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莉娜
【摘要】在初中體育教學中,以往的授課模式已不能滿足學生的真實需求。教師應憑借先進理念對授課成效進行反思,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對授課手段進行創新,燃起學生參與的熱情,設置專業的管理體系,強化體育意識,加強雙向互動,借助比賽來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突破當前的困境,構建出高效教學。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困境;對策分析
在新時期的體育教學中,學生通過參與鍛煉可以放松原本緊繃的心情,極大程度地緩解課業壓力,保持較好的精神狀態,從而更好地投入到各科的學習中。但初中體育在新課改下暴露出諸多問題,受重視度不足,授課的有效性缺失,甚至課堂被其他學科占用。面對這種情況,教師應結合實際情況對授課模式進行有針對性的創新,對教學中的不足進行彌補,制定出與學生的真實需求相契合的授課方案,使整體的教學質量在相應程度上得到提升,使學生在新的體驗中朝著健康的方向成長,身體素質得到提高,以適應日后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
一、當前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困境
(一)教學方式固化
部分教師在體育課堂中沿用著略顯落后的授課方式,教學理念也與時代進步的軌道有所脫離,只關注最后的體育成績,而對體育的實踐性有所忽略,灌輸較多的理論,使課堂呈現出枯燥感,導致學生的潛能得不到有效的釋放。
(二)重視度不足
初中生的學業壓力開始增加,家長及教師更注重文化課的成績,而對體育教學的重視度不足,不能開展有針對性的訓練。學生更喜歡自由活動,缺少參與鍛煉的意識。同時,學校的部分體育設施老舊,整體建設不夠完善,足球和田徑場與實際需求不契合,羽毛球、網球等體育器材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損,沒有定期維護,妨礙了學生的體育鍛煉。
(三)缺失有效性
新課標下的體育教學以快樂為主線,融入健康的理念。但教師在授課時缺少相應的理念,而且對授課目標有一定的誤解,為了保障學生的安全而降低體育鍛煉的難度與強度,對學生行為有不同程度的限制,采用過多的游戲環節而忽略體育技能的鍛煉。部分教師在授課時誤解快樂教學,使自由活動占據過多的課堂時間,訓練的時間不足,使學生身體得不到有效的鍛煉。
二、當前初中體育教學困境的突破策略
(一)尊重個性差異,強化體育意識
初中生的獨立意識已開始覺醒并付諸行動,在課堂中呈現出個性化的差異。教師應對學生給予極大的尊重,對授課模式進行有效的調整,利用多樣化的手段來強化學生的體育意識,滿足學生的真實需求。
教師需巧妙地將體育理念融入授課各環節中,給學生帶來全新的體驗,使之能夠配合后續的課堂活動,身體得到極大程度的鍛煉,養成在大課間或生活中參與體育活動的習慣。例如,在跑步教學中,因運動的強度較大,且有一定的枯燥性,教師可以通過互動或日常觀察對學生的體能進行較為全面的了解,繼而設計相應的訓練并靈活地對強度進行調整,使學生不再畏懼,能夠在適度的鍛煉中感受到體育的魅力,同時對自身體能的不足加以彌補。教師還可以借助龐大的信息資源講解田徑運動員的諸多事跡,激發出學生的體育意識,使學生萌生民族自豪感,樹立起自信,希望成為體育健兒,從根本上轉變學生的思想。
在實踐中,教師應放低姿態,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設計出不同層次的授課方案,滿足每位學生的需求,使學生感受到被尊重,更愿意配合,實現共同進步。例如,在立定跳遠的教學中,根據學生的能力情況,教師對訓練的標準進行靈活的調整,避免訓練標準過高而打擊學生,使之參與熱情消散,整體氣氛過于沉悶。具體而言,對于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降低訓練的難度,先調起其參與的主動性,繼而根據其進步情況做相應的調整;對于能力較強的學生,提升鍛煉的難度,使之迫切地想參與,打破以往的記錄,從而極大地提升能力;部分學生對各項體育活動有極大的興趣,教師可以為其設置更高層次的難度,帶有一定的挑戰性,使之嘗試朝著更高的水平前行,釋放出潛能。
教師通過個性化授課,使每位學生都能飽含熱情地參與進來,讓其身心的需求得到極大程度的滿足,繼而感受到體育的魅力,在生活中運用所學的體育技巧去鍛煉,使課下生活愈發豐富,放松心情后更好地參與課堂活動,并培養了創新意識,個性在全新的平臺中得到發展。
(二)創新授課手段,燃起參與熱情
在新課標下,體育教學內容需要得到豐富,才能跟上時代進步的潮流,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需求,呈現出時尚感,增強體育的趣味性,散發出一定的吸引力,給學生帶來新穎的體驗,燃起其參與的熱情,打破以往的困境。在初中體育課堂中,教師憑借先進的理念,依托龐大的資源和多媒體等設備向學生展示多種不同的體育活動,豐富授課內容。
例如,在講解百米跑時,教師在講授常規內容后,引入當下學生較為喜愛的體育項目,讓其從排球、武術、網球和健美操等項目中進行相應的選擇,使學生的個性能夠在課堂中得到釋放與發展。教師還可以組織一些大型的體育活動,融入游戲環節,增加學生的運動量,使之看到體育課程的價值,體會到不同活動的趣味性,看到自身的優缺點,在活動中借鑒經驗,尋求幫助,滿足自身的真實需求,獲得不同程度的進步?;诖耍處煈獙w育教學內容進行相應的豐富,設計好各項目的比重,采用差異化的授課模式,鍛煉學生的身體,使學生不會因不滿足自身需求而退縮。
在體育鍛煉前,教師需要講解各項活動的技巧,使學生通過小組配合的方式完成技巧的鞏固,做到標準化,從而在活動中更好地運用,彰顯體育的價值。教師還應組織訓練前的熱身,使學生明白準備活動的重要性,做到科學鍛煉,并在運動結束后進行適度的放松,使學生養成相應的習慣,極大提高身體素質。在新課改下,教師要對授課的成效及時反思,設置相應的考核標準,契合不同層次學生的能力,使學生產生一定的成就感,飽含熱情地參與后續多樣化的體育活動。
(三)設置專業管理體系,提高認識水平
師生應提高對體育的認識,做到相互配合,活躍課堂,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釋放出潛能,滿足學生的個性需求。教師可以通過以賽促學的方式營造“趕超”的氣氛,增強班級凝聚力,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使學生在小組合作中更為默契。學校應支持和滿足教師的需求,提高教師的待遇,保證體育課與眾多文化課具有同等的地位,使師生形成較強的體育意識,感受到校園內的體育氣氛。
學校應將眼光放長遠,針對體育器材及設施設立專業的管理體系,完善體育場地建設,提高體育器材的利用率,強化學生的體育技能,體現體育的價值。為保證體育器材管理的有效性,教師在申領前需要進行相應的登記,也可以上報新體育項目,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建設。管理人員要及時對體育器材進行維修,對體育場地進行保養,保證體育教學的專業化,還應結合實際需求購置新設備,以滿足教師教學和學生運動的需求。
在新時期,教師應做好自身的定位,發揮點撥引導的作用,為更好地向學生傳授體育技能,需要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爭取學生的認可與配合,實現學生共同進步。
(四)注重雙向互動,形成體育素養
在實際授課中,體育教師應結合初中生的年齡和情感特點,對授課方案進行靈活調整,燃起學生的熱情,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教師應注重雙向互動,關注學生在新模式下的體驗,使其內化理論,通過實踐來提升體育技能,也能夠讓其感受到教師的關心,表達出對體育的喜愛,促進溝通,實現心靈交匯,從而迫切地參與體育活動。教師不再嚴肅地對學生提出過多的訓練要求,而是與其共同參與活動,以朋友的方式相互交流,讓其認識到陽光向上的心態在體育訓練中極為重要,通過樹立榜樣來感染學生。
例如,在乒乓球的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對技巧進行掌握和鞏固,并通過課堂比賽來激發學生鍛煉的熱情。教師也參與其中,在有需要的小組中充當組員,或者成為比賽中的裁判,也可以從旁觀察,對學生的體育技能進行相應的指點,講解正確的方法,與學生共同對體育知識與技巧進行探討,激發出學生對體育的學習熱情。
又比如,在排球的訓練中,教師講解相關的小故事,使學生質疑并表達,促進雙向互動,展現出排球的特征與益處,加強體育思想的融入,讓學生在鍛煉中形成體育素養,實現全方位成長。
三、結語
當前初中體育教學陷入困局,暴露出諸多不足,學生的參與度不高,授課效果亟待提升。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教師應以長遠的眼光來審視以往的授課模式,對學生的基本特征和心理需求等做到科學且全面的研究,準確地尋找到切入點,對當前的困境進行切實有效的突破。實踐中,教師注重雙向互動,巧用多種不同的授課手段,使課堂充滿新穎感,吸引學生并讓其緊跟授課節奏,掌握各類體育技巧。學校也應加強體育設施的建設,使師生通過共同努力走出困境,提高體育授課質量,使學生成長為社會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宋雅芳.淺談體育游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8(30):23.
李振.體育教學中如何兼顧一視同仁與因材施教[J].中國學校體育,2019(10).
顏偉.體育教學質量現狀及提高對策分析[J].甘肅教育,2019(04):101.
成貴寶.探討初中體育教學提高學生主動參與策略[J].學周刊,2020(04):164.
寧佰平.初探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的策略[J].學周刊,2020(0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