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璇
(福建省福州秀山初級中學,福建福州 350000)
隨著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我國教育事業迎來了更大的挑戰。在此形勢下,教師應明確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為了有效改善教學現狀,教師必須對課堂教學的方法和模式進行創新。于是,混合式教學法應運而生,它憑借自身的優勢獲得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認可。
混合式教學法主要指的是將傳統學習模式與現代化教學進行有機整合,促使二者優勢互補,以達到更為理想的教學效果。以下所提及的混合式教學,主要指的是在表現形式上以“線上”“線下”兩種渠道實施的教學,前者并非整體教學的輔助,而是必不可缺的一個環節;后者也并非以往傳統的教學,而是基于前者的教學成果而展開得更為高效的教學[1]。
混合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課堂上的應用,主要可從課前預習、課堂教學及課后復習三個方面著手[2]。
就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來說,其通常包括以下環節,即備課環節、學生線上自主學習環節、小組合作討論環節等。以下主要以“角的平分線的性質”這部分知識內容為例,分析初中數學混合式教學的應用和實踐策略。“角的平分線的性質”是在學生學習角平分線概念和三角形全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其中涉及幾何部分的內容分別是“角平分線的畫法”“角平分線的性質”及“角平分線性質的初步應用”。它不僅是全等三角形知識的拓展和延伸,還是接下來角平分線判定定理學習的前提和基礎。由此可見,本節課的內容在數學知識體系中占據極其重要的地位。教材的內容安排遵循由淺至深、循序漸進的原則,較為符合學生的成長特點和認知規律。
1.備課
在課堂教學前,教師可根據教材中“角的平分線的性質”的內容制作視頻,其中主要涉及角平分線的畫法、角平分線的性質及通過角平分線性質解決實際問題等內容。在制作微課時,教師主要運用了PPT,并在其中加入了講解音頻,最后將其轉變成了教學視頻。
2.在線自主學習
在制作好微課后,教師將其分享到學生自學平臺上,同時給學生安排課前學習任務,如完成以下習題: 已知OC 是∠AOB 的平分線,點P 在OC上,PD ⊥OA,PE ⊥OB,垂足分別為D、E,如果PD 為4 厘米,那么PE 是多少厘米?以此檢驗學生的自學情況。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主觀看微課視頻“角的平分線的性質”,對角平分線的畫法、角平分線的性質及通過角平分線性質解決實際問題等內容有了初步的認識。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能會遇到難以理解和消化的知識,如在利用尺規做出角的平分線后,對其證明難以理解;對于角平分線上的點到角兩邊的距離不甚理解。對于這類不懂的問題,學生可以將該問題分享到自主學習平臺,以此尋求教師或其他同學的幫助,從而更好地解決本節課的重點、難點知識。學生在觀看完視頻后需要完成教師布置的課前學習任務,并將學習成果上傳到相應的平臺。這時,教師就可通過學生對學習任務的實際完成情況對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有一個大致的了解[3]。這樣一來,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得到較好的滿足,他們可以結合自身的學習需求控制視頻的播放進度,還可以多次觀看視頻,以完全掌握知識,獲得學習進步。這是混合式教學活動的重點環節,它產生的效果直接關系到整體教學活動的實施。
教師在課堂面授教學中,除了能夠更好地檢驗學生的自學成果,還能更好地講解重難點知識[4]。因為在面授過程中,教師可以更好地講解具有典型性且難度較大的問題,如“在Rt△ABC中,∠C為90°,以A為圓心,任意長為半徑畫弧,分別交AC、AB 于點M、N,再分別以M、N 為圓心,大于MN 的長為半徑畫弧,兩弧交于點G,作射線AG 交BC 于點D,若CD=2,P 為AB上一動點,則PD 的最小值為___________ ”。對于這類問題,教師可以采取更加簡單、直觀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講解,為學生繪制出相應的圖形(見圖1),并指導學生根據已知條件和課堂所學的“角平分線的性質”相關知識進行解答,從而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角的平分線的性質”相關知識,學會運用這些知識解決數學問題,真正實現學以致用。

圖1
小組合作討論主要是指學生在課前預習學習時或在做教師布置的作業時遇到不懂或難以完成的作業,可以與其他同學組成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展開交流、探討,從而共同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5]。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進行合理分組,使學生通過組內對話、探討的形式檢驗個人的想法。同時,教師可在適當的時機參與到學生的討論過程中,以保證小組討論的順利進行。
教師在備課環節需要整理和利用各類線上教學資源,如微課錄制、教學資源上傳,以及課后互動答疑。這都需要消耗較多的時間,從而占用教師的課后時間甚至休息時間。
大多數教師,特別是年紀稍長的教師,對微課的制作及教學平臺軟件的使用缺乏經驗。
(1)充分發揮教研組、集備組的力量,挖掘校內外優質的教學資源,實現資源共享。
(2)教師必須樹立繼續學習、終身學習的理念,提升現代化教學技能,如此才能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
(3)教師要經常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使其實現從被動學習向自主學習的轉變。對于特別不自覺的學生,在線下課堂進行面授教學時,教師要給予其更多的關注,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還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和生活狀態,從而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6]。
總而言之,在新時期,教師與學生通過線上、線下教學,實現了教學相長。教師由以往的知識灌輸者轉變為學習引導者,學生由以往的被動學習轉變為自主學習。要想不斷提高教學實效,教師就應積極提升自身專業水平,深入開展教學研究,牢牢把握混合式教學法的內涵,進一步將其落實到位,在提高學生學習參與度的同時,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