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婷
【摘? ? 要】目前新課改的推動以及教學方式的改變,促使班主任及品德教師要針對目前學生在學校中的德行品格、學習狀態等,及時與家長溝通,并且通過聯系,及時對學生在家中的德行表現以及學習狀態進行全面了解,以此來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學模式改變。而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也是在對班主任及品德教師的工作效率進行考察。本文就針對目前家校聯系的重要性進行探究,以及班主任及品德教師如何與家長進行高效溝通進行探討,從而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立德樹人。
【關鍵詞】家校共育;策略;立德樹人
中圖分類號:G626?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18-0046-03
Carry out Moral Education in Home-school Cooperative Education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Wuji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China) WU Yuting
【Abstract】The promotion of the current new curriculum reform and the changes in teaching methods have prompted class teachers and moral teacher to communicate with parents in a timely manner based on the current students moral character and learning status in the school, and through contact, promptly respond to the students morality at hom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performance and learning status can be used to effectively change the teaching mode of students.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with parents is also an examination of the work efficiency of the head teacher and moral teacher.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current family-school connection, as well as how the head teacher and moral teacher communicate with parents efficiently, so as to promot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foster morality.
【Keywords】Family school education; Strategy; Morality? education
一、家校共育模式的必要性
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利用家校合作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家校合作的教學模式就有很強的必要性,且家校合作的教學模式的必要性有以下幾點:第一,利用家校合作的教育模式,使班主任及品德教師與家長進行及時溝通,與家長進行溝通后,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具體德行表現以及學習狀況,同時家長也可以將學生在家中的德行表現以及學習狀況及時反映給教師。通過家校的及時溝通,教師能夠及時對學生的行為習慣、學習狀況以及心理健康等進行全面的了解,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第二,將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自我約束能力進行提升,家校合作的教育模式,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當然,在進行家校共育時,還應當對溝通的內容以及溝通的有效性進行提高,著重對學生在家的德行表現、學習狀態等進行溝通,從而降低由于家校溝通給學生帶來的壓力以及由于壓力所引發的不良行為。通過家校溝通,家長能夠及時對學生的德行表現、學習狀態、心理健康等進行了解,學生在家中出現學習問題后家長也可以進行提醒,從而更好地推動學生學習進步以及健康成長。
二、家校共育模式困境及成因
在新時期,由于信息時代的快捷化生活,班主任及品德教師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既帶來了便利,也帶來了許多困難。一方面是信息時代的交流,使教師的工作時間延長,無論是學習還是德行,教師都可以也需要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導致教師的工作疲勞感驟升。現今,家校溝通的主要手段是微信群與QQ群,而這些網絡方式雖可以使班主任及品德教師迅速與多數家長進行離線交流,卻也導致教師需要在同一時間管理多個家長的消息,了解多名學生各方面的情況,結果工作量迅速增加。不管是家訪、家庭委員會或班級聚會以及其他活動都需要教師在組織或管理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就像一位教師說:“過去的家校溝通主要是利用線下的見面會議,而現在卻是每天無時無刻的手機信息交流,以至于大量的時間都用于信息交流,無法專注地工作,陪伴自己的孩子。”這說明新時代家庭和學校之間的合作確實使教師的精力浪費巨大。另一方面,家校溝通也導致班主任及品德教師的心情焦慮。班級的構成較為復雜,不同的家長也需要不同的處理方式。例如,較為沖動的家長會使溝通的過程較為熱烈,稍不留神就會爆發語言沖突,很難穩定調節,對心理的承受能力是巨大的考驗;另外一些較為冷淡的家長,也會出現聯系不上和無法了解的情況,需要花費較大的精力進行前期溝通,甚至可能最后也無法完全溝通成功。
學校在家校共育的過程中是主動的、可提供條件的狀態。在家校共育過程中,年輕的班主任及品德教師缺乏相關經驗,只能走一步看一步。鄉村學校相關條件較差,家庭、學校活動只能單一或相對減少;班主任及品德教師專業成長計劃難以有效實施,家庭與學校合作不夠,專業發展無法持續加強,導致多種成長活動都無法落實。例如,年輕教師工作時間較短,對于家校合作的認識度還不夠,學校應該多組織年輕教師與老教師的相互學習。一些學校會建立家委會和班主任及品德教師專業團隊來幫助他們成長,這些措施是希望幫助年輕教師迅速適應工作,勝任班級管理,促進家校共育。但學校很難協調好教師的工作安排與時間劃分,會導致雙方都很疲憊。班主任及品德教師協作互助的最終結果是仍難以達到預期的表現,成長依舊艱難。
三、家校共育的策略
(一)以學生發展為主要目的
每個學生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健康的同時,還能提高學習成績。因此,班主任及品德教師在與家長溝通時,可以先從學生的健康角度出發,使家長主動參與到溝通之中,從而提高家校的溝通質量。在對學生的健康問題進行溝通后,再引入學生在學習、品格方面表現出的問題,讓溝通工作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此外,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要及時利用聊天軟件以及家長交流平臺與家長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及時溝通,這樣不僅可以減少溝通的時間,還可以提高與家長溝通的效率,也使家長能夠及時對學生在學校的表現進行掌握,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二)注重與家長的換位思考
班主任及品德教師在進行家校聯系時,要注重與家長的換位思考。只有班主任及品德教師換位思考后,才能進行有效的家校合作,為了更好地開展有效的家校共育活動,班主任及品德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在與家長進行聯系前,首先要對學生家長的工作性質、工作時間以及休息時間進行了解,提前對溝通時間進行預約,學生家長除了自己的工作外,還要對學生的日常瑣碎事務進行處理,因此休息時間較短。教師要在進行教學工作的同時對班級內的事務進行處理,因此休息時間也受到限制,這樣就會對家校聯系的工作產生阻礙。對此,教師就要與家長換位思考,互相了解,從而為家校聯系工作奠定基礎。此外,教師在與學生家長進行聯系時,要從學生的全面發展進行評價,以及要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理,同時對家長的情緒進行考慮。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優秀的,對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還要注意評價的詞語,在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的同時,盡量避免使用貶義詞,學會多用鼓勵和期待的語氣。例如,“學習成績差,能力弱,品行不良”,可以轉變為“還有上升空間,相信他還能做得更好”。這些溝通內容的轉變不僅會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還會讓學生家長對孩子、學校教育產生信心,促使家校聯系工作順利進行。
(三)審視和確立溝通的內容
在目前新課改的推動下,促使對于學生的教育,不僅是對學生的成績進行關注,更多的是對學生的行為習慣、心理健康、思維能力以及實踐創造能力等進行全面綜合教育。班主任及品德教師在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時,就要注意溝通內容的確立。因此,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不能過于片面化,要立足于學生在校的全面表現,如上課時的表現、與同學之間的相處關系、課間的行為習慣以及表現出的心理狀態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在評價的過程中也要對表現好的方面進行夸獎,不好的方面要注意措辭,保護學生自尊心的同時還要照顧到家長的情緒。教師在與家長溝通時,還要注意與家長的平等對話,以朋友的視角對學生的學習、品行問題進行探討,杜絕對家長進行簡單說教,以免家長產生厭煩情緒,反而對學生產生負面影響。
(四)用真誠贏得家長的信賴
班主任及品德教師在與學生家長進行聯系時,一定要用真誠的態度贏得家長的信賴,只有用真誠的態度才能保證家校聯系工作的順利開展。教師與家長進行聯系時,除了要有真誠的態度以外,還要將具體工作落到實處,針對每一個學生,都要對其學習以及德行表現等進行關注。只有從學生發展的角度出發,才能提高家校合作的有效性。家長會通過學生了解到教師的言行,例如,家長向學生提問:“你最喜歡哪個老師?這個老師的授課方式你能聽懂嗎?這個老師的教學風格如何?”等問題,從而進行教師能力、態度的理性判斷,進而奠定家校共育的基礎。此外,班主任及品德教師也要對學生的在校行為習慣、學習狀態進行了解,只有全面了解學生后,才能保證溝通的有效性,以及讓家長對教師產生信任。
(五)時常開展家長課堂活動
由于家長的受教育水平和教育觀念都不同,在對待孩子的教育方面也有不同的表現。針對這個問題,教師就可以定期開展家長課堂,從關注學生的行為習慣、學習狀態出發進行教育活動,例如,如何對學生良好的習慣進行培養、家長在孩子學習過程中的具體作用以及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更好地適應集體生活等,也可以讓家長之間進行教育方式的交流,同時讓家長吸收其他家長的教育經驗,以及在面對教育問題時自我反省,從而提升家校聯系的有效性。
四、家校共育的前景
家校共育是現代教育的必然選擇,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無論是社會責任還是家庭個人意愿,都決定了家校合作必然會在未來更加密切地展開。在未來社會,也只有更加全面、科學地開展家校共育,才能更加有效地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促進學生德行素養的全面提升。依據目前調查研究,不難推測出以下的交流方式將成為今后家校合作的主要方式。
(一)家校讀物
家校讀物是家校溝通交流的基礎媒介。隨著時代的發展,不僅是紙質讀物,班級網站、學校門戶網站、學校公眾號、有班級等網絡平臺都是促進家校共同閱讀的基礎媒介。家長可以根據這些媒介有效了解當前學校的最新活動以及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的言行健康向上、學習活動行之有效。教師也可以通過這些媒介,第一時間了解與班級、學校相關的教育內容,更有效地引導學生德行、學業發展。共同閱讀學校的時訊消息,了解教育信息,可以幫助家長在家校合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獲得更加專業、科學的理論支持。
(二)現代技術
目前的通信工具豐富多彩,無論是各種群聊微信、家校通,還是QQ群,都為家校溝通提供了便利。這些平臺目前已經成為家校溝通的主陣地,在未來它們的作用將會進一步凸顯。隨著科技的進一步發展,無論是實時的家校通訊、文字語音溝通,還是家校文件的快速收集都已經發展成熟,在未來甚至可以進行實時的線上家長會、家校講座,乃至VR面對面的溝通交流都可以實現。
(三)家校敘事
無論在什么樣的時代,回顧總結都是必不可少的。家校活動不斷深入,活動的不斷豐富,也必然需要更加深入、全面的總結。有的家校活動雖然動用了大量的學校資源、家長資源,但是其指向性并不明確,無法促進學生的素質提高,就是流于表面的家校活動;有的家校活動,開展的目標準確,但活動過程卻缺乏有力、科學的指導,以至于整個活動看起來流于表面,并沒有太多的實踐效果。這就需要我們在開展家校活動的同時,更加看重敘事與回顧,家校敘事并不是一味地粉飾太平,它起到的是一種監督、回顧的作用,從而促進學生德行素養的提升。
(四)社區合力
家校合作如火如荼地進行,必定也會吸引社區的加入。社區中不同的硬件設施,都會為家校合作帶來便利。學校應該全方面統籌規劃,使教育資源可以進一步得到挖掘,社會資源用于教育也會使空置的社區資源得到進一步的開發。社區是繼學校之后,第二個密切關系學生教育的資源中心,它也是與家校合作的最密切的第三方。未來的教育必然會更加充分地利用社區資源,以加強家校共育,提升學生品格。
(五)家校共寫
教育不僅依賴于各類游戲活動,也依賴于家校雙方共同創生,所以家校共寫也將成為未來家校教育要大力推動的地方。家校共寫既可以是學校教師的短期家校合作回顧,比如:教育日記、教育隨筆,也可以有長期的教育合作計劃,比如家校記錄手冊、家校記錄匯報等,還可以有固定家校合作往來,比如每周一次或每兩周一次的家校信件,這類信件可以把短時間內受到全班學生、教師共同關注的問題,通過信件的形式進行溝通,或者利用班會課集思廣益,爭取第一時間解決。另外,類似的教育信件,也可以由值日學生負責詳細記錄,可以利用平時的作業本,隨著平時的抄寫作業上交教師批閱,再利用微信群、QQ群等網絡社交媒體進行發布。
(六)家校共賞
教育的本質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素質教育水平,而傳統的素質教育在學校中并沒有足夠的時間。那么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學生、教師、家長可以共同觀賞優秀的教育視頻。這類影片既可以依靠上述的所說的社區資源媒介獲取,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進行遠距離的線上三方共同欣賞交流。這樣的共賞,既可以是大家思想上的提升,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教育意義,實現品德的提升;也可以促進家校溝通的親近感,便于進一步促進家校溝通。
綜上所述,班主任及品德教師進行家校溝通,是對于學生學習、生活的習慣的深入了解。而要做到成功的家校溝通,真誠的態度是首要關鍵,在溝通時要從學生的全面發展角度考慮,在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以及考量家長情緒的情況下,綜合考量學生在學校的德行表現、學習狀態以及心理健康等,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通過家校共育模式,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在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的同時,促使學生積極向上、身心健康成長,最終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黃蘭花.探究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家校互動策略的有效實施[J].語文課內外,2019(17).
[2]夏佳斌.淺談小學班主任進行家校聯系的途徑與策略[J].神州,2019(21).
[3]李萍.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家校互動策略的有效實施[J].發現,2018(02).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