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與城鎮化建設的提高,企業期望高校所培養的學生具備相應的項目經驗,根據現今市場的現狀與高職環境藝術設計課程的教學現狀,提出了基于OBE模式下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構建了“OBE三段式”課程項目化的教學體系。
◆關鍵詞:OBE模式;環境藝術設計;課程項目化;教學體系
如今,環境藝術設計行業的產值正以年增長20%速度發展,是目前最具有潛力的朝陽產業之一,已經成為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人們物質與精神生活的提高,對自己的居住環境有了更大的需求。需求改變專業人才的培養,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由最初的能畫圖做設計,轉變為需要專業化的人才,在校期間就要求有項目制作經驗,進入企業直接進行項目制作,這樣能更快的適應企業發展需求與行業所帶來的競爭。
一、OBE模式
“OBE”的概念:是Outcome-based Education的縮寫,即成果導向教育,亦稱能力導向教育、目標導向教育或需求導向教育,以預期學習產出為中心來組織、實施和評價,教育活動以圍繞實現預期學習結果來開展,是一種基于學習成果或者結果為導向的教育理念。
高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在教育教學中,因學制只有三年,在課程體系的設置中,應把握人才培養中課程體系的開發,其具體定位是以“OBE”教育理念,即在能力導向下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實施項目化教學,培養專業化和項目實踐能力強的應用型設計人才。
二、高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項目化教學現狀
目前,在我國現有的教育體制下,每所高職基本上都開設有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因院校本身的辦學條件、教學設施,師資隊伍等,使得整體水平參差不齊,導致對課程知識的理解有偏差,又因教師隊伍原因,很多高職院校引進的都是才從大學剛畢業的本科或研究生,缺乏教學經驗,對教學處于探索階段,未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在實踐教學上,過于注重對學生課程知識的傳授,忽略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在就業過程中出現動手能力不強,達不到企業的用人需求,出現就業難等問題。
設計行業用人需求大,但需要專業能力強,有一定實踐經驗的應用型人才。用人單位希望能減少培訓的環節,能夠直接為企業創造效益。而現實情況是,公司招收到的設計人才雖然具有一定的設計能力,但是對設計的深化能力不夠,對裝飾材料和現場的施工工藝不熟等,無法滿足企業用人需求。出現這種問題,迫使我們在人才培養方案上迎合社會和企業的需要進行改革。
三、OBE模式下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項目化教學體系構建
1.合理定位高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項目化
高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在教育教學中,由于學制較短,僅有三年,在這三年教學中,通過對環境藝術設計行業企業的調研,分析不同崗位之間的聯系及對崗位人才的能力要求,制定課程項目化的教學標志,在不同的學習階段通過項目設計解決關鍵能力點,建立完善的課程教學體系,實現專業培養出具有基礎扎實+專業化思維+項目實踐能力的設計人才。
2.構建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項目化教學的課程體系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項目化教學課程體系,其核心是對專業基礎課程、專業課、專業實訓的相互融合,以項目進階式的方式實現綜合能力的培養。通過教學研究,構建科學合理的“OBE三段式”項目化教學的課程體系,具體做法是:將環境藝術設計專業進行三年劃分,以不同的年級對應培養學生不同的項目化能力,即一是大一學年設計基礎階段:把設計基礎課程以基礎項目進行重構,刪除重復的內容,研究課程與課程之間的銜接關系,進行單項任務的制作,實現基礎項目能力培養;二是大二學年設計技能階段:設計技能課程與設計基礎課程的銜接,每門課程以一個項目的形式進行授課,進行單項能力培養,這一階段主要是融入的虛擬項目;三是大三學年設計實訓階段:充分考慮前兩個階段的授課內容,以綜合性的真實項目進行專業實訓,把每個單項能力向綜合能力的轉變,主要是培養學生的相互協作、獨立思考的能力,向行業需求逐步邁進。整個三階段的課程都有進行項目化教學,培養學生的持續的項目制作經驗。如圖1。
綜上所述,在不同的發展時期,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也在改變著,高職院校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隨行業的變化而改變著,探討出了基于OBE模式的專業課程項目化教學,構建出適應社會發展的三段式課程體系,培養適合社會發展需求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趙慶旸.OBE模式下應用型大學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改革與研究[J].美術文獻,2020(06).
[2]周洪波,周平.基于OBE理念的高校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中國承認教育,2018(04).
作者簡介
熊鑫(1986—),女,漢族,講師,研究生,現任職于重慶公共運輸職業學院,研究方向:數字圖形圖像、環境藝術設計教學與實踐。
基金項目:2020年重慶市教學改革項目“基于OBE教育模式的項目化教學研究——以高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為例”(項目編號:203765)階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