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這個孩子未來會怎樣,但我抱有美好的希冀與信任,也很感謝看過的書和經(jīng)歷過的教育過往能讓自己不一味地被教育直覺蒙蔽,不陷于成見與偏見之中,能在盛怒之后盡早讓自己冷靜下來,能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孩子。每個孩子都是一本書,封面或許精美,或許破舊,可無論如何,都需要翻開來,細細閱讀,才能發(fā)現(xiàn)其真實內(nèi)在。
在我的教學生涯中,有一個我從未教過但卻深深影響著我的學生。當時我任教的那個年級里有幾名學生在全校眾所周知,名字如雷貫耳。小Z便是其中一個。
居高臨下的誤讀
我第一次注意到她,是進到她們班級去提醒一個晚自習趴著睡覺的同學。從我進門到走出教室,有個女生就一直用直勾勾的眼神挑釁似地看著我,好像在說,你又不教我們,多管什么閑事。這樣的注視讓我覺得很生氣,可又無可奈何??偛荒堋白宰鞫嗲椤保驗橐粋€眼神去批評她吧。當時的感覺就是這個女生肯定有“故事”,說不定是個特殊生,一定不好搞。
第二天特意去向她的班主任了解情況,話題一起,幾乎剎不住車。辦公室里與她有過接觸的老師紛紛吐槽,比如她的桀驁不馴、叛逆、不把老師放在眼里、學習不努力等,多是給老師們留下的負面印象。我頗自得于自己的判斷,原來我對她的感受和揣測不是個人偏見或成見,這個孩子還真是個問題學生。但同時,多年的教育直覺又不禁讓我好奇這個孩子的原生家庭情況,但因為她不在我任教的班級,我最終把好奇放在了心里。這樣的孩子,少接觸為妙,只要她不違反紀律,不惹我,忽略她和她的眼神就好。之后值班,我還是會進入到她所在的班級,會與班級中的學生打招呼,有語言溝通,但對她,我選擇性地采用越過、無視的方式,不關(guān)注就不會發(fā)現(xiàn)問題。我在平靜中繼續(xù)我的教育工作,一切風平浪靜。
現(xiàn)在想想,我之所以注意到她,就是因為她的眼神“惹”了我,這種高高在上的權(quán)威心理,硬是把“直勾勾”的眼神誤讀,升級到“問題學生”。她一定很早就體會到我對她的態(tài)度,這樣的放任自流和目中無“她”,于她是一種被蔑視,是比批評更無情的懲罰。平靜只是假象,其實早已有了漣漪,只是我故意按捺不理會而已。
冷暴力中的拒讀
有一天,我穿了一身黑色的衣服。那天中午,氣溫突然升高。我從食堂回來的路上,遇上了小Z和幾名同學在路邊聊天,看到我,她們就散開了。我一如既往地經(jīng)過她、忽略她,沒有語言交流,沒有眼神對視,沒有表情互動。然后,我就聽到身后,她揚高了聲音說話:“這么熱的天,穿這個不熱嗎?”身邊余下的同學提醒她小聲點,她卻繼續(xù)拉高了音量說:“黑色是吸熱的,不熱嗎?要是我……”我心中了然,她是想要喚起我的注意,但當時的我心里想,偏不讓你得逞,真是幼稚。
我不想去讀她,但情緒如火山,沉默壓抑得越久,爆發(fā)出的能量也就越大。我時刻提防的正面交鋒就以這種方式突如其來,提醒我她的存在。
晚自習,我像往常一樣,在辦公室給班里的學生進行面批。突然,辦公室門外傳來非常響亮的三字粗話。學生用粗話表達情緒,情緒可以理解,但說粗話放在校園里非常不協(xié)調(diào),文明的校園不應(yīng)該出現(xiàn)這樣不文明的現(xiàn)象。為此,學校德育處聯(lián)合學生會通過文明倡議書、國旗下講話和主題班會等形式進行了多次宣傳與教育。我暫停了面批,走出辦公室,一眼就看到了小Z和她形影不離的同學。這個場合避無可避,也無法再避,于是我友善地提醒了一句:“請注意語言文明?!甭牭轿业脑挘齻z轉(zhuǎn)身往教室走去,但小Z故意用我耳力能及的音量又重復了這句三字粗話。當時邊上正好有個老師目睹了全過程,他用震驚到極致的表情朝我看了一眼,無聲地表達他的不敢置信。
我的怒火一下子涌了上來,一是為這句粗話,二是為教師權(quán)威被挑釁,于是我吼著把她叫了回來,就在辦公室門口對她進行了一頓批評。可整個過程,她無動于衷,偶爾用不屑的眼神瞥一下,而嘴角全程帶著謎之微笑。聯(lián)想到她一次又一次地違紀,一張比一張升級的紀律通告,這樣無藥可救的一個不良少女我又何必與她浪費口舌呢?學校的紀律處理條例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既然規(guī)勸聽不進,還辱罵老師,那就讓校紀校規(guī)來說話,對她的懲處再升級。況且,我的學生還在等我面批,我難道不是更應(yīng)該把寶貴的時間花在我自己帶班的學生身上?想到這里,我揮揮手結(jié)束了訓話。
現(xiàn)在回想,當時的我只是站在道德制高點上,試圖用一通冷冷硬硬的批評來解決問題,沒有顧慮到辦公室門口來往師生的目光對她的影響,更沒有利用教育的智慧去翻開她的心理進行閱讀,反而因為訓話結(jié)果達不到自己的預期而失去耐心和理性。
家校合作中的互讀
完成面批后,我坐在座位上,越想越生氣,覺得這種學生和這類現(xiàn)象絕對不能容忍,不然以后還有哪個老師愿意管理自己班級外的學生呢?必須要給她點教訓,讓所有學生知道語言不文明的后果。于是,我果斷打電話聯(lián)系小Z的班主任,讓他把小Z的家長叫來進行面談。小Z的母親半個小時后坐到了我的對面,進門就說:“老師對不起,又給你們?nèi)锹闊┝恕!蔽易屗跉?,喝口水,慢慢說。
小Z從小是個好強上進、性格外向的孩子,學習成績比較好,各方面的興趣也很多,父母很放心,從不多加管束,但平時會教她一些人際交流的技巧和細節(jié),比如和人交流時要看著對方的眼睛以表真誠等。孩子進了初中后,朋友圈開始擴大,負面的問題開始出現(xiàn),有時還會出現(xiàn)違反校紀校規(guī)的行為。小Z母親說,剛才站在校門口,特別不想進校,不是因為不尊重老師,而是前兩天因孩子違反紀律已經(jīng)來過一次學校了,實在沒臉再面對老師。對于孩子的家庭教育,家里完全無從著手,無法應(yīng)對。
聽完她母親的話,我突然讀懂了小Z“直勾勾”的眼神。誠然,她在第二次重復粗話的時候,是個可惡的模樣。可是,那可能是對“師道尊嚴”無視她的一種不滿和情感宣泄。至于她的眼神,鑒于她母親的陳述,可能是家長的教育使然。她或許并沒有意識到,在受訓時直勾勾地對視是不知悔改的表現(xiàn)。她需要教育、時間和實踐才能了解眼神所蘊含的豐富內(nèi)涵。
沒過多久,學校舉行了一次大型活動,我在舞臺上看到了她充滿活力的舞姿,那一刻,她眼神清澈,目光炯炯。坐在臺下觀眾席上的我,瞬間讀到了她的亮點。她也在努力,她也想讓別人關(guān)注到她,即便她現(xiàn)在遠不如小時優(yōu)秀。
平等和諧中的細讀
冷靜了兩天,我決定先讓她書面回答我?guī)讉€問題,然后根據(jù)她的回復與她好好聊聊。問題一共三個:你覺得自己最大的優(yōu)點是什么?對你影響最大的人是誰?自己的短板是什么?她用了半天的時間給了我答復。答案寫在一張可愛的信箋紙上,封口處用一張飛機貼紙做了黏合。我打開,發(fā)現(xiàn)答案簡單明了,字體娟秀整潔。
答案一:我最大的優(yōu)點是樂觀。
答案二:瞧不起我或認為我不行的人對我影響最大。
答案三:老是控制不住情緒,容易沖動。做事情沒有堅持力。
這樣的小Z讓我看到了好幾面,問題少女的判斷實在是太過草率。我找了間小辦公室,關(guān)起門兩人面對面坐定。聊天從問題和答案開始,很快一節(jié)課過去了,她很愉快地表示今后愿意嘗試我給她的一些方法,即便“情緒系統(tǒng)”先行進入大腦中樞,也要等待“認知系統(tǒng)”到位,盡量克服愛沖動的問題。我接受了她為那天的不文明語言所做的道歉,也主動放棄讓她接受紀律處理的堅持,但是我提出了希望,希望她能放大亮點,做好人,學好知識。同時,我也建議她留意一下與人溝通時的微表情,不要引起誤會,造成交往障礙。
大約一周之后,我又去找她問她近況,她告訴我,她在努力地克服自己講粗話的習慣,已經(jīng)講得少多了。
后來我在自媒體上讀到一篇文章,內(nèi)容是作者回憶他的學生時代。他說來自教師的“冷欺凌”,就是刻意營造漠視、無視一個人的氛圍,讓學生陷于孤困之中。冷漠與無視才是教育中最大的傷害與悲哀。這位作者的境況與小Z有相似之處,雖然我只是為了避免麻煩生事才選擇無視,但究其根本,我的行為一樣惡劣。
我不知道這個孩子未來會怎樣,但我抱有美好的希冀與信任,也很感謝看過的書和經(jīng)歷過的教育過往能讓自己不一味地被教育直覺蒙蔽,不陷于成見與偏見之中,能在盛怒之后盡早讓自己冷靜下來,能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孩子。每個孩子都是一本書,封面或許精美,或許破舊,可無論如何,都需要翻開來,細細閱讀,才能發(fā)現(xiàn)其真實內(nèi)在。
在未來的教育教學中,我還會面對另外一個個“小Z”,我知道我要怎樣去做:只有當學生獲得了應(yīng)有的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師生間才能有和諧的關(guān)系,教師才能達到育人目的。
【翁天虹,江蘇省震澤中學】
責任編輯︱郭鑫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