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平
(河北省秦皇島市新世紀高級中學 河北秦皇島 066000)
新課程標準強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這就要求各科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的落實,更新以往的教育理念,促進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培養。核心素養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影響,高中數學核心素養中主要有直觀想象力、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學運算、數據分析以及數學抽象,教師在教學中就要優化和創新教學方法,加強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數學學科有很多的數據信息,需要在對數據進行整合以及提煉后,才能總結得到相應的結論,期間需要學生全面的掌握材料,并利用數學思維轉化成數學語言,基于嚴謹的分析得到結論。在此基礎上,構建數學模型,運用模型有效的解決問題,提升學生的創新力;模型構建完成后,學生要驗證其正確性,教師應適當的做出指導,讓學生的模型可以更健全[1]。比如,在“數列”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給學生一列數據,比如,男籃比賽中參與特訓人員從周一到周五的罰籃次數,即2000、2500、3000、3500、4000,之后讓學生思考數據中是否有規律,結合這節課學習到的內容,學生可以認識到數據間是逐步遞增的,學生掌握了規律之后,再構建數列的模型,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高中數學有很多的符號以及字母,比較抽象,學生在記憶和理解上存在難度,所以,要想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就要注重對學生的抽象思維進行培養,讓其更好的理解概括性的概念知識,了解數學的本質,并試著用抽象思維思考問題,這對學生的數學學習和其他學科學習都具有積極影響[2]。比如,在學習“集合”知識點時,集合和集合元素就是用大小寫字母表述的,如,A= {a,b,c},讓學生掌握集合的表現形式和實質,之后進一步理解和掌握集合方面的試題。
推理主要是演繹以及歸納,對應的是不同的思維模式,能夠讓學生了解各知識點間的內在聯系,更好的整合數學知識,促進學生數學體系的建立。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推理過程,啟發學生,讓其自主思考,從而發現問題,進行得出推論,在這一過程中很多學生都會遇到問題,碰到思維困境,甚至會失去信心和耐心,所以,教師應該逐層遞進,正確的引導學生,讓其改變思路,明確解決問題的方向,讓學生在過程中把握推理的步驟。學生在明確推理的工具性質后,就可以提升其數學素養。
高中數學學習中有很多的數學公式,其是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但是卻并不是適合全部問題的,所以,在學生沒有思路的情況下,可以結合題目信息畫出圖形,這樣就可以將問題直觀具體,可以促進直觀想象能力的培養[3]。例如,在“導數”內容的教學中,圖形就是有效的輔助工具,學生結合題目信息畫出相應的圖形,更好的判斷單調區間以及值域。
高中數學知識的難度提升,很多學生在學習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甚至是失去信心,打擊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此,教師就要轉變教學方式。情境創設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創設不同形式的情境,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識,提升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鍛煉其空間思維能力。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意識到數學學習的價值,并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如,在“等差數列”知識教學中,前n項和公式就是學生學習中的難點,教師可以聯系生活,給學生創設生活情境,如“小紅想要買一臺手機,大概要6000元,每個月生活費可以剩下550元,一共存一年,如果每個月的利率是0.3%,到期之后可以買到手機嗎?”,因為和生活有關,可以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經過思考和探究之后,教師再適當的進行引導,引出計算方法,融入通項公式教學,讓學生更好的掌握公式,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
比如,在學習“函數解決實際問題”時,題目是“生產揚聲器時需要黏合磁鋼和夾板,黏合工具是AB膠,然而生產中存在膠體用量缺少規范的問題,使得膠水出現外溢和脫膠的情況,無法確保產品的質量,于是廠家決定要改善這種問題,進行了一些實驗,并得到了用膠量比較合理的數據,如下面表1所示,要求找出磁鋼面積和膠水用量之間的關系”。

表1 變量關系
解決這道題的重點就是要分析二者有沒有函數關系,明確后就可以聯系已知函數模型,明確膠水用量是因變量y,另一參數是自變量x,之后描點畫圖,得到函數方程式,也就是y=kx+b,之后求解系數,明確模型并進行驗證。若是結論和情況一致,就可以在產品生產中運用。
綜上所述,教師在數學教學中不僅要教授學生知識,還要注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具體應該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需求,有針對性的選擇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多方面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升高中數學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