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璇 宋英爽 陳思穎
◆摘? 要:進入信息時代以來,網絡已經成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再加上受到疫情的影響,網絡平臺更成為學生上課學習的必需品。因而從青少年實際出發,針對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等方面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著力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建設、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至關重要。
◆關鍵詞: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平臺;使用情況
一、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平臺使用情況調查概述
(一)青少年使用網絡學習平臺的特點
針對青少年使用網絡情況,我們進行了線下訪談與線上問卷的調研,在回收的55份問卷中,有50人在疫情期間使用過網絡學習平臺,占比90.91%;僅有5人沒有使用過網絡學習平臺,占比9.09%。在使用過網絡學習平臺的這些青少年中,一周使用網絡學習平臺2-3次的青少年占總人數的42%,每天都使用的人數占比34%。不難看出,在青少年群體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學習的現象較為普遍,但在進一步調研中我們發現使用網絡學習平臺進行思政知識學習的人數僅占20%。但在另一層面上,大家通過網絡平臺了解國內外新聞、疫情資訊,通過問卷以及走訪調研反映出大家進行網絡學習思政知識的意愿較強,思政教育平臺的發展空間較為廣闊。
(二)青少年對思政教育平臺的新需求
在調研中我們發現傳統思政教育模式很大程度上不能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需求。首先,隨著學生年齡的成長,學生對新媒體的好奇程度不斷加深,他們更加習慣于享受互聯網帶來的便捷,對網上思政教育平臺的需求也不斷增強。其次,處于青少年階段的學生對世界的好奇心較強,渴望探索求知,對于網絡學習平臺內容的需求趨于多樣性。最后,處于青少年階段的學生相比于枯燥的理論知識更傾向于更加直觀、生動的圖片以及動畫展示,比較喜歡趣味性較強的知識體系與學習內容。
(三)青少年使用思政教育平臺的重要意義
從理論來說,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多采用單向灌輸的教育模式,學生往往被動地接受教育信息。而思政教育平臺能夠有效彌補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枯燥、重理論的弊端,極大地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加深學生對思政知識的理解。另外青少年在使用思政平臺進行學習的過程中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在不斷得到改變與升華。
二、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平臺使用引導對策分析
(一)網絡平臺的資源選取要符合青少年的身心發展特征
資源選取是網站建設的核心內容,思政教育平臺的資源選取要符合青少年的身心發展特征。青少年階段的學生更喜歡直觀性較強、較為生動的畫面與圖片,因此線上思政網站平臺的設計要根據學生的需求,多用圖片、視頻、多媒體資源等形式新穎的素材,吸引其學習興趣。諸如在講解黨團教育知識時就可以配上相應的圖片來代替相對枯燥的文字,潛移默化加深學生的印象。另外在線上思政網站平臺的內容選取也要符合學生的接受水平,從學生的認知狀況出發,分享對學生有利、易于接受的內容,豐富學生的精神需求。
(二)網絡平臺資源選取要符合時代要求
思政教育平臺資源的選取要緊跟時代發展。現在已經進入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更注重教育的前瞻性和廣泛性,主動發揮“互聯網+思想政治教育新范式”的進步因素和教育價值。網站運營者需要在資源選取上下功夫,網絡平臺資源內容的選取要緊跟時代發展。諸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值此之際網站就可以豐富一系列時事政治的內容,如用生動活潑的形式為青少年講授抗“疫”小故事,通過多種形式讓學生理解抗“疫”過程中凸顯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潛移默化提升學生的政治認同和道德素養。同時,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作為一種特殊的渠道也要發揮思政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三)要將線下課堂與線上平臺有機結合
線下課堂與線上平臺都有各自的特點和優勢,在新媒體時代下不能一味地強調加強思政教育網絡平臺的建設,應該著力于將線上平臺與線下課堂有機結合,從兩端共同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線上思想政治教育平臺有別于傳統的教育模式,不僅能夠讓青少年收獲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對思政學習產生興趣,為日后打下夯實的基礎。而且線上平臺能夠充分利用當下新時代互聯網信息技術,緊跟時代潮流,突破固有模式,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然而,僅靠網上思政平臺一端并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應該將線上平臺與線下的實體教育相結合,二者聯動,最大限度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三、結語
習近平總書記在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曾提出:“要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網上思政教育平臺可以有效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在未來,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平臺將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陳萬柏,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09.
[2]潘虹,劉僡.構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互聯網+”新范式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29(21):60-61.
[3]習近平.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9/0318/c1024-30982084.html,2019-3-18.
作者簡介
石家璇(2000.04—),女,漢族,新疆烏魯木齊人,沈陽師范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本科生。
宋英爽(1998.10—),女,漢族,遼寧大連人,沈陽師范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本科生。
陳思穎(1998.11—),女,漢族,遼寧大連人,沈陽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專業研究生。
課題項目:2020年度遼寧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成果,名稱:云端慧助 智創思政—為孩子提供3D趣味思政教育的模擬空間計劃編號:S202010166034,負責人:宋英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