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軍
摘 要: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來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并獲得審美體驗的活動。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在語文教學的整個階段。文章簡述語文教學的重要性及教學現狀,從提高語文教師工作積極性、開展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改變課堂閱讀方式、形成“好讀書”的社會和家庭氛圍幾個方面探討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語文教學;閱讀教學;有效性;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19-0074-02
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來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并獲得審美體驗的活動。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生命,沒有閱讀,語文教學就成了無源之水。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新課標對語文閱讀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下面結合教學實踐,簡述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并對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及對策進行探討。
一、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本環節。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在語文教學的整個階段。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說過:“學習語言不是學一套知識,而是學一種技能?!蹦敲凑Z文閱讀教學自然是教給學生技能的,閱讀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要達到此目的就必須指導學生多讀,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的重要性在古文語句中有充分體現,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教師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如認真讀書的習慣,一邊讀、一邊想的習慣,圈、點畫、記的習慣,課外閱讀的習慣,好的習慣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使他們終生受益。
二、語文閱讀教學現狀
當前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許多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與否關系到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和文學作品的理解程度。
1.教師不重視文本閱讀
部分語文教師是在“應試教育”背景下成長起來的,傳統的教育理念占主導地位。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忽略文本本身的閱讀,只是將課本中的內容整理后向學生講解閱讀技巧和得分要點,學生再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加深對文本知識點的記憶。部分教師認為學生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學習和考試,不注重課外閱讀,一味地灌輸知識。同時,部分教師對于自身的教育科研任務重視程度較低,撰寫論文多是為了獲得職稱而不是為了在科研上有所成就,選取的閱讀材料大多來自某些教育機構出版的試卷,不能結合當下時政選取符合時代特點的文章進行研究,不能為學生的學習生活注入更多的活力。而且教師對于課堂節奏的掌控力不夠,通常在閱讀課上只是讓學生在完成閱讀題目之后進行答案訂正,教師在提問時通常選取答案顯而易見的問題進行互動,忽略了對學生思維的拓展,而這一步驟才是提高學生閱讀思考能力的關鍵。
2.學生升學壓力大,學習積極性不高,閱讀時間少
中考是學生面臨的最大壓力,學校和家庭都在不斷地給學生灌輸“如果想有一個好的前程就一定要上一個好高中”的理念。這會使學生在本該發展興趣的年齡將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緊張的高重復性的學習生活中。受網絡信息影響,學生更傾向速成的網絡文學,對于文學作品沒有深入認識,這會造成學生內心浮躁。學生對閱讀課重視程度不夠,在課上通常是跟隨老師的節奏,自己對文本缺乏理解,只是單純地訓練答題技巧來應付考試,功利性強。學生在升學壓力下很難使閱讀發展為自己的興趣愛好,并一直堅持下去。升學的壓力導致學生沒有過多的時間對文本進行深入探究,認為文學作品是枯燥的,長久下去就會造成學生閱讀興趣的缺失。
三、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1.提高語文教師工作積極性
教師是學生的榜樣,要以身作則,在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備課,通過網絡或紙媒的幫助為閱讀課提供最新的材料并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課件和教學方法。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也可以在課余時間閱讀文學作品提高自身對于閱讀材料的整體把控能力,通過自己的知識儲備和閱讀技巧帶給學生更多隱藏在文本背后的知識點。學校也可以通過微課教學評比活動激發教師的教學熱情,通過分享優秀教師的課件及上課流程形成積極向上的教育氛圍。學校要表彰年度優秀教師并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激發教師的從業積極性。學??梢酝ㄟ^鼓勵教學科研、開辦優秀教師講座等方式促進教師教育水平不斷提高。學校還要招聘更多具有新理念和競爭力強的青年教師,為教學團隊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
2.開展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
為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校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通過舉辦辯論賽、傳統文化知識競賽等校內比賽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積極性。作文競賽和辯論賽可以使學生的閱讀從單方面的輸入轉化為輸出,在獨立創作文學作品中深入體會閱讀的重要性和文學作品的魅力。學校還應該注重學生全方位的學習和發展,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教育理念,因材施教,注重學生特長的發展,注重學生能力培養,組織學生開展閱讀周、閱讀月的活動,分享閱讀所得,使學生重視閱讀文學作品,逐步培養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的深厚情感,同時可以讓學生通過閱讀外國文學作品增長自己的見識。
3.改變課堂閱讀方式
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語文是一門包羅萬象的課程,一個好的語文教師能夠帶領學生走進一個神奇的世界,通過閱讀文本實現和作者的交流,身臨其境感受小說中的世界和詩歌的魅力。而傳統教學模式下的閱讀課卻是枯燥的文字和閱讀題目,探討這里為什么要用省略號,文中多次出現的意象前后是否具有同樣的含義。這些問題雖然是閱讀考試中常見的題目,但是對于學生文化素養的提高沒有任何幫助。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討論,分享閱讀所得,并在討論和聽取學生意見之后聯系自己對于文本的認知給出中肯的評價,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