且一般以大班教學為主,課堂紀律不易掌握,且教學效率較低。且對于制圖標準的教授,基本是灌輸式教育,讓學生死記硬背,反復抽查,應付考試。從教學內容來說,教師常以課本為主,課本案例過于枯燥陳舊,與之后產業所需的產品設計相差太大。
(二)學生主體的特點
由于多數高職新生是考試不理想或者高中成績偏中下。因此這門課程的教學對象普遍存在由于學習基礎薄弱而產生的學習興趣不高、自卑、集體榮譽感低等心理問題,同時存在網絡依賴癥、學習能力差等特點。這樣的學生進入大學后,由于環境的變化,大部分高職生很難適應以課堂為中心的教學形式,從而迷失學習方向。
二、針對高職院校課程思政教育的有效對策
在機械制圖與CAD課程中,主要可以融入工匠精神、團隊合作、遵紀守法等思政理念,又結合相關課程激發愛國主義情況、責任意識,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職業觀。
(一)創新教學內容
針對該課程的教學,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作為教學案例,授予基礎知識的同時增加學生的上課興趣。結合思政理念,在具體教學工作中,從生活引入課程,將主圖發展中發生的歷史事件等引入課程教學,培養學生樂觀生活的情懷,增加文化自信。
(二)改變教學方式
隨著科技的發展,3D打印、虛擬現實等技術的引用和發展,對于傳統教學也有很好的運用。對于第二章的投影基礎知識教學,可以利用網絡平臺和虛擬現實技術,讓學生本人置于虛擬平臺營造的場景,全方位的了解投影的原理,同時加入哲學思想和藝術欣賞,從世界名畫中領會投影的奧妙,培養學生藝術情懷和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觀察事物的思想。
(三)轉變教學角色
專業教師不僅是教授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更是要結合思政理念,本質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工作態度。從制圖基本知識和技能這一章中,強調國家標準的嚴肅性和科學性,培養學生遵紀守法意識和嚴謹的工匠精神;介紹標準件和常用件,從產品質量與成本角度培養學生的成本意識和保密意識;從裝配圖這一章中,增強團隊合作的精神和溝通能力。
(四)更新評價體系
為了更好的將思政融于專業課程,對于教師和學生分別更新評價標準,不僅是對于專業知識的評價,更要加入思政目標的評價。在機械制圖課程評價體系中,除了教學計劃實施情況和學生專業知識技能掌握情況的評價,可增加產品成本意識形成、工匠精神培育、哲學意識、愛國情懷等評價目標。雙方互評的模式,既增強了學生與老師的互動,有很好的促進了教師教學能力的增長和學生對于課程的理解。
三、結語
機械制圖與CAD課程是機械專業的基礎課程,也是承接高中學生到高職院校學生的轉變課程,因此融入思政理念,增加學習能力和培養優良的學習態度很有必要。對于每個章節融入的思政元素的方式,對于后續專業的課程思政改革也有很好的借鑒作用。未來的教學模式,必定會轉變為多種理念的融合課程,本課程的改革為高職的工科專業課程發展中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趙仕宇,郭麗霞,陳小梅.“機械制圖與CAD”課程思政育人教學效果評價標準探究[J].機電技術,2019(02).
[2]劉衛,覃繼兵.新工科背景下高職機械制圖與CAD課程思政探索與實踐研究[J].時代農機,2020(02).
[3]王琪.微時代高職思政教育的問題與對策[J].遼寧高職學報,2021(02).
[4]謝文.工學結合背景下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的挑戰與對策分析[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4(01).
作者簡介
錢曉玲(1993.06—),女,浙江嘉興,助教,工學碩士,主要從事思政教育和大學生創業研究。
基金項目:杭州職業技術學院黨建與思政工作研究會立項科研項目“高職院校課程思政的瓶頸與對策研究——以機械專業為例”(Dy2021012);杭州市學校共青團研究課題“家庭環境對青少年的價值觀人生觀影響研究”(hzxx20056);杭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常規性課題”高水平專業群建設”背景下高職學生思政現狀探究”(M21JC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