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新勇
(河南省安陽市第六人民醫院骨科 安陽455000)
股骨干骨折為臨床發生率較高的骨折類型,在全身骨折中約占60%,青壯年為主要患病人群[1]。手術是臨床治療股骨干骨折主要且有效的方法,能幫助患者復位骨折結構。其中閉合復位順行交鎖髓內釘內固定治療效果確切,可促進患者早期下床鍛煉,促進康復,但也存在一定的并發癥。本研究選取我院成人股骨干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旨在分析四生湯熏洗輔助閉合復位順行交鎖髓內釘內固定治療的效果?,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2月~2019年10月我院68例成人股骨干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依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4例。對照組女14例,男20例;年齡19~64歲,平均(41.56±10.73)歲;骨折類型:A型9例,B型16例,C型9例;骨折原因:車禍17例,墜落9例,摔傷8例。觀察組女13例,男21例;年齡19~64歲,平均(42.78±10.12)歲;骨折類型:A型10例,B型16例,C型8例;骨折原因:車禍19例、墜落8例、摔傷7例。兩組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1)納入標準:經X線等影像學檢查確診;Winquist分型Ⅰ~Ⅳ型;年齡≥18歲;單側新鮮骨折;擬行手術治療并簽訂手術同意書;知情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伴凝血、免疫功能障礙;病理性骨折;合并嚴重感染;其他部位骨折;存在手術禁忌證。
1.3 手術方法 兩組術前均行常規檢查及準備工作。
1.3.1 對照組 接受閉合復位順行交鎖髓內釘內固定治療。仰臥位,使用牽引床牽引患肢,使髕骨中點、第2足趾處于同一直線水平,下肢處于旋轉中立位。對髖關節進行內收20°~30°,在C臂X線機輔助下,觀察患者復位、異位、斷端成角等情況,之后實施牽引復位,并矯正重疊移位。消毒鋪巾后,在股骨大粗隆骨頂點處作切口,鈍性分離臀中肌,避免暴露大粗隆,定位股骨梨狀窩,作切口并插入導針,手法閉合復位,矯正骨折位移,由骨折端插入導針,至股骨髁,使用7 mm髓腔鉆手動鉆入實施擴髓,方向為髕骨正中方向,進入近端髓腔后,可聞及擴髓產生的“咔嚓”音,至斷端后聲音消失,取出髓腔鉆,之后置入主釘;在X線機透視下矯正股骨旋轉畸形,在骨折遠端處置入2枚鎖釘,在近端置入1枚鎖釘。X線機透視復位、固定效果,滿意后引流,縫合包扎。術后常規使用3~5 d抗生素治療,預防感染;術后第2天進行功能鍛煉,指導患者行下肢肌肉等長收縮運動、股四頭肌肌力鍛煉、患肢功能鍛煉等;7 d后,進行扶拐負重行走鍛煉,禁止患者進行直腿抬高鍛煉;術后14 d出院。
1.3.2 觀察組 接受四生湯熏洗輔助閉合復位順行交鎖髓內釘內固定治療。閉合復位順行交鎖髓內釘內固定同對照組。四生湯組方:生大黃45 g,生天南星20 g,生草烏20 g,生川烏20 g,透骨草45 g,威靈仙45 g,寬筋藤45 g,木瓜45 g。熏洗部位為骨折部位,開始熏洗時間為傷口愈合后,時間30 min/次,2~3次/d,連續2個月。
1.4 觀察指標(1)比較兩組臨床療效。(2)比較兩組骨折愈合時間。(3)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骨折延遲愈合、骨不連、屈膝受限等。
1.5 療效評估標準 優:骨折端完全愈合,行走時無足內外傾斜,步行時無跛行,肌肉無萎縮;良:步行時無跛行,肌肉無萎縮,行走出現輕微傾斜,患肢縮短≤0.5 cm;差:未達上述標準。優良率=(優例數+良例數)/總例數×100%。
1.6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療效對比 觀察組治療優良率較對照組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對比[例(%)]
2.2 兩組骨折愈合時間對比 觀察組骨折愈合時間為(6.57±0.42)周,對照組骨折愈合時間為(7.39±0.54)周。與對照組對比,觀察組骨折愈合時間較短(t=6.989,P<0.05)。
2.3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觀察組出現骨折延遲愈合1例、骨不連1例、屈膝受限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8.82%(3/34);對照組出現骨折延遲愈合8例、骨不連2例、屈膝受限3例,并發癥發生率為38.24%(13/34)。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對比,觀察組較對照組低(χ2=6.476,P<0.05)。
中醫認為,骨折后經脈不通,骨斷筋損,易出現氣滯血瘀,造成組織得不到濡養,引起活動受限,影響康復。且閉合復位順行交鎖髓內釘內固定術中不直接暴露骨折端,導致術者矯正股骨干骨折旋轉移位難度較大,易出現髖關節生物學紊亂,引起創傷性關節炎、股骨頭壞死等并發癥。且行閉合復位順行交鎖髓內釘內固定術時應注意:(1)從近端將髓內針置入時,若出現阻力,應錘擊進針,之后屈曲內收髖,從大粗隆轉子間窩穿出,以滿足股骨髓腔軸線,避免手術成角;(2)髓內針開口應根據力學方向,將抗彎曲較弱的一側作為應向外側,避免應力導致髓內針彎折。中藥熏洗主要是借助物理熱力原理,將藥物的活性作用滲透至皮膚中。四生湯中生大黃性寒、味苦,可活血化瘀;生天南星性溫,味苦、辛;生草烏性熱,味辛、苦;生川烏性熱,味辛、苦,三藥具有較好的溫經通絡、止痛作用;威靈仙性溫、味辛,可通經絡、祛風濕[2];透骨草性溫,味甘、辛,寬筋藤性涼,味苦;木瓜性溫,味酸,三藥能舒筋活絡。諸藥合用可消腫止痛、活血化瘀、舒筋活絡。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優良率高于對照組,且骨折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表明四生湯熏洗輔助閉合復位順行交鎖髓內釘內固定治療成人股骨干骨折效果顯著,能促進患者骨折愈合。有研究表明,中藥熏洗能加速血液循環,促進藥物滲透,從而發揮通經活絡的治療效果[3~5]。因此,成人股骨干骨折患者接受四生湯熏洗輔助閉合復位順行交鎖髓內釘內固定治療,能提高治療效果,促進骨折愈合。另外,本研究發現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可見四生湯熏洗輔助閉合復位順行交鎖髓內釘內固定治療成人股骨干骨折,有利于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綜上所述,四生湯熏洗輔助閉合復位順行交鎖髓內釘內固定治療成人股骨干骨折,效果顯著,能促進患者骨折愈合,且并發癥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