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榮升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0-5042-3376
摘? 要:自21世紀以來,中國教育部高度重視推進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并相繼出臺了諸多關于高校思政教育網絡建設的若干意見,這也使越來越多的高校將網絡作為思政教育工作的主陣地,進而打造出許多具有服務性、知識性、思想性與趣味性的思政教育網絡。該文對當前中國高校思政教育網絡建設中所面臨的問題進行了淺要的探討,以此分析高校思政教育網絡建設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了解思政教育網絡建設的主要流程,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以期能夠幫助高校更加高效地開展思政教育網絡建設工作。
關鍵詞:思政教育? 網絡建設? 問題?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0?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1)03(b)-0134-03
On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the Network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AI Rongsheng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150022? 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21st century,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a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promo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has issued a number of opin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et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makes more and more colleges take the network as the main posi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and then create man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etworks with service, knowledge, thought and interes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et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alyzes the shortcoming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etwork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stands the main proc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etwork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on this basis so as to help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etwork construction more efficiently.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etwork construction; Problem; Strategy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校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積極開拓網絡陣地,從而打造出許多特色鮮明的思政教育網站或網頁。對于思政教育類的網站,人們又將其稱之為紅色網站或德育網站,究其原因在于這類網站能夠方便思政教育工作者更加高效地開展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精神等思想政治文化宣傳,進而使廣大受眾能夠通過訪問這些網站來培養自身的思想觀念,牢固自身的政治觀點,并養成良好的道德規范,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水平,從而使其真正成為現代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棟梁之材。為此,對高校思政教育網絡建設中面臨的問題及其解決策略進行探討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1? 高校思政教育網絡建設中面臨的問題
現如今,中國已經正式邁入了信息化時代,大學生在日常學習及生活中也愈發依賴于互聯網。高校作為培育人才的重要搖籃,更需要利用互聯網來加強思政教育宣傳工作,這也就需要其打造屬于自己的思政教育網站,確保網絡主陣地能夠充斥著正確、健康、積極的政治思想,進而使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能夠樹立正確的三觀,使其真正成為社會所需要的棟梁之材,這也是高校在網絡環境中開展思政教育文化宣傳工作的最終目標。目前,我國教育部對高校思政教育網絡建設工作愈發重視,關于高校思政教育相關課題也引發更多人的關注,一些高校網站已經逐步顯現出其積極的作用,不過還有一些高校在思政教育網絡建設中所取得的效果卻并不理想,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
1.1 高校思政教育網站長期處于分割、獨立、分散的狀態
就目前來看,雖然高校思政教育網站遍地開花,但這些高校所打造的思政教育網站卻并未進行廣泛的聯合。所謂的聯合是指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分布于不同地域的高校所打造的思政教育網站聯合。由于我國并未對高校思政教育網絡建設進行一個宏觀性、全國性的規劃,而且各個高校在地域上的分散,使得這些高校所打造的思政教育網站長期處于相互分割、獨立、分散的局面,網站與網站之間不具備鏈接通道,而且缺乏區域性、系統性的鏈接,對于跨區域、跨系統性的鏈接則更少。據相關調查表明,仍舊有將近三成的高校思政教育網站難以鏈接至其他高校的思政教育網站。另一方面是同一高校需要確保所建立的思政教育網站能夠聯合起來,這些網站有些隸屬宣傳委,有些屬于學工部,還有一些則是由學校系部所設計,或是共表團委會設計的思政教育網站,而這也造成高校的思政教育網站未能發揮其應有作用。
1.2 不同高校思政教育網絡建設水平差異明顯
就目前來看,很多高校在開展思政教育網絡建設過程中,因其自身建設水平的差異,使其建立的思政教育網站差距非常明顯,這種差距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第一,一些高校所建立的思政教育網站頗具特色,而且頁面設計也比較規范,網站布局合理且美觀,但還有一些高校建立的網站在布局上并不合理,或是字體較小,或是缺少圖片,網站內容顯得過于單調,進而造成網站的吸引力較差;第二,部分高校所建立的思政教育網站在欄目設置上過于繁雜且標準不夠統一,雖然其內容比較豐富,但正是因為欄目設置的問題,使得訪問者很難有較強的興趣去逐個瀏覽;第三,部分高校對思政教育網站的維護力度不夠,一些網站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進行維護,大學生在訪問這些網站時則經常出現網頁不響應甚至訪問出錯的問題,這也造成網站資源難以實現高效的共建共享,從而極大影響了高校的思政教育宣傳效果。
2? 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建設的幾點思考
2.1 從國家層面統一規劃和管理高校思政教育網站建設工作
當前,我國高校開展思政教育網絡建設已經進入了中期階段,國家對高校思政教育網絡建設工作也變得更加重視,并正式成立了統一指導小組來幫助高校開展思政教育網絡建設,以此切實提高高校的思政教育網絡建設水平,實現對網站建設的科學規劃與管理。就目前來看,我國以宏觀層面對高校思政教育網絡建設進行了綜合、全面的考慮,并制定了比較長遠的規劃,實現統籌兼顧,對思政教育網站建設標準進行了統一制定。同時,我國黨委積極發揮自身的統一領導作用,明確要求高校需要成立相應的黨委領導小組,并由校領導來擔任小組組長。該小組主要負責思政教育網絡建設任務,小組成員則主要由各部門人員來擔任,例如:宣傳部人員、網絡技術部門人員、學生部人員等,從而使思政教育網絡建設被正式納入到高校發展總體規劃之中,切實提高了其網絡建設水平,使網絡真正成為了向大學生開展思政文化教育宣傳的主陣地。
2.2 充分借助網絡平臺整合思政教育資源
現如今,高校開展思政教育網絡建設已經成為新時代的發展趨勢。對于高校而言,必須要結合互聯網技術的應用特點及思政網絡建設要求,對具體的思政教育網絡管理體制進行建立,確保各個部門的相關職能得到明確,使經費、組織、制度等各個方面得到全方位的落實。高校還需要積極統籌和集中所有力量來開展思政教育網絡建設,確保打造的思政教育網站能夠實現精品化建設,使網站格局及內容得到統一協調。同時,還要防止出現重復建設的問題,使不同部門的思政教育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切實做好思政教育網絡建設宣傳工作。
2.3 加強校際合作,打造思政教育聯盟
大學生作為國家未來的建設者與接班人,必須要培養其愛國精神與家國情懷,使其具備馬列主義思想,這樣才能使其更好地承擔起自己應盡的義務與責任。我國需要在全國范圍內建立相應的思政教育網絡聯盟,以使分布于各個地區的高校能夠將各自身的思政教育網站進行集合起來,進而徹底打破其各自為政、相互分割的封閉局面,實現對思政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并避免出現重復建設,使不同思政教育網站能夠真正實現互聯互通,進而發揮出強有力的聯盟教育作用。在此過程中,我國需要先對一些建設成熟且有較強影響力與知名度的高校思政教育網站進行聯合,如紅旗在線、先鋒網等。通過提供彼此互通的網站鏈接,以此真正實現思政教育資源共享,彼此之間能夠相互交流思政教育經驗,這樣學生也能利用這些網站來了解到更多的思政教育內容,使思政思想得以在網絡中開展交流與辯論,進而增強彼此之間的思政了解,幫助大學生群體更好地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思想觀,并堅定自身的政治信念,提升其自身民族自豪感。
2.4 增強網站對大學生群體的吸引力與影響力
高校在思政教育網絡建設過程中,必須要具備鮮明的思政教育主題,在思政教育內容上也要進行不斷的豐富,確保思政教育網絡在開展工作過程中實現寓教于樂的目的。思政教育網絡應充分利用互聯網所具有的交互性和開放性特點,使思政教育能夠將服務和教育進行有機結合。除此之外,高校需要以思政教育任務為依據來設置網站欄目,如時事傳真、兩課學習、雙學園地、BBS論壇、心理輔導等。最后,高校在思政教育網絡建設中還要豐富教育形式,例如:多媒體課件、理論文章、音頻、視頻等,利用熱點問題來開展適時的專題線上討論,確保思政教育內容能夠聯系實際、貼近生活,將思政教育和學生的日常學習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這樣才能提高網站對大學生群體的吸引力與影響力。
2.5 重視政工人員網絡技能與教育能力培養
高校在開展思政教育網絡建設中,還要確保政工人員能夠樹立正確的思政教育理念,培養其與時俱進的精神,使其能夠在不斷學習互聯網技術的同時,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使其更好地開展網上思政教育工作,提高思政教育成效。同時,作為政工人員,還要對網絡中的信息動態予以實時掌握,積極參與線上研討,確保自身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充分發揮引導作用,使思政教育更具實效性與針對性,進而使思政教育網絡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得到及時、高效的解決。
2.6 加大思政教育網站宣傳力度
高校在思政教育網絡建設中,要想確保網絡思政教育功能的充分發揮,就必須要加大宣傳力度,而這便需要高校能夠加強和各大網絡門戶或搜索引擎的合作關系,確保更多的人能夠搜尋到高校的思政教育網站。同時,還要采取更多宣傳形式來加大網站網址宣傳,例如:高校與電視臺建立合作,用電視廣告的形式將自己的網址宣傳出去,以此擴大高校思政教育網站的影響力與受眾規模。除此之外,高校還要將思政教育作為大學生的必修課程,將思政教育考核內容放到網站中,以此引導大學生訪問網站來進行學習,這樣才能使思政教育網站的教育功能得到充分發揮。
3? 結語
總而言之,高校在開展思政教育網絡建設時,必須要將網絡作為載體,以確保思政教育工作能夠充分利用網絡的開放性和普及性來擴大覆蓋范圍,提高思政教育影響力。隨著思政教育網絡建設的不斷推進,互聯網終將成為高校開展思政教育工作的主陣地。
參考文獻
[1] 嚴波,王勇,桂巧玲.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評[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19(6):86-96.
[2] 王穎,楊轉珍,侯廣斌.新媒體語境下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問題探析[J].理論導刊,
2016(12):101-104.
[3] 謝金迪.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途徑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32(5):126-129.
[4] 何香明.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問題與對策研究[J].鄂州大學學報,2017,24(1):5-8,11.
[5] 張美紅.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安全觀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J].漢字文化,2018(22):152-153.
[6] 呂欣.試論高校思政課線上線下的混合教學模式[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2020(10):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