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亮 李瑞# 羅泉源
(1河南省鄭州頤和醫院 鄭州450047;2中國人民解放軍32090部隊 河北廊坊065001)
慢性腎病蛋白尿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泌尿系統疾病[1]。發病因素比較復雜,多與急性腎炎存在密切關系,需要及時進行治療,否則隨著疾病進展,患者可能發展成為尿毒癥、腎衰竭等,嚴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安全[2]。本研究探討對慢性腎病蛋白尿患者采用黃芪益母湯治療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2月~2020年11月收治的70例慢性腎病蛋白尿患者,按奇偶數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5例。對照組男20例,女15例;年齡43~66歲,平均年齡(55.46±2.47)歲。觀察組男22例,女13例;年齡46~73歲,平均年齡(55.85±2.46)歲。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診斷標準[3]:尿液檢查異常(蛋白尿、血尿、管型尿);伴有明顯水腫及高血壓癥狀和腎功能不同程度減退;病史在6個月以上;不包括繼發性腎小球腎炎。本研究獲得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入組標準 納入標準:年齡40~75周歲;24 h尿蛋白定量>300 mg/d并符合上述診斷標準;知情本研究,具有良好治療依從性。排除標準:合并其他系統嚴重疾病患者;肝功能異常患者;有精神病史及無法正常溝通患者;哺乳期、妊娠期女性;對本研究配合度不高以及中途退出研究患者[4]。
1.3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常規基礎治療,并服用培哚普利叔丁胺片(國藥準字H20034053),1次/d,劑量4 mg,治療周期為12周。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采取黃芪益母湯治療,基礎方劑:益母草、黃芪、白茅根、山藥、丹參、茯苓各12 g,石韋10 g、山茱萸和生地黃各8 g,生甘草和麥芽各6 g。水煎服用,每天1劑,分早晚兩次服用,連續治療12周。
1.4 觀察指標(1)比較兩組臨床療效。完全緩解:通過24 h尿蛋白定量檢測小于200 mg/d和(或)高倍鏡檢測紅細胞消失,癥狀基本消失;顯效:通過尿蛋白定量檢測減少超過50%和(或)高倍鏡檢查紅細胞小于3個,患者癥狀基本消失;有效:通過尿蛋白定量檢測減少超過30%和(或)高倍鏡檢查發生紅細胞小于5個,患者癥狀得到明顯改善;未達到以上指標者判定為無效[5~6]。總有效率=(完全緩解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比較兩組治療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情況。(3)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惡心嘔吐、肝功能異常、心悸頭暈、皮膚潮紅。
1.5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效果比較
2.2 兩組治療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情況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24 h尿蛋白定量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情況比較(mg/d,±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情況比較(mg/d,±s)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觀察組35 35 t P 355.23±29.64 356.22±30.11 0.356>0.05 124.67±19.64 82.14±20.59 8.511<0.05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慢性腎病是腎內科常見疾病,起病原因不明,病程較長,且遷延不愈,臨床主要表現為蛋白尿,嚴重降低患者生活質量[7]。目前尚未發現特效藥物,臨床以激素和免疫抑制藥物治療為主,其治療目的為減慢腎功能衰退速度[8]。但是僅采取西藥治療效果欠理想,無法達到長期治療效果,不利于改善患者預后。臨床研究發現,對慢性腎病蛋白尿患者,中醫具有比較顯著的治療效果。中醫學將慢性腎病蛋白尿歸屬于“尿濁、腰疼、腎勞、水腫”范疇,發病主要原因為濕瘀腎虛,治療過程需要遵循健脾益腎、活血清利原則[9]。黃芪益母湯包含益母草、黃芪、白茅根、山藥、丹參、茯苓、石韋、山茱萸、生地黃、生甘草、麥芽。其中益母草、黃芪共同使用具有活血化瘀功效,從而可調節全身血液循環,增加腎血流量[10];白茅根具有改善血流量、利尿、降壓的功效,與黃芪一起使用可以發揮清肺泄熱、利水通淋、清熱利尿、涼血止血等功效[11];丹參可以活血通絡、逐瘀通經,茯苓具有健脾利水功效。生地黃有清熱生津、滋陰、養血的功效,補腎效果好;山茱萸可以補益肝腎;麥芽可行氣消食;石偉可利尿通淋;生甘草和諸藥。諸藥聯合應用可以共同發揮健脾益腎、活血清利作用,從而消除蛋白尿,逐漸改善腎功能。另外,和西藥相比,中醫藥不良反應較少,安全性較好,增加中藥湯劑之后患者不良反應并沒有因此增加[12]。
黃海健等[13]在相關研究中指出,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采取黃芪益母湯治療總有效率為96.00%,明顯高于單純采取常規治療的76.00%(P<0.05)。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4.29%,高于對照組的77.14%(P<0.05)。表明慢性腎病蛋白尿采取黃芪益母湯治療效果明顯,可以顯著提升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另外,治療后觀察組24 h尿蛋白定量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表明對慢性腎病蛋白尿患者采取黃芪益母湯治療并無嚴重不良反應,安全性比較高。
綜上所述,對慢性腎病蛋白尿患者采用黃芪益母湯治療效果確切,有助于促進患者恢復,改善腎功能,值得臨床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